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齡慧
【摘? 要】軍事職業教育是我軍三位一體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面向全軍官兵在崗有組織的、自主的現代繼續教育,深入推進軍事職業教育改革是響應習近平強軍思想的政治責任,也是聚焦練兵備戰,培養適應現代化戰爭需要的高素質專業化軍事人才的務實舉措。本文從軍事職業教育的概念、特征等多角度出發,探析軍事職業教育融入部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為進一步推進軍事職業教育發展進行思考分析。
【關鍵詞】軍事職業教育;新型軍事人才;發展建議
引言
伴隨著全球信息技術革命和科技創新,各國軍事領域的競爭也日趨激烈,戰爭形態、作戰樣式、編制體制等發展之快可謂日新月異。不變的是,軍事人才依舊是一支一流軍隊中的核心戰斗力,任何先進的武器裝備離開了人都不能充分發揮其應有的效能。強軍興軍,要在得人。因此,必須強調把適應現代化戰爭的新型軍事人才培養放在突出位置。①
習主席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時,站在強軍興軍戰略高度上提出要不斷深化院校改革,健全軍隊院校教育、部隊訓練實踐和軍事職業教育三位一體的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黨的十九大明確指出要加強軍事人才培養體系建設,強化軍事職業教育作為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強軍目標,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有力支撐。
1.軍事職業教育概述
軍事職業教育的本質是“姓軍為戰”,旨在提升軍人的職業素養、培育軍人的職業精神、使軍隊人員的能力素質與軍事變革發展、崗位要求變化等相匹配,增強部隊“能打仗、打勝仗”的能力,為實現強軍目標提供有力保障。
從教育對象來看,軍事職業教育面向指揮軍官、參謀軍官、專業技術軍官以及士兵和文職人員等不同層次、不同崗位的所有軍隊組成人員。從學習時間上看,軍事職業教育貫穿于每個官兵軍旅生涯的始終,緊貼著官兵立足崗位、依法履職的各個環節。從教育形式上看,軍事職業教育強調自主性和靈活性,突出個性化需求。從教學內容上看,軍職教育內容廣泛,強調緊貼部隊實際,聚焦主責主業、拓展能力素質,緊跟信息時代發展需求提供最新最優的科學技術、軍事理論、裝備技能等知識以滿足官兵們多元化的學習需求。從學習手段上看,軍事職業教育強調多樣化發展,其充分利用互聯網絡實現“網絡+教育”的理念方法,通過搭建線上學習平臺實現教育資源開放共享,打破傳統教育模式帶來的壁壘,完成學習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2.推進軍事職業教育融入部隊的必要性分析
2.1軍事職業教育是聚焦備戰打仗能力下的必然選擇
習主席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大會上強調指出,推進強軍事業,必須始終聚焦備戰打仗,鍛造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精兵勁旅。雖然和平與發展仍是當今世界的主旋律,但大國間的競爭博弈日趨激烈,大國間關系時緊時松,局部沖突時而發生,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潛在的戰爭威脅是我軍面臨的現實考驗,而通過推進軍事職業教育融入部隊,培養出適應現代化戰爭的高素質專業化新型軍事人才是提高新時代備戰打仗能力,實現人才強軍目標的必然選擇。
2.2軍事職業教育是解決人才短板弱勢的有效手段
