【摘? 要】中小學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而思政教師的引領則是上好中小學思政課的關鍵,關系到教學質量和育人質量的提升。當前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的教師引領存在差距,鑄魂育人的實效還有待提高。處在新時代,立足新站位,作為一名中小學思政教師,如何進行師德引領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思政教師;引領作用;原因;對策
1.中小學思政教師引領的原因
1.1從學生現狀來看
青少年心智普遍尚未成熟,中小學階段學生往往會自私自利、盲目拜金、追名逐利、信念缺失、游戲成癮、手機成癮、沖動極端、鉆牛角尖、叛逆、抑郁等諸多問題。實際上這些問題也已經嚴重危害到學生的身心健康,學生價值觀的扭曲會造成一系列不可估量的后果和連鎖反應,對于國家長遠發展也是極為不利的。
以上這些問題的解決當然離不開中小學思政教師的正確引領,尤其需要思政教師給學生心靈早早地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因為你是怎么樣,你的學生就會怎么樣,良好的師德引領對學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2從思政教師現狀來看
在2020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召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強調,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
目前,我國中小學思政教師師德引領存在區域差距、素質差距,有的地區沒有配足思政教師,尤其是我國欠發達農村地區的思政教師,存在人手不足、替代教師的情況。有的教師自身存在功利心太強的情況,太看重成績忽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思政教師要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學生、贏得學生,自覺做為學為人的表率。只有這樣才能成為黨和人民滿意的好教師。
2.中小學思政教師引領的對策
2.1師德引領 內化于心
(1)關注生命德育,引領學生積極向上。①思政教師首先要自己敬畏生命,并引領學生去敬畏生命,只有敬畏生命,才可能會去了解生命、呵護生命。隨著社會加速轉型升級,眾多案例顯現出青少年學生生命意識淡薄。有學生過于沉迷于自己的狹小世界,不懂得敬畏生命,沒有耐受挫折的意志,因而時常出現傷害自己或者傷害他人的事件。思政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生命成長,對出現道德偏差、道德問題學生要及時地予以溝通糾正。適時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及時發現問題,早解決,早預防。②課堂是生命德育的重要陣地,思政課可通過傳誦經典、召開辯論會、情境表演等形式促進生命德育的引領,還可以借助數字生命德育等新媒體平臺的實踐活動來豐富課堂教學內容。③思政教師要結合實際創新性開展生命德育實踐活動,如借助挫折教育、安全教育或利用紀念日、運動會、團隊建設活動等,開展形式多樣、主題鮮明的生命德育活動,在活動中引領學生接受生命德育。
(2)關注人格發展,引領學生終身發展。中國近代著名的民主主義教育家—— 蔡元培先生認為:“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成績而是健全人格”。健全人格是學生心理發展的基礎,也是核心素養發展的保證,思政教師要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學生。
首先,思政教師要引領學生學會感恩。而當前學生之所以自私自利、沖動極端、叛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學生缺乏感恩引領。思政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這一主渠道培養學生的感恩意識,讓他們學會感恩父母、老師、感恩社會,并通過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動讓學生明白“只有心懷感恩,才能滋潤生命”的道理。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終生發展奠定基礎,一個對社會有杰出貢獻的人一定是一個感恩的人。
其次,思政教師加強學生規則意識的引領,應引領學生關心規則親自示范。要讓學生知道違反規則,必須要擔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人格的健全離不開強有力的規則以及執行。一個有規則意識的學生他就能夠明辨是非,堅持法律底線,就會自覺學法、尊法、守法、用法。規則意識有利于法治意識的培養,有利于弘揚法治精神、建設法治社會。
再者,思政教師要引領學生不要過于功利化。當前教育所面臨的一個巨大挑戰就是功利化,教師功利化、家長功利化,這就導致學生也極端功利化。思政教師要引領學生不盲從、不隨波逐流、堅持自我、不拜金主義、不攀比。要讓學生樹立正確的金錢觀,而這些健全人格的引領需要教師來積極完成,尤其是思政教師。
(3)關注專業成長,引領學生學術精湛。思政教師要自覺成為學生的榜樣,拼搏進取、自強不息。要加強專業學習,提升專業素質。同時引領學生不斷提升知識素養,只有這樣的學生才能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思政教師才能為社會輸送源源不斷的合格人才,才能為實現偉大復興中國夢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2.2政治引領 固根守魂
(1)引領學生涵養家國情懷。新時代,教育也處于重要的轉型期。立德樹人需要教師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教師要引領學生涵養家國情懷。①營造氛圍,全班形成弘揚家國情懷的良好風尚。引領學生學習黨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把知識教育和情感教育、信念教育結合起來,培養青少年學生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讓學生有共同的家國記憶。②要讓學生理解家國情懷的豐富內涵,引導學生將愛國情與報國志統一起來,教育學生將個人理想和民族夢、個人發展和國家未來統一起來。引領學生積極發出中國聲音、傳播中國精神、中國價值。③要積極利用當地實際資源優勢,如文化遺產、自然遺產,探索其與課堂教育之間的關聯。
(2)引領學生增強政治認同。政治認同具體到新時代的中國,就是堅持和認同以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認同治國理政的理念措施。
教師應該在課堂中引領學生認同黨的領導,認同并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作為一名思政教師,政治大方向必須掌舵掌好,要增強學生的認同心理。
2.3實踐引領? 外化于行
思政教師要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關鍵還在于要積極踐行,做引領學生的實干者。教師須以德立身、以德育德,要心中有愛,努力踐行師德,才能真正成為一名好教師。
(1)思政教師首先自己要為人師表。學生需要從教師那獲取學科專業知識,思政教師應以身作則作楷模,教師站在哪兒,哪兒就有教育的力量。思政教師要率先遵守公德,展現好教師形象;儀表端莊、服飾整潔、言語文明。堅持言行一致,思政教師要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和魅力,提升課堂立德樹人目標的成效性。
(2)終身學習、與時俱進。2020年的新冠病毒沖擊了我國教育。朱光潛說:“學問,先要能博大而后能精深?!保逃且婚T精深的藝術,思政教師要通過學習去主動適應社會變革和時代要求,要有自己的教學風格。
習近平總書記說:“敬教勸學,建國之大本;興賢育才,為政之先務。教育的本質,就是一個鑄造靈魂、育人新生的過程。
“師愛為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思政教師不僅要扣好學生的人生第一??圩樱€要聚焦聚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要立根塑魂、正本清源,用師德引領落實立德樹人目標,讓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生根發芽。
參考文獻
[1]林崇德.基于中華民族文化的師德觀.南京大學《核心期刊目錄》.2014年1期.
[2]袁振國.教育新理念.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0.01.
[3]傅之平,吳明永.新時期高校青年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機制探析.《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1期
[4]王婷.論師愛與師愛的藝術.《北京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1期.
[5]張紹新,秦淑麗,胡忠國.師愛:做一名陽光教師.吉林大學出版社2014.01.
作者簡介:陳立,男,漢族,江蘇沭陽人,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