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王鋒 張燕
【摘要】目的 對家庭醫生簽約管理干預應用于社區高血壓患者中的臨床價值進行系統研究。方法 選擇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間總計80例社區高血壓患者納入組中進行觀察,參照數字奇偶法分組后探究每組干預效果。對照組(40例):應用常規護理;實驗組(40例):應用常規護理+家庭醫生簽約管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臨床療效、舒張壓水平、收縮壓、總膽固醇、甘油三酯水平。結果 實驗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5%(38/40),高于對照組(80%,32/40),差異具備統計學研究意義(P<0.05);實驗組舒張壓水平為(81.64±6.12)mmHg、收縮壓水平為(88.46±6.24)mmHg、總膽固醇水平為(5.42±0.93)mmol/L、甘油三酯水平為(1.92±0.41)mmol/L,均較對照組更優,差異比較有意義(P<0.05)。結論 臨床治療社區高血壓的過程中實施家庭醫生簽約管理干預,可有效優化療效,控制患者血壓。
【關鍵詞】社區高血壓;家庭醫生;簽約管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9..02
近年來,人們的生活結構有所改變,生活水平也隨之提高,直接提高了高血壓臨床發病幾率。很多患者病情嚴重,使其生命受到極大威脅[1]。要想不斷社區高血壓患者臨床療效,可將家庭醫生簽約管理干預引入其中,落實系統護理,以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水平。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自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間,以我院收治的80名社區高血壓病例作為實驗觀察對象,參照奇偶數分組法原則,分成兩組,且每組均由40名病例組成。入選標準:①均為我社區常居人口;②均符合WHO/ISH高血壓相關診斷標準。排除標準:①有溝通障礙的患者;②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對照組中計有男性、女性分別是21例和19例,年齡平均值(59.93±5.54)歲;實驗組患者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齡(59.75±5.62)歲。組間數據的差異性比較并不大(P>0.05)。
1.2 方法
予以對照組中患者臨床一般護理方法,包括:開展用藥指導,宣傳高血壓知識,在飲食與心理方面實施指導。
予以實驗組內的患者在一般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再采取家庭醫生簽約式管理干預手段,即:在與對照組相同護理措施的基礎上,加行家庭醫生簽約管理方法,內容包括有:其一,動態監測高血壓水平,并針對其肝、腎功能和體格進行檢查等等;其二,評估高血壓知識素養水平[2]。借助問卷調查形式以深入了解患者掌握高血壓知識的情況,若知識素養不滿足基本要求,需定期參與培訓與教育工作;其三,居民健康檔案的健全。在患者檔案內容中應涵括基礎信息與健康情況,對患者家族病史詳細記錄,積極開展身體指標的評估[3]。其四,健康干預計劃的制定。醫護工作人員要結合患者具體情況制定健康干預的規劃。(1)宣教:以一對一形式向患者講解有關疾病知識,解答患者提出問題,提高患者對疾病知識掌握程度,另外定期展開健康講座,提高患者對疾病并發癥重視程度;(2)詢問患者飲食習慣,糾正患者不良飲食;(3)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制定運動方案,高血壓患者的運動以有氧運動為主,且堅持做運動,運動方式有散步、太極拳等,每天運動時間不能低于30 min,運動時間與強度應循序漸進,以免造成不必要意外;(4)及時疏導患者不良心理情緒,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培養書法、養花等愛好,鼓勵患者多參加社會活動,保持積極、良好情緒。
1.3 評價指標
總結并比較兩組患者干預的臨床效果、疾病各指標。
1.4 統計學分析
對于計量內容而言,主要通過x±s、t檢驗的形式進行表達,而對于計數資料而言,主要使用%以及x2的形式進行表達,在數據比較呈現差異性時,通過P<0.05的形式表示。
2 結 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分析
實驗組總顯效病例25例,有效病例13例,其他2例患者無效,計算治療總效果為95%(38/40);對照組中顯效病例20例,有效病例12例,其他8例患者無效,計算治療總效果為80%(32/40),數據比較可見,明顯試驗組治療效果優于對照組,x2=4.1143,P=0.0425,臨床比較差異性顯著(P<0.05)。
2.2 對比實驗組、對照組各指標水平
前者各項指標均優于后者,組間比較存在顯著差異性(P<0.05)。見表1。
3 討 論
在日常生活結果改變的基礎上,高血壓臨床發病率顯著提高,直接影響了患者生活質量與安全。高血壓屬于慢性疾病,表現為體循環動脈血壓升高,有時也會發生器官功能損害或器質性損害的一種綜合征,臨床治愈難度極大,高血壓也是心腦血管致病高危因素,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在對血壓水平控制的同時有效規避并發癥的發生。經不斷研究發現,不良飲食習慣、不良生活習慣、肥胖等是引發高血壓主要危險因素,同時也是影響高血壓治療的主要影響因素。隨著醫療水平不斷提升、醫療模式改革,對于慢性疾病也不再只關注用藥控制病情,也更重視預防疾病、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為此,在臨床治療中,應采取合理護理措施,使患者形成健康生活習慣,進一步優化治療效果[4]。
家庭醫生簽約管理干預措施當中,將全科醫生作為主要的載體,并涵蓋整個社區范圍,以各個家庭作為個體單位,目標是實現持續性健康管理的方法。通過該種服務措施的落實,強化社區與患者之間的聯系,保證在家庭簽約模式的聯結下,實現社區對患者有效的醫療服務工作開展。重視患者檔案與管理,利于醫生掌握有關患者疾病,并為其提供針對的管理干預,可提高患者對疾病重視程度、加強自我管理,積極配合治療。積極實施家庭醫生簽約管理干預,能夠有效掌握患者相關情況與病情,并詳細記錄相關的臨床指標,并在出現異常后合理采取解決措施,使臨床療效得以增強。與此同時,能夠使患者形成正確的飲食習慣,對發病率進行控制,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在日常生活當中,家庭醫生積極對患者的社會活動參與進行指導,并通過了解其思想、知識認知、生活習慣等方面,糾正存在的錯誤之處,幫助患者回歸健康的生活行為,全過程當中都保持與患者的平等相處,使其感受到被尊重,自愿配合。
總結上,對實驗組患者采取家庭醫生簽約式管理干預,所得到的各項干預指標相較于對照組患者而言,數據表現更優(P<0.05)。所以,可在高血壓患者治療中推廣使用此管理護理模式。
參考文獻
[1] 楊 濤,許丹丹,滕 斌,等.家庭醫生簽約式服務模式對社區高血壓患者管理效果分析[J].山西醫藥雜志,2019,48(21):2678-2679.
[2] 岳海燕.淺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在老年高血壓患者社區護理管理中應用的效果[J].健康之友,2019(19):21-22.
[3] 向 莉.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在實施老年高血壓患者社區護理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健康大視野,2019(18):274.
[4] 褚利平.關于社區高血壓患者施行家庭醫生簽約管理干預后的效果評價研究[J].健康大視野,2019(13):278,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