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亞學
摘 要:本文首先對生命周期進行了整體的闡述,并且進一步解析了現階段國內物資管控存在的普遍性問題,最后結合生命周期的理念,有針對性的提出了物資管控工作的提升實踐舉措,以期為物資管控工作的高品質開展提供可參考的建議。
關鍵詞:智能化技術;應用
伴隨著現階段經濟的持續化迅猛發展,也給生產企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以及挑戰。特別是各個行業之間不同的產品、物資都有著其專屬的生命周期。物資管控是針對于企業而言非常關鍵的一項環節,所以在企業管控工作不能被忽略。加強物資管控全生命周期的深入探究,對推進生產企業的良性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 生命周期整體概述
1.1 起源與發展
生命周期探究早在二十世紀的六十年代便已經開始,因為世界工業革命的開展也進一步加深了資源危機,資源與能源的供應關系也日趨緊張化,為了實現對資源以及能源的節約使用與原料的科學管控,于是逐步探究對于物料的消耗狀況、全過程中對環境資源所帶來的損害狀況展開深入運算,從而獲取對資源環境有效保護的思路。此種方式最初運用在對產品的包裝使用解析當中,從外包裝的制作到最終的回收二次運用的整體過程展開了量化解析,核心目標就是為了探究何種原材料的性價比最高,充分滿足包裝的需求,同時對環境帶來的負作用最低,從而選擇了最為理想化的材料,實現了企業利潤最大化同時對于環境的影響管控到最低。此種運作理念除了運用在包裝專業以外,隨著其被大眾所全面接受,如今也在物流等行業當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運用。
生命周期的評定目標是整體系統。在生命周期的評定之中,所有單元都可以被視作為單獨運作的系統。對系統“從開始到結束”的全過程評定,如此的評定方式可以規避相對狹窄的對待問題,規避解析的獨特性。全過程的解析需要從全局的角度,對系統的所有構成環節展開全面解析,對系統整體性的考究,從而探尋最為理想的改善方式。生命周期評定隸屬于一種系統化的評定方式,注重系統的完善性與全面性。
1.2 構成
第一,目標與范疇的確認。此項步驟是整體解析的初始步驟,對于之后的進程與最終結果擁有著極為關鍵的作用,需要先行闡明整體解析的目標、起因以及有可能涉及到的企業部門;確認范疇也就是確認系統的整體基礎數值,提出相關的假設以及控制。在進行生命周期之前,目標以及范疇的確認是極為關鍵的,倘若目標存在著本質上的偏差,則會引發整體解析產生偏離的情況;倘若范疇確認相對較大,則會進一步提升工作的開展體量,同時某些數據無法考評;倘若范疇確認相對較小,則會進一步引發解析結果出現局限問題。在目標已經完全被確認的階段,需要充分融合企業整體的發展規劃,對物資的需求等相關影響性因素,并且在對范疇開展劃分以及確認的時候也需要全面結合企業的資源狀況。
第二,清單解析。其是對系統在整體生命周期當中所有階段對企業資源、環境的損耗所開展的數據體量解析。關鍵便是創建單項到系統的運作清單之中,將相關的數據有效轉換成可以進行量化與評定的數據內容,開展數據的專項運算與解析。其核心工作就是借助全進程的解析,創建出流程圖,從而更好完成數據內容的收集與整理。借助清單接地對探究物資管控的生命周期給予了相對詳盡的數據運作基礎。
第三,影響性評價。清單解析完成之后所獲取的數據對企業物資管控提出了一些實質層面的問題,借助對相關問題展開深入探究,可以有效明晰物資管控各個環節當中存在的問題,并且有針對性地開展調控。
第四,改善評定。針對于清單解析以及影響解析當中所提出的觀點,探尋出更為優異的、全面化的改進舉措,例如:有效調整企業物資的管控架構等。
2? 現階段國內物資管控存在的普遍性問題解析
2.1 物資的選購問題
在國內市場經濟的整體影響之下,企業物資管控在選購環節當中存在著一些非常顯著的問題。針對于現階段的生產運作而言,在對于制作原材料開展選購的階段,對于所有周期所需要選購原材料的體量、花費、養護成本以及運作成本沒有形成相對全面的認知,所以在對物資開展選購的過程中,需要對整體生命周期的所有環節進行深入把控,注意成本與品質問題,削減選購成本,提升選購開展效率,從而本質上對問題開展深入改善。