目前我軍還存在著“兩個能力不夠”、指揮員“五個不會”等突出問題,基層部隊中,人才隊伍匱乏、骨干力量不足,官兵自主成才意識較差。即使官兵有補足短板、提升能力的想法,但礙于信息量龐雜、學習渠道不明、時間精力有限等原因而躊躇不前。大力推進軍事職業教育是提升官兵在崗履職能力和職業素養的有效手段,著眼于官兵成長成才的現實需求,整合教育資源,將院校建立的學科專業體系知識經過優化整合重構融入于訓練實踐中,以提供適應崗位需求的課程體系,滿足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需求,激發官兵的內在學習動力,實現其向更優更強的轉化。②
2.3軍事職業教育是構成現行教育體系的重要部分
官兵成長成才必須適應新時代軍事領域的變革。在我國過往軍事教育體系中,軍隊院校教育是培養提升官兵能力素養的主要渠道,離開校園后理論知識得不到及時更迭,還有部分官兵入伍以后僅接受部隊訓練實踐而不再接受理論教育,后續發展空間不足,綜合實力存在嚴重短板。軍事職業教育作為拓展順應了現實發展需求,在學習對象上實現了全員性覆蓋;在學習內容上突出了崗位急需;在學習時間形式上實現了靈活多變,確保了教育資源的針對性推送和有效性發揮,為官兵提升完善自我給出了更多的選擇。
3.推進軍事職業教育發展的實施建議
3.1完善軍事職業教育的政策制度建設
目前,由軍委機關明確的軍事職業教育基礎法規、專項法規和規范性文件構成的框架體系總體上能夠滿足軍事職業教育的現實需求,但是部分條款在實踐中仍然缺乏可實際操作性。因此要進一步完善軍事職業教育的政策制度建設,軍委重在完善頂層法規政策制度建設,戰區、軍兵種和武警部隊結合實際制定出臺配套制度,軍級以下單位主要制定實施細則和具體辦法,著力從三大層面出發建立起科學完備、實用管用、運行高效的政策制度。③
3.2優化軍事職業教育的課程體系
軍事職業教育是在組織計劃引導下開展的自主性學習,具有自覺性、針對性、個性化的特征,是將組織計劃與個人發展需求相結合的學習模式,它主要解決軍隊人員能力素養與現代化建設需求不相適應的矛盾,致力于提升官兵的在崗履職能力和職業發展潛能。但實踐中面臨著官兵學習基礎差異大,在職學習時間不集中,崗位需求與個性發展不相同等現實困境,因此,要進一步強調優化升級,緊盯短板、因崗設課,打造一套貼近部隊實際、突出能力提升、聚焦備戰打仗的新時代軍事職業教育課程。首先,要充分利用軍隊院校的辦學優勢,整合優化現有的教育資源,轉化為不同層次、不同崗位的在線優質課程以滿足不同的職業發展需求。其次,要加強多方引進與軍民融合建設。通過與地方高校、其他行業開展深度合作,多方位引進地方平臺的優質學習資源以滿足軍事職業教育需要。最后,要大規模開放線上學習課程。軍事職業教育在信息化時代不再受限于固定的時空范圍,線上教育作為新時代軍事職業教育的主要手段能夠實現最大化的資源開發共享,因此要著力建設軍網的軍事職業教育服務平臺,推進發展高質量的微課、慕課等教學手段以滿足官兵的個性化、自主化、碎片化學習需求。
3.3加強軍事職業教育考評體系建設
對軍事職業教育的籌劃設計是前提,但最終的學習效果體現在官兵自身,因此,要加強考評體系建設以檢驗官兵的學習成效和部隊工作實效,適時組織把軍事職業教育考核評價納入人才評價機制、官兵崗位調整或晉升等時機,完善軍事職業教育與職稱評聘、職務晉升、表彰獎勵等相掛鉤的制度,讓官兵們體會到學有所得,培養其興趣動力以增強學習的自主性和持久力。④對軍隊人員的在崗學習考核評價應該將重點放在考察其學習成果對戰斗力的貢獻率,與擬任職崗位的相匹配度,比對擬任職崗位能力素質需求,給出相關任職意見或崗位學習補缺建議,通過個體評估對官兵學習及時預警,保證其把握學習重點,補足短板,有效提升個人職業素養以適應崗位履職需求。
注釋
①馬選民,狄愛霞:“基于虛擬現實技術的軍事職業教育探索”,《才智》,2019年,第185頁。
②教必成:“新時代軍事職業教育大有可為”,《解放軍報》,2018年11月06日,第007版。
③教必成:“以軍事職業教育贏的人才強軍加速度”,《解放軍報》,2019年5月21日,第007版。
④滕立安,李晉:“關于軍事職業教育融入部隊的幾點思考”,《政工學刊》,2019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