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介紹了常用的幾種金礦選礦廢水處理工藝。金礦選礦所產生的廢水的處理是其工藝流程中重要的一環,常用的廢水處理工藝可分為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金礦選礦廢水經處理過后在經濟、環境、社會三方面都實現了重大的效益突破。
關鍵詞:金礦;選礦廢水;廢水處理工藝;效益分析
1.前言
金礦在選礦過程中耗水和廢水量大、重金屬種類多,若不加以處理而選擇直接排放,這對環境的污染是非常嚴重的。在處理選礦廢水時,我們經常利用堤壩圍筑成尾礦庫來處理廢水,讓廢水中的污染物自然沉淀和降解,接著部分回用或排出。但是,從環境容量方面考慮,這種做法可能存在礦區密度過大、環境承載力弱等問題,在加上金礦選礦廢水的回用率普遍較低,若是直接回用到工序中,會對生產過程中的許多技術指標帶來不利影響,這樣就很難達到國家相關排放標準。因此,對選礦廢水高效處理技術和工藝的研究,對提高廢水回用率和穩定性,減輕選礦廢水污染物排放,保護水環境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2.金礦選礦廢水的處理工藝
金礦選礦廢水的處理工藝主要可分為三大類:物理法、化學法、生物法。
2.1物理處理法
物理法主要包括吸附法和膜分離法。
吸附法的主要原理是利用吸附劑,對廢水中的組分進行選擇性分離的。在處理選礦廢水時,混凝沉淀法可以與吸附法結合,使處理后的廢水便于循環利用。市面上有很多水處理用的吸附劑,這其中,活性碳是一種傳統吸附劑,吸附能強,可以同時吸附多種污染物,重金屬去除率高。但由于其造價貴,使用壽命短,所以應用受到了限制。近年來,一些新型礦物材料吸附劑被研制了出來,其來源廣、成本低的優點,對新型吸附劑材料的研究、有著重大意義。
膜分離法是主要是利用特殊薄膜,將溶液中污染物分離的方法。膜分離法主要包括超濾、反滲透、電滲析等。膜分離技術去除率高、選擇性強、污染小,自動化程度高,不但能實現回用,而且能回收有價值的金屬。礦選過程中產生的廢水硬度極高,其中的碳酸鈣、硫酸鈣、碳酸鎂等非常容易沉積在膜上,,導致堵塞。在廢水處理設施實際運行時,應按照實際情況,在水中投入混凝劑,使廢水中的懸浮物和膠體更好地絮凝沉降。與此同時,應投加一定的阻垢劑,減少結垢,進而降低膜污染。為了提高膜的壽命,改善膜的穩定性,應注意經常控制操作溫度、壓力的參數,對膜進行清洗,注意檢測和更換濾元,提高膜的親水性,減少膜的吸附力。
2.2化學處理法
化學法主要包括混凝沉淀法、中和沉淀法、硫化物沉淀法和氧化還原法等。
混凝沉淀法的原理是廢水中的污染物會在絮凝劑的作用下凝聚成團,并且逐步變大,接著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實現分離。混凝沉淀被廣泛運用于各行各業的污水廢水處理。混凝沉淀法主要具備適應性強、設備費用低、藥劑便宜、操作簡單等優點,但是需要不斷投加混凝劑,這就導致了沉渣量大,脫水困難。
中和沉淀法中以氫氧化物沉淀法為主。氫氧根離子可以與重金屬反應,生成難溶的氫氧化物沉淀,再經過過濾便可實現廢水的凈化。常用的沉淀劑主要包括NaOH、CaCO3、Ca(OH)2等。氫氧化物沉淀法技術成熟、成本低、很容易實現自動化處理,但也可能造成二次污染,這是因為絡合物形式的重金屬離子不易去除,需加入絮凝劑來幫助沉淀物生成。
硫化物沉淀法的原理是使廢水中的硫離子與污染物反應,生成難溶的金屬硫化物沉淀,經過過濾后將污染物去除。常用的沉淀劑有Na2S、H2S、CaS、FeS。重金屬硫化物的溶解度很低,容易析出,且沉渣含水率低。但是,但硫化物結晶比較細小,難以沉降,遇酸后會產生有害氣體,造成二次污染。為了防止二次污染,需要在廢水中添加重金屬加以改進。添加的重金屬比原來廢水中的重金屬硫化物更易溶解,因此,這樣處理過后的廢水中就會將原有重金屬離子優先分離出來,同時解決了有害氣體硫化氫的生成和硫化物殘留的問題。
