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隨著研學旅行的發展和文旅融合的推進,研學旅行成為教育、文旅領域關注的焦點。公共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教育機構,開展研學旅行服務是其內部求新與外部求變的需要和必然。基于江西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服務實踐,從省域視角提出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服務發展路徑,對當前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服務具有積極的研究意義。
[關鍵詞]文旅融合;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服務
[作者簡介]劉景會(1983—),女,江西省圖書館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為圖書館理論與實踐。(江西南昌 330038)
[基金項目]江西省文化藝術科學規劃一般項目“江西公共圖書館與旅游融合發展研究”(YG 2020052)
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掛牌成立,實現了文化與旅游行政管理部門的整合,開啟了文旅融合的新時代。文旅融合為新時代公共圖書館與旅游的深度融合發展創造了全新體制環境,也為公共圖書館轉型發展提供了新思路。如何把握時代機遇,探索適合公共圖書館職能的發展之路,是當下公共圖書館人思索的新命題。公共圖書館在文旅融合時代背景下積極探索公共圖書館文旅融合模式,研學旅行服務在此探索實踐中逐漸興起。江西公共圖書館立足實際,結合地方文化探索開展研學旅行服務,取得了良好的服務成效,但江西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服務尚處于起步階段,發展前景廣闊,有待進一步的探索與提升。
一、研究回顧
在國家政策導向作用下,研學旅行服務作為公共圖書館文旅融合的重要模式受到研究者的重視,鄢瑩[1]認為研學旅行是公共圖書館與旅游融合的典型實踐,助推了文化與旅游事業的雙發展。單紅波[2]、韓曄[3]等也指出研學旅行是推動公共圖書館文旅融合的重要路徑。隨著研學旅行的發展和文旅融合的推進,研究者們開始關注并思考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服務發展對策。曾敬[4]、鄭永[5]介紹了國外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服務現狀及經驗,提出對國內圖書館的啟示。金龍[6]、蘆曉紅[7]從國內圖書館研學旅行現狀入手,提出圖書館研學旅行服務的發展策略。
總體而言,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服務相關研究成果整體較少,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研學旅行的服務路徑、實踐案例以及作為公共圖書館文旅融合的重要路徑三個方面,研究內容較為單一,研究還不夠深入。本文以江西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服務作為考察對象,從省域視角思考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發展路徑,對當前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服務研究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二、江西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服務實踐
江西鐘靈毓秀、人文薈萃,是紅色搖籃、綠色家園和古色厚土,具備得天獨厚的研學旅行資源。江西作為全國研學旅行首批試點省份,出臺了《關于推進全省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研學旅行相關政策。江西公共圖書館認真貫徹研學旅行相關政策,將自身資源與地方文化結合,從體驗性、研究性、教育性等方面探索研學旅行服務,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成效。
(一)“走進來”研學旅行服務實踐
公共圖書館通過挖掘自身文化屬性,發揮研學目的的價值,為讀者提供功能布局講解、科技設備體驗、講座展覽觀賞、修復技藝觀摩等館內研學旅行服務。江西各地公共圖書館常年為學校及其他機關團體提供參訪服務,此項服務已成為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服務的常見模式。江西省圖書館積極轉變服務理念,由過去的被動適應轉變為主動提供,于2020年元旦期間舉辦三期讀者體驗活動,邀請300組讀者家庭了解館區布局與基本服務,體驗智能書架、書法桌、5D影院等新技術設備,參觀“新時代、新贛圖、新征程”書畫展,開啟了主動式研學旅行服務模式,發揮了省內引領示范作用。依托特色文獻與特色空間,策劃開展特色研學旅行服務是江西省公共圖書館近年來“走進來”研學旅行服務的重要范式。景德鎮市圖書館以陶瓷文獻圖書館為陣地,策劃開展了陶瓷作品展覽、陶藝手工制作等研學旅行服務實踐。
(二)“走出去”研學旅行服務實踐
公共圖書館發揮自身資源融合平臺優勢開展的館外研學旅行服務實踐。江西省圖書館與江西師范大學、南昌大學等省內高校聯合開展研學活動。活動采用現場演示、互動體驗、展覽講座等多種形式,展示了古籍修復、雕版刷印、古籍裝幀制作等傳統技藝,讓廣大師生近距離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萍鄉市圖書館組織開展“尋訪古跡閱讀萍鄉”文旅融合研學系列活動,加深了青少年對歷史文化的認知,增強了青少年熱愛家鄉的情懷。吉水縣圖書館精心打造“文化大講堂”品牌,陸續推出“走進石蓮洞書院”“走進科舉文化第一鎮”“走進千年古村栗下”等研學旅行服務,成為圖書館公共文化服務陣地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新亮點。
三、江西省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服務存在的問題
(一)研學旅行服務認知不到位
江西公共圖書館對研學旅行服務認知不到位,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未能把握研學旅行的本質屬性。研學旅行的相關概念有游學、修學旅游、研學旅游等,盡管表述定義上有所不同,但都凸顯了旅游的教育意義,即教育意義是研學旅行的本質特征[8]。目前,江西一些公共圖書館對研學旅行服務認知還不到位,將研學旅行等同于參觀旅行或閱讀推廣,造成“只學不游”“只游不學”等問題。二是未能認識公共圖書館開展研學旅行服務的必要性。江西一些公共圖書館對研學旅行服務的必要性認識不足,導致開展研學旅行服務的積極性不高。
(二)研學旅行服務頻次較低
目前,江西公共圖書館開展的研學旅行服務多集中在世界讀書日或寒暑假期間,服務僅停留在短期活動階段,缺乏持續性、系統性。究其原因,盡管國家發布了一系列政策與文件促進研學旅行規范發展,但研學旅行相關配套政策與實施細則如:經費來源、安全保障、協調機制等問題,均需進一步完善與明確。江西屬于經濟欠發達地區,公共圖書館普遍存在經費不足、人才緊缺的壓力,這些問題均在不同程度上制約著研學旅行服務的開展頻次。
(三)研學旅行服務質量不高
江西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服務質量不高,究其原因,首先,江西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服務專業人才匱乏。研學旅行服務對江西公共圖書館而言,是一種新興服務,原有的部門設置與人才隊伍已不能適應研學旅行服務發展的需要,缺少研學旅行服務專業的講解、活動策劃、課程研發人員。其次,江西公共圖書館文獻轉化能力不足。文獻資源是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服務的根基,資源的轉化利用是提升研學旅行服務的關鍵。目前,江西公共圖書館文獻資源的轉化內容遠遠小于其資源建設內容,且轉化方式較為陳舊,導致江西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服務內容單一,缺乏特色。
四、江西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服務策略
(一)規范研學認知
首先,江西公共圖書館要樹立研學旅行服務理念。《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以及文化和旅游部組建后頒布的一系列文件法規,對公共圖書館開展研學旅行服務提供了制度保障與明確要求。江西省圖書館要提高認識、轉變觀念,充分認識到開展研學旅行服務的重要意義,樹立研學旅行服務理念。其次,江西公共圖書館應把握研學旅行的本質屬性。江西公共圖書館在開展研學旅行服務時,要重點培養研學人員的價值體認、責任擔當、問題解決、創意物化方面的意識與能力。
(二)增加服務頻次
近年來,婺源圖書館、景德鎮市館、萍鄉市圖書館、江西省圖書館等先后落成使用,公共圖書館作為研學旅行目的地優勢日漸凸顯,為研學旅行服務提供了更為堅實的保障。同時,現代社會知識更新速度加快,社會公眾有了更加緊迫和強烈的學習欲望,研學旅行服務需求群體的范圍不斷擴大,數量不斷增加。將一部分普及性強、受眾面廣的研學旅行活動轉變為常規服務,從而提高研學旅游服務頻次,一方面可以推動江西公共圖書館不斷挖掘自身的文旅價值,開發研學目的地,承擔起文旅融合時代的歷史使命;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滿足社會公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學習欲望,履行閱讀推廣與社會教育的職能,同時擴大江西公共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
(三)優化服務供給
江西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俊彥云集,留下了大量寶貴的文獻典籍,成為江西各公共圖書館最具特色的文獻資源。這些特色文獻承載著豐富的研學旅行元素,是各地公共圖書館開展研學旅行服務的資源寶庫。江西公共圖書館在開展研學旅行服務時,首先應立足特色館藏,結合地方文化深度挖掘文獻內容,開發與打造具有江西特色研學實踐精品課程。如遂川縣圖書館、修水縣圖書館、婺源圖書館、廬山圖書館等可重點建設并開發茶文獻,打造茶文化研學課程;安源區圖書館、瑞金市圖書館等可重點建設或開發紅色文獻,打造紅色文化研學課程;江西省圖書館、萍鄉市圖書館等可依托豐富的古籍文獻進行特色課程開發。其次,江西公共圖書館應充分發揮資源融合平臺的優勢,整合區域研學旅行資源,發展重點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研學旅行路線。如江西省圖書館與江西省博物館、江西省科技館三館共同組成江西省文化中心。江西省博物館、江西省科技館均擁有優質的研學旅行服務資源,并且與江西省圖書館有著天然的區域協同優勢。江西省圖書館應重點加強與江西省博物館、江西省科技館的聯系,合作開發獨具地方特色文化的研學旅行線路,并發揮特色文獻資源優勢,為江西省博物館、江西省科技館的研學旅行服務提供豐富的素材。
(四)強化人力資源
館員是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服務的重要構成要素。館員的研學素養是影響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服務的關鍵。研學旅行是教育、文化、旅游多領域的跨界融合,公共圖書館開展研學旅行服務需要懂市場、會營銷、能講解、強教育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當前,江西公共圖書館急缺此類人才。培養提升館員的研學旅行服務水平,是推動江西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服務發展的內在原動力。首先,江西公共圖書館可通過引進、招募、培訓等方式加強研學旅行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其次,江西公共圖書館還要制定人才激勵措施,促進研學旅行服務人員的素質提升。此外,江西省圖書館學會應發揮行業指導與行業協調作用,積極搭建平臺開展研學旅行服務人才培訓。
(五)打造服務品牌
服務品牌是公共圖書館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價值資源,也是衡量公共圖書館服務品質和水平的重要標志[9]。江西公共圖書館要努力打造研學旅行服務品牌,提升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服務效能。江西公共圖書館要依托原有的閱讀推廣服務項目與資源,使其創造性轉化為研學旅行服務品牌。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服務是閱讀、旅行、學習、社會實踐的有機結合,是傳統閱讀推廣服務的創新與升級。江西公共圖書館在打造研學旅行服務品牌的過程中,要將研學旅行服務要素巧妙融入原有的閱讀推廣服務項目與服務資源,注重文化資源的創造性體驗與創新性展現,實現服務項目與服務資源向服務品牌的轉化。江西公共圖書館可通過建立區域聯盟,發揮聯盟優勢打造研學旅行服務品牌。區域聯盟資源的交流與共享,既可以克服單體圖書館研學旅游服務資源有限、品牌效應不高、社會影響力不足等的問題,還可以通過聯盟的共同策劃,聯合推廣,共同打造服務品牌。
[參考文獻]
[1]鄢瑩.公共圖書館文旅融合的典型實踐與分析[J].圖書與情報,2019,(1).
[2]單紅波.公共圖書館與旅游融合的模式與路徑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9,(3).
[3]韓曄,胡娟,陰宇軒.公共圖書館文旅融合實踐與模式研究[J].圖書館,2020,(2).
[4]曾敬.研學旅行的發展及我國圖書館的機遇與挑戰[J].圖書館建設,2019,(4).
[5]鄭永.公共圖書館研學旅行服務案例及啟示——日本國際兒童圖書館研究室的經驗[J].圖書館建設,2020,(7).
[6]金龍.文旅融合背景下公共圖書館研學旅游服務創新策略[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9,(5).
[7]蘆曉紅.圖書館研學旅行現狀和發展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20,(7).
[8]陳東軍,謝紅彬.我國研學旅游發展與研究進展[J].世界地理研究,2020,(3).
[9]王世偉.論公共圖書館服務品牌[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8,(6).
[責任編輯:黃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