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其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在工會管理系統中引入信息技術,能夠為其系統建設提供更好的方式,同時,提高管理水平。本文就工會信息化管理系統建設與應用進行研究,詳細闡述信息化技術管理的實際應用措施和方法,以期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工會;信息技術;系統建設
面對如今的社會現狀,工會也應加快發展速度,提高對信息技術的應用,提升工作的質量和效果,同時,也應加強與信息技術的合作,不斷地提高工會信息管理水平,相關工會管理人員應結合先進的管理技術和科學的信息化建設理念,不斷地提高工會的管理效率,促進企業更好的發展。
一、工會信息化管理系統的建設
(一)系統框架的構建
工會是由職工聯合而成的,通過維護其共同利益而形成的社會團體,工會的主要意義是為了保護職工的合法權益,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調解職工與企業的關系,進而維護社會的穩定,有效地提高企業的工作效率。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經濟體系和社會形態以及公司的結構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變化,新時代背景下,對工會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傳統的工會管理模式的不足之處也在不斷的顯現出來,管理問題發現不及時、審批過程太過于繁瑣、活動組織不夠完善等一系列的問題,讓其功能無法滿足現代員工的工作需求。因此工會管理人員應適應時代的發展,將新的信息化技術引用到工會建設中,提高工會的管理水平,加強對職工問題的解決,創建和諧的工作氛圍。
技術人員應使用信息技術建立系統的整體構架,將計算機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等進行有機整合,設計出可移植的獨立平臺,使平臺具有操作簡單、使用安全、便于維護等優點的初步系統框架。設計師應開發數據接口,讓平臺與互聯網進行連接,實現信息的實時查找和接收,擴大信息查找范圍,同時,應對平臺進行防火墻和用戶權限設置,提高平臺的安全防護程度,保證用戶網絡使用安全[1]。
整體框架設計完畢后,應對其內部功能進行設計,工會的功能中主要包括:資金管理,假期管理,員工特殊情況管理等,每個功能模塊中又會細分出具體功能,如資金管理中包括互助金和會費以及慰問金等不同用途的資金管理,同時每個具體功能模塊中包含相應的模塊介紹、信息查詢、以及申請審批等功能,為職工提供細致化服務,同時通過細化功能項目,能夠幫助提高審核速度,提高工會的工作效率。
(二)系統流程設計
為了設計出合理的工會工作流程,應在系統的建設前對職工人員和工會人員進行相關問題調研,為不同類型的項目制定合理的統一申請處理的流程,加強整體系統的合理性。例如:在對某項目進行資金申請時,首先,應對項目進行資料整合并填寫申請報告,將報告提交給基層工會,由其進行審批,給出合理的意見和建議,通過后再交由二級相關管理人員處進行審批,合格后交由最終的管理人員進行三級審批,隨后進行登記和備案,完成整個審批流程。通過前期的調研結果,技術人員可以在其中挑選合理的意見和建議來構成整個審批的流程,使整個系統流程的設計更加的科學合理,符合職工的要求。
(三)信息化工會系統的功能開發
通過信息技術為工會系統增加更實用的功能,能夠有效地提高工會管理的水平。技術人員可以在創建工會管理平臺時,對人員的操作進行合理的控制,通過程序編寫,使所有工作人員在系統操作中的記錄進行痕跡保存,在出現錯誤時,能夠通過歷史查詢,來發現錯誤事件的操作記錄,進而進行責任追究,提高系統的安全性。另外,在平臺設計時可以將其與局域網進行連接,促進人員的信息共享,工作人員在上傳申請和審核時,管理人員能夠及時的收到并查看,同時,在網絡上尋找相關的信息,加強對項目或事件的了解,利于信息的核對,加快審核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同時,技術人員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開發在線辦公的功能,通過線上工作,管理人員可以在線上審批以及批量工作,減少實際生活中由于“走程序”,引起的不必要浪費的時間和精力,也能加強對項目審核流程的了解,在其審批完畢后,能夠及時知道結果,有利于進行下一步的工作。設計人員應設計出智能分析管理系統,在日常的工會管理中,會出現大量的工作項目申請,使用智能分析系統對申請表進行初步的篩選,無效的報表進行篩除,提高工作人員的分析效率。
二、實現工會管理系統信息化的應用效果
