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瑞 栗新穎 王紅娟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下肢骨折并發肺栓塞的早期預防及護理措施。方法 選取我院診治的134例骨科手術患者病例作為對象,患者隨機方式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為67例。對比兩組患者不同護理方式后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10.4%,高于觀察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滿意度為97%,顯著高于對照組患者的86.6%。結論 預防護理能有效的降低患者手術后肺栓塞形成的幾率,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在臨床治療中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下肢骨折;肺栓塞;護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9..02
下肢骨折屬于一種常見的關節內損傷疾病,是指下肢骨的完整性與連續性中斷[1],下肢骨折后多伴有局部疼痛,根據個人承受能力的不同,疼痛級別也有所不同,臨床表現主要有下肢骨折部位及周圍皮下有淤血或腫脹、關節內積血、骨擦音或骨擦感等,嚴重的多發性下肢骨折可導致患者休克,甚至死亡。引起下肢骨折的因素有很多,如直接暴力、間接暴力、積累性損傷、疾病等[2]。在臨床治療下肢骨折患者中,對于無移位下肢骨折或移位下肢骨折情況較輕的患者,可以做到保守治療,在無菌環境中將關節腔內積血抽出,使患者屈膝10°,在長腿前后位置置于石膏托進行固定,在患者穩定固定的情況下進行早期康復活動,康復活動的強度和動作與康復時間根據患者固定的穩定程度而定。對于下肢骨折嚴重的患者采取手術治療,如粉碎性下肢骨折患者應采用鋼絲用以環形縫扎;分離性下肢骨折患者應用2枚克氏針橫豎穿刺,再用鋼絲環繞四個針端進行固定縫合;對于嚴重粉碎性下肢骨折加上縫合不上,應施行下肢骨折部分切除或全部切除術治療。無論那種治療方式,都需要經過復位、固定以及康復三個階段,因此所需的治療周期較長,而對于下肢骨折患者,由于自身行動功能受到影響,需要長期臥床接受治療,從而易引起下肢靜脈血栓等并發癥的發生,嚴重時會導致肺栓塞。對患者生命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在2018年7月~2019年6月選取我院診治的134例骨科手術患者病例作為對象,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例數均為67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30例,平均年齡為(32±1.7)歲,觀察組患者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32例,平均年齡為(35.5±1.9)歲,兩組患者在資料上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選用常規手術護理相關措施,包括時刻關注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叮囑患者按時用藥以及定期為患者檢查等。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護理基礎上增加預防性護理,內容如下:(1)建立預防下肢骨折患者并發肺栓塞的程序化護理小組,針對不同病人的個人情況,申請預防肺栓塞申報表,內容包括患者個人情況、呼吸狀況、護理措施等,申報表由床位護士審核并填寫上報給護士長,護士長完善申報表制度,制定相關護理流程并簽字送往護理部門,由護理人員根據申報表內容與患者家屬溝通,同時評估患者現狀,在患者床頭張貼翻身記錄表,在護理過程中如發現問題,積極指出并采取有效解決辦法,如出現并發肺栓塞患者需立即聯系醫生會診,積極治療,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2)為患者及其家屬講述術后容易發生的并發癥,并采取相對應的預防措施,預防并發癥癥的發生,如下肢靜脈血栓,為患者家屬講解下肢按摩操作手法、細節,并進行多次實際操作,使其家屬掌握要領,叮囑其家屬每2小時進行一次按摩,促進下肢靜脈血液循環;(3)心理干預,由于骨折疾病恢復過程漫長,患者長期臥床,會產生一定的負性情緒,表現為易怒煩躁,護理人員要增加與患者溝通的頻率,鼓勵患者闡述自己的真實身體情況和心理感受,護理人員要及時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給予更多關懷,消除患者緊張焦慮情緒 。對患者詳細講述疾病基本知識以及手術過程和良好的預后效果,言語要柔和通俗易懂,舉例說明以往同種病例康復的患者,希望患者能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疾病,建議患者家屬多陪伴患者,減少患者的孤獨感和不良情緒,幫助患者建立自信心,積極的面對疾病,盡快戰勝病魔。(3)飲食指導以及康復訓練,合理制定健康的飲食方案,以多補充蛋白質、維生素為主,加快患者身體恢復,禁煙禁酒,少吃辛辣等食品;根據患者病情制定一些基礎的訓練方式,用以促進患者血液流動以及新陳代謝,加快患者恢復。
1.3 判定標準
實時記錄患者在護理中并發癥發生情況,并發癥發生率=并發癥發生例數總和/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6.0為研究對象整理的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處理,統計資料采用%表示,使用x2對數據進行校檢,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并發癥情況比較
對照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10.4%,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4.5%,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較高,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對護理滿意度情況比較
在進行護理后,觀察組的患者滿意度97%,明顯高于對照組所在患者的86.6%。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 論
肺栓塞屬于肺部疾病的一種,全稱為肺血栓栓塞癥,主要是指體內的栓子阻礙了肺部動脈系統正常運轉而形成的疾病。肺栓塞的臨床表現為胸悶、胸痛、有壓迫感、呼吸急促、大汗等癥狀,少數患者也伴有背痛、肩痛、嘔吐的現象發生。肺栓塞疾病會影響心、腦、身等重要器官,對循環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也有一定的影響,甚至會對生命造成威脅。肺栓塞應及時治療,如治療不及時以及治療效果不佳會發生急性肺動脈高壓以及右心衰竭,導致肺缺血、費缺氧和左心輸出量下降。還會造成合并咯血,肺梗死、大面積肺栓塞導致心肌缺血性休克等不良現象發生。因此,應用預見性護理對下肢骨折患者進行護理,不僅降低了患者生肺栓塞等并發癥發生概率,同時亦可以改善患者不良情緒,使患者生命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
綜上所述,預防護理能有效的降低患者手術后肺栓塞形成的幾率,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在臨床治療中效果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 璐.下肢骨折并發肺栓塞的早期預防及護理措施[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0(10):75-76.
[2] 王春艷,宋 榮,張 琴.下肢骨折并發肺動脈栓塞的早期預防及護理措施[J].基層醫學論壇,2018,16(27):3664-3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