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靜 周凱 蔡冬青

【摘要】目的 探討大豆異黃酮對大鼠的體液免疫調節作用。方法 80只SD雌性大鼠隨機分兩個實驗組,每個實驗組分為對照組、低劑量組(25 mg/kg)、中劑量組(50 mg/kg)、高劑量組(100 mg/kg);受試物組灌胃給予大豆異黃酮,對照組灌胃玉米油,灌胃體積均為10 ml/kg。連續灌胃15 d。進行血清溶血素測定及抗體生成細胞檢測實驗。結果 給予大豆異黃酮15 d后,中劑量組和高劑量組的抗體積數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三個劑量組的抗體生成數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大豆異黃酮對大鼠體液免疫調節有提高作用。
【關鍵詞】大豆異黃酮;大鼠;體液免疫
【中圖分類號】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9..02
大豆中含有天然的活性物質—大豆異黃酮,其含量約為0.2%~0.4%,是大豆生成過程中的次級代謝產物,在自然界以游離型和糖苷型兩種形式存在,具有類雌激素樣作用。大豆異黃酮能治療和預防婦女更年期綜合征,對于改善更年期婦女出現的潮熱、盜汗、失眠、抑郁等有顯著效果[1-2]。此外,大豆異黃酮還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在免疫、抑制腫瘤等方面有重要作用[3]。本文研究大豆異黃酮在體液免疫調節方面的作用,為其進一步開發應用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實驗動物
SD雌性大鼠80只,160~180 g,由南京中醫藥大學實驗中心提供。實驗前飼養一周。
1.2 儀器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離心機,電子天平,酶標儀,細胞培養箱等。
1.3 受試物
大豆異黃酮軟膠囊(0.25 g/粒,推薦量每日2粒,大豆異黃酮含量22 mg/粒)。
1.4 給藥方式
根據人體推薦量,按5倍、10倍和30倍設計,將實驗大鼠隨機分為兩個實驗組,每個實驗組分為對照組、低劑量組(25 mg/kg)、中劑量組(50 mg/kg)、高劑量組(100 mg/kg),以玉米油為溶劑配制相應濃度的受試物藥液,對照組灌胃玉米油,灌胃體積均為10 ml/kg。連續灌胃15 d。
1.5 實驗方法
1.5.1 血清溶血素測定(血凝法)
實驗結束后,大鼠摘眼球取血,置于離心管內,放置1 h,剝離,離心10 min,將生理鹽水稀釋血清,倍比稀釋,每份稀釋12孔。將不同濃度的血清置于血凝板中,100 μL/孔,再加入0.5% SRBC(綿羊紅細胞)懸液100 μL,混勻,37℃濕盒內放置3 h。記錄每孔凝結程度,計算抗體積數。
1.5.2 抗體生成細胞檢測(Jerne改良玻片法)
實驗結果后處死大鼠,取脾臟,攪碎過200目篩,Hanks液洗3次,用RPMI1640完全培養成5×106個/mL細胞懸液備用。在含有0.5 mL表層培養基的小試管中加入50 μL10%SRBC和20 μL已經配好的脾細胞懸液。混勻后,掛膜玻片上,凝固后培養1.5 h,在玻片架凹槽內加入SA緩沖液稀釋的補體,繼續培養1.5 h后,計算溶血抗體生成細胞數。
1.6 統計學處理
各實驗組與對照組之間均數比較使用方差分析,方差不齊采用秩和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大豆異黃酮對大鼠體重的影響
給予大豆異黃酮15 d后,各組之間體重無明顯差異(P>0.05),說明大豆異黃酮對大鼠體重無明顯影響。結果見表1。
2.2 大豆異黃酮對大鼠血清溶血素及抗體生成細胞的影響
給予大豆異黃酮15 d后,中劑量組和高劑量組抗體積數明顯高于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P<0.05);三個劑量組的抗體生成數明顯高于對照組,有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大豆異黃酮對大鼠體液免疫調節有提高作用。結果見表2。
3 討 論
外來抗原刺激B細胞活化,B細胞在輔助性T細胞(Th細胞)的輔助下進一步活化和分化產生抗體,是免疫系統參與體液免疫應答的關鍵環節[4]。小鼠經綿羊紅細胞免(SRBC)疫后,可刺激T細胞的活化增殖,產生SRBC特異性的細胞免疫應答。活化后的T細胞在細胞因子作用下,分化為效應細胞,產生協同刺激信號,繼而激活B細胞進一步分化,從而產生抗體。經SRBC免疫后的小鼠可以產生溶血素,即抗SRBC抗體,這種抗體與補體一起作用可引起小鼠溶血反應,釋放血紅蛋白,故小鼠血液離心、稀釋測定上清液可間接判斷出血清中抗體含量[5]。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中劑量組和高劑量組抗體積數明顯高于對照組,三個劑量組的抗體生成數明顯高于對照組,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說明大豆異黃酮可通過刺激B細胞分化增殖來提高抗體水平,從而增強大鼠體液免疫功能。
參考文獻
[1] 鈄曉珍,周 燕,吳衛英.大豆異黃酮對更年期綜合征患者抑郁癥狀的影響[J].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23(12):1010-1012.
[2] 王建華.大豆異黃酮研究進展[J]現代中藥研究與實踐,2013,27(1):85-88.
[3] 郭 嘉.大豆異黃酮的營養探究[J].現代食品,2016(18):32-33.
[4] 劉芝翠,王樹軍,曾維宏,等.T細胞活化促進B細胞產生抗體機制的研究[J].現代免疫學,2012,32(06):450-457.
[5] 華 偉,李 凡,米新陵,等.刺山柑軟膏對小鼠血清溶血素的影響[J].中國麻風皮膚病雜志,2011,27(1):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