(一)提高工會的管理水平
傳統的工會在進行管理工作時,管理人員在下達一定的措施前,需要對實際情況進行了解,而由于缺乏信息的快速傳達與共享,導致了解過程較慢,工作效率十分低下[2]。同時,缺少對事件和項目的信息了解,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管理人員的判斷。時效性和信息掌握程度對于工會的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過將信息技術融入到工會管理系統中,首先,能夠對公司職員的具體信息和工會組織的相關活動等進行全面的了解,同時,對工作中涉及到的信息進行有效的收集并建立基礎的工作信息數據庫,后續的工作提供便捷的服務。目前,社會的發展形勢較為復雜,工會在處理審核工作時,更應對項目進行全面的了解,才能提供合理的審批結果和相關的意見建議。其次,使用信息化技術對工會工作流程進行合理的規劃,以往的工會項目審核的流程中,需要申請人將申請表進行現場提交,需要較長時間等待結果,整個流程分為不同級別的申請審核,過程拖沓,也會浪費較多的時間,使整體的項目解決流程效率較低,使用信息技術進行合理規劃后,可以將項目在平臺上進行申請提交和審核,通過合理的流程規劃,能夠讓管理人員在有限的時間內處理更多的申請項目,管理人員通過規劃能夠了解項目申請人的相關信息,申請人能夠通過規劃來了解項目的審核進度,有利于加強對項目的管理。最后,加強對工會職能的實施,通過信息技術與工會管理的聯合,能夠加強工會職能的落實,如職工關注的,與其基本權益相關的職工教育和生活的相關項目的實施情況等。
(二)加強工會組織中的信息交流
信息技術與互聯網的結合,對于工會的管理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加強工會與職工之間的信息交流,也能提高領導的決策管理水平[3]。一方面,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與外界進行溝通交流,查詢相關的信息,通過對職工的真實處境進行深入的了解,并且提供真實的資料,員工在遇到困難時,工會的信息平臺能夠及時的將情況對上級進行反映,管理人員可以及時了解職工的困難并給予適當的幫助,同時,信息技術能夠對受援助職工進行跟蹤管理,詳細的了解其目前的狀況,以便后續的信息收集和答案管理,在一起遇到無法解決的困難時,能夠及時提供幫助。另一方面,通過互聯網信息平臺能夠加強廣大民眾與工會的交流與溝通,管理人員能夠了解目前職工的基本需求,便于工會制定相關的活動和項目,加強職工的幫助。通過有效的信息交流和溝通,能夠拉進工會與職工的距離,讓工會能夠解決職工生活中遇到的真實問題,有效的幫助其維護相應的合法權益。
(三)有利于提高工會的工作效率
建設信息化工會管理平臺后,公司的職工能夠與工會的各級管理層進行直接的聯系和交流,通過信息平臺能夠進行理念共享和相關信息資料的探討,在上級領導下達相應的文件或者管理措施時,可以使用信息平臺信息下達,提高員工的接受效率,同時對員工的執行情況進行有效的監督,提高員工工作效率,項目申請人員可以在平臺上直接進行報表填寫和項目申請,不必去工會部門進行現場的申請與審核,有效的節省員工時間。
將工會管理與信息化互聯網進行連接后,工作人員可以在平臺和網絡上進行學習,一方面,可以在網絡上搜尋相關的學習資料和案例等,加強自身的文化水平和知識儲備,另一方面,可以與其他管理人員進行溝通和交流,吸收其他人的先進工作經驗,提高自身的素質,通過信息技術的規劃能力,能夠對管理人員進行自身的檢測和規劃。工作人員能夠了解自身所欠缺的方面,由此進行針對性的學習,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有效的提高工作中的效率。
結論
將信息技術融入到工會管理平臺的建設中,能夠有效的提高工會人員的項目審批效率和管理工作水平,能夠加強職工與工會之間的互相了解,方便工會對遇到困難的職工提供及時有效的幫助管理人員應加強對信息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健全信息平臺的功能管理,提高工作人員的個人素質,切實的促進企業的不斷發展,提高工會的實際意義。
參考文獻:
[1]王超波.互聯網+背景下工會信息化系統建設方案探究[J].數碼世界,2019,000(005):272.
[2]黃新紅,張靜,湯云娣.關于工會信息化建設的研究與思考[J].企業文化(中旬刊),2018,000(012):154.
[3]唐麗華,劉軍華.移動互聯網時代工會信息化建設方案研究[J]. 信息通信,2018,000(001):179-180.
作者簡介:
姓名(出生年、性別):尚晶,1981年07月,女,籍貫:甘肅蘭州,職稱和學歷:政工員、大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