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碧華

【摘? 要】《機械制圖》是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理工科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技術基礎課,理論性和實踐性都較強,主要培養學生讀圖,繪圖,空間想象能力。由于中職業學生的分辨能力差,學習基礎普遍較差,缺乏一定的思維和空間想象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因材施教,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嚴格遵循規律性的投影作圖,規范性的制圖標準。
【關鍵詞】繪圖;讀圖;三視圖;空間想象能力
1. 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明確學習目的
(1)中職學生現狀。學生行為習慣差,文化基礎差,自制力差。學生學習普遍沒目標,學習意志薄弱,并將持久地影響著學習狀態。學生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因為不知道學什么,為什么學和怎樣去學。特別開始學習一門技術課程,不能讓學生產生畏懼心理,在教學過程中需要“盯著”,循循善誘。
(2)明確學習目的。在理論上重視 :在現代工業生產中,機械、化工或建筑都是根據圖樣進行制造和施工的。設計者通過圖樣表達設計意圖,制造者通過圖樣了解設計要求、組織制造和指導生產,使用者通過圖樣了解機器設備的結構和性能,進行操作、維修和保養。作為職業技術教育培養目標的生產第一線的現代新型技能型人才,必須學會并掌握機械制圖基本原理,制圖標準、及國家制定的相關規則,具備識讀和繪制機械圖樣的基本能力。20世紀前,圖樣都是利用一般的繪圖用具手工繪制的。圖樣一般需要描繪成透明底圖,用透明底圖洗印出藍圖或用氨熏出紫圖。
在實踐中實施:帶學生去企業車間參觀,熟悉產品的生產過程。加工機械零件時,一線工人通過看圖明白設計者的生產要求,然后進行零件的加工,產品的裝配檢驗,通過車間師傅的描述,激發學生求知欲望,產生去繪圖和讀圖的學習興趣。
2. 采用直觀教學法,感性認知
(1)實物和模型。實物和模型是廣泛使用的一個很有效的傳統教學輔助工具,能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由物畫圖”,在解析過程時容易理解并接受。例如:帶切口正三棱錐活動模型,可以生成不同的平面體,首先分析基本體正三棱錐的三視圖的正確畫法,真正理解從不同視覺方向,切換后產生不同的三視圖;然后,正三棱錐中間被切割的部分取出,實物平面切割體正三棱錐一目了然,在畫切割后的正三棱錐三視圖時,由于截交線容易畫錯,必須一步步以找點的方法確認各平面,方法對了,耐心即可以生成正確的點,線,面,如下圖1,2,3,4的分解步驟,完成帶切口正三棱錐的投影圖。類似,機件的平面或者曲面切割,分析三視圖時,在截交線的畫法上理解就不難。
多媒體與傳統教學有機結合。三視圖的形成及其投影規律,“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的三視圖的投影對應關系,三視圖與物體的方位對應關系,分析相對位置時,運用多媒體非常直觀,一邊在黑板同步講解,“講畫結合”,學生學習的效果顯而易見。特別是在復雜的組合體中,相鄰形體表面的連接關系,三視圖的畫法,直接講解學習,學生是很難理解,消化。適當使用動畫動態演示,可以強化認識,學生不懂就反復演示,以便學生能熟練掌握基本的投影知識點。
比如:內外形狀都比較復雜的機件,需要多面顯示機件的結構,把機件完整的展示出來,學生學起來就不會一頭“霧水”,使用多媒體演示,幫助學生發揮空間想象力,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
(2)用軸測圖代替實物模型,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力。使用實物模型,作為教學初期的輔助教學手段,有助于學生從感性認識迅速提高到理性的認識,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實物模型作為直觀的教具是有限的,滿足不了各種變化的圖形??臻g形體與平面圖形之間的切換,需要空間想象能力,“由圖想物”,根據一部分已知視圖,按照投影規律,畫出軸測圖,再從軸測圖補畫其三視圖,這樣漏線就迎刃而解。
3. 精講多練,提高學生實際繪圖能力
(1)精講。中職學生普遍理解能力差,主動學習能力差,思考能力差,習慣于老師講授。所以必須老師先講解,慢慢引導學生一起思考,導入新課題,我們學校的《機械制圖》課程是兩節課連上,通常我授課不會超過40分鐘,抓住要點,突出重點,講清難點,最容易犯錯的知識點多強調。切忌“滿堂灌”。
(2)多練。圍繞本節課的內容及時練習,就是及時反饋或有意識的自我反饋,學生練習問題顯現很快,針對性指導,并及時糾正錯誤。做一些相關的習題,學生就慢慢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練習過程中一些領悟能力強的學生,幫助理解能力差的學生,形成傳幫帶。教材配套習題冊可以全部分配課外練習,學生的疑難問題,個性問題或共性問題,分別給予不同方式釋疑,起到舉一反三的作用。
在練習的過程中,我會適當加強基礎知識,投影規律,補畫三視圖和補漏線的練習,主要是培養學生讀圖能力,在練習過程中由易到難,由簡到繁,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多練才能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4. 結語
綜上所述,《機械制圖》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材施教,靈活運用種適合是中職學生的教學教育方式,理論聯系實踐。開拓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教師教是為了以后教師不用教,引學生入門后,充分發揮學生學的主觀能動性,慢慢具備識讀裝配圖和零件圖的能力,讀懂各主要零件的結構形狀及其在裝配體中的功用,在繪制裝配圖和零件圖的方法和步驟時,能確定恰當的表達方案。
參考文獻
[1]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材辦公室機械制圖(第七版)社會保障社會保障出版社 2018
[2]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材辦公室機械制圖(第七版)習題冊 社會保障社會保障出版社 2018
[3]陶素連淺談機械制圖教學心得[J].教育教學論壇,2011(0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