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徽輝
摘 要:近幾年,隨著綠色發展理念的不斷深入人心,國家對經濟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注重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以綠色、低碳、循環為主要發展原則,促進我國經濟結構的不斷轉型。而建筑工程對能源和資源的需求量比較多,在施工過程中很容易產生建筑垃圾,與經濟發展新常態相違背。首先,本文研究了環保嚴管態勢對于建筑行業的影響,接著分析了目前我國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后針對這些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見解。
關鍵詞:環保嚴管態勢;建筑工程;施工;影響及對策
引言
眾所周知,建筑行業對能源和資源的消耗量極大,是極易造成資源浪費和污染的行業。同時,建筑行業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面臨環保嚴管新態勢,建筑行業必須對自身的結構進行變革和創新,以此順應社會經濟結構的轉型發展,實現自身的健康發展。所以,這就要求相關工作人員積極展開研究和探討,致力于探索出一條可行性強的“綠色施工”方案,有效避免建筑行業的資源浪費現象,促進建筑行業的規范化發展。
一、環保嚴管態勢對于建筑行業的影響
習近平總書記曾說過,“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明確指明了我國未來經濟發展的方向,即保持經濟綠色、低碳、穩步增長。面臨環保嚴管態勢,建筑行業作為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不可避免受到了極大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建筑工程施工不能破壞當地的環境。狹義的施工環境是指,施工現場的場地及相關環節的具體情況,如:地面、空氣、溫度、水質條件等。伴隨著環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國家對施工環境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如:妥善處理泥漿水,未經處理不得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設施和河流等;對水質、空氣、噪聲、粉塵等必須進行檢測,符合污染物排放量的標準;施工單位應當采用能耗物耗小、污染物產生量少的清潔生產工藝,合理利用自然資源,防止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這些限制條件對施工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定程度上會降低建筑工程的效率,甚至會導致建筑工程不能如期完工。
二是建筑工程施工不能無節制的浪費資源。我國的資源種類豐富,能源儲備一直位于世界的前列,但是資源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在環保發展理念下,我國更加注重對資源消耗的重視度。建筑行業作為消耗能源的主要行業,對礦產資源、鋼筋、混凝土、水泥等資源的需求量極高。所以,為了順應經濟發展新形勢,國家建筑工程行業的資源浪費狀況監管力度逐漸增加,這就要求建筑工程行業必須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從而降低對不可再生資源的依賴,積極利用可再生的新能源,提高資源的利用率,促進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是建筑工程施工要注意污染問題。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會涉及到多個污染問題,如:水污染、空氣污染、光污染、噪聲污染等,面臨環保嚴管態勢,我國加大了對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污染查處力度,這就要求建筑行業必須轉變經營理念,樹立保護環境的發展理念,放棄傳統的粗放型經濟發展模式,保障建筑工程項目“綠色施工”,促進建筑行業的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
二、目前我國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問題
1、建筑工程施工環境被破壞,缺乏環保意識
在環保嚴控態勢下,很多企業已經意識到了綠色發展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往往跨年度、周期較長,很多企業面臨資金成本地影響,為了降低建筑工程成本,追求更高的經濟利益,通常會選擇破壞當地的人文環境,影響了當地的水質、空氣等要素,與綠色發展理