2.2 物資保管理念
在對物資開展選購的時候,因為匱乏對選購理念的合理認知,某些企業只是在選購的時候關注原材料的價格問題,不過在購入之后,對于物資的存儲、管控以及后期的保養所需要開展的工作相對忽視,如此的情況則會導致物資的保管存在顯著的不規范問題,甚至會最終造成物資的損壞,這無疑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業的運作成本增加。
2.3 物資管控問題
大型企業在對物資開展選購的過程中,存在著種類相對較多、體量較大的整體特征。特別是在大宗物資購置之后,如何開展科學的管控是極為關鍵的問題。諸如某些企業,因為創建的周期相對較長,在初期的階段往往沒有創建具有針對性的物資管控體系,在后續的工作開展中便逐步暴露出了某些顯著性的問題。例如,因為管控不適宜,對存放的物資無法做到規范化登記,存在著遺漏的情況,當急需運用相關物資的時候,無法在第一時間進行調用,最終造成了充分購置情況的產生。
3? 生命周期下的物資管控
3.1? 周期化物資管控
在對物資開展選購前期,需要對企業整體的物資體系開展完善的生命周期評定,從而有效確認選購的實質目標以及具體范疇,開展全局的規劃,規避超量亦或者購入不足所引發的相關問題產生。在物資選購環節,也可以保障資源科學的調配,借助二次調配企業內部所需要的資源,有效地管控選購資金的實際運用以及對總數量的管控,如此便可以有效滿足選購成本的削減,更好提升企業的整體收益。
3.2? 數據化物資管理
物資購入完畢之后,需要對物資開展整體化的管控。可以充分結合運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對購入的物資開展逐一的編號與入庫。依據物資的具體性質、運用周期、存儲條件等開展分類存儲。可以安排專業的工作人員創建專屬的網絡數據庫,對物資開展實時化管控,如此可以讓物資管控更為明晰化且便捷化。
3.3? 對物資周期管控
對于物資的管控,需要創建月度、年度的周期性管控,依據提前所規劃完成的特定周期,對物資的進口以及出口數據開展審核,探知其是否存在著相關的問題;并且對于物資的運用年限開展檢查,探知其是否存在著即將過期的問題,積極開展調配運用,規避資源出現浪費的情況;并且還需要充分依據物資的運用頻次,對物資的存放庫位展開科學調配,從而更好提升資源的運用率。
3.4? 對人員的專項培訓
如今人才引入成為了所有企業發展的重要動力。企業可以從外部展開廣泛的招聘,特別是聘請相關專業的人員開展物資管控工作。并且也可以定期聘請相關的專家,對企業內部員工展開專項培訓,增強員工對生命周期下物資管控的認知,更好地做好對資源的科學調配與管控工作。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現階段的企業物資選購以及管控當中,仍然普遍存在一些問題,這無疑會對企業的常規運作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可以借助生命周期視角下的物資選購以及管控展開解析,從而更好探究物資管控在全生命周期之中的有效運作模式,從全局著手,所有環節互為配合,達成對物資的高品質管控,進而更好促進企業的長期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晶.物資管理全生命周期的探索與實踐[J].化工管理,2020(14):199-200.
[2]孫振魁.全生命周期視角下的物資采購管理[J].中國商論,2017(21):177-179.
[3]李劍,孔德順.物資材料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的創建與運行[J].山東工業技術,2016(16):232.
[4]王華榮,趙蕊,劉松林.全生命周期采購物流管理探索與實施[J].交通企業管理,2019,34(04):78-80.
[5]田偉杰.全生命周期視角下的物資采購管理[J].現代國企研究,2019(04):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