氧化還原法通常作為廢水的預處理方法。根據重金屬離子的性質,可以用氧化劑或者還原劑,將重金屬離子氧化或還原為易沉淀的價態后去除。這其中,Fenton氧化法是一種新型的高級氧化技術,主要是借助Fenton試劑所產生的羥基自由基的強氧化性,且因為操作簡單、反應快、無二次污染被廣泛使用。
2.3生物處理法
生物法主要包括生物吸附法和生態修復法。
某些生物體可以吸附廢水中的金屬離子,這樣的方法被稱作生物吸附法。生物吸附法主要包括氧化還原反應、微沉淀、離子交換、靜電吸引等過程,主要體現在配體和金屬離子之間的配合、協同、鰲合。能夠實現凈化的生物體都可以被稱為生物吸附劑,其主要來源是細菌、真菌、藻類等。生物吸附法的特點是價格低、凈化效果好、易于分離回收重金屬,然而,由于生物吸附過程很多因素例如吸附劑類型、污染物類型、pH、溫度的影響,因此生物吸附法的穩定性有待增強。
生態修復法又可以被稱為濕地法,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濕地中的植物。植物可以富集和吸收地表水中的污染物,達到廢水最終處理的目的。藻類是一種常用的生態修復植物,這是因為藻類對重金屬有很強的吸附特性,例如每克馬尾藻類海草能夠吸附自身干重10%的Cd,將重金屬積聚于細胞內。生態修復法具備了經濟技術上的巨大優勢,植物的成本較低,且能夠美化環境。但是,因為一種植物只能吸收幾種金屬,所以這種方法的處理效率比較低,很難去除所有污染物。目前,生態修復技術仍處在研究階段,盡管有著巨大的市場前景,但距離成熟的應用還尚早。
3.金礦選礦廢水處理的效益分析
金礦選礦的廢水處理實現了對水資源的充分利用,是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在實施了廢水處理項目后,金礦選礦在經濟、環境、社會三方面都實現了重大的效益突破。
金礦生產企業在實施過程中可以不斷對廢水處理工藝進行改造,提高處理效率。對污染物的減排,也變相地使公司支付的排污費減少。與此同時,處理過的廢水回用帶來了直接的經濟效益,節約水資源給公司帶來的是投入資金的縮減。由于廢水處理設施往往是一次性投資的基礎設施,投資較大,多數情況下很難有直接經濟效益,因此,經濟效益主要體現在廢水凈化能夠挽回污水對社會造成的損失。
金礦企業在建成廢水處理項目工程后,選礦廢水可以實現循環利用,減少了廢水的排放的同時,每年又可以節約大量水資源。金礦選礦廢水治理工程減少了環境污染,節能減排,讓污染物控制得到了保障,使得流域水質得到改善,進一步加快了生態文明的建設。
金礦企業的選礦廢水處理工程項目投產運行后,企業對周圍地表水體的污染減小,進一步減少了重金屬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對提高廠區周邊居民的身體健康水平有著巨大作用。相關廢水處理設施運行后既節省了水資源,又改善了人居環境,大大促進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平.金礦選礦廢水處理技術分析與評價[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4,7:130-131.
[2]劉炳晶,石凱,喬俊.某大型金礦廢水處理回用設計方案[J].工業用水與廢水,2015,2:55-57.
作者簡介:
姓名:常鴻智?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88年2月10日? 籍貫:甘肅康樂? ?學歷:本科? 研究方向:實驗測試? 職稱:地礦助理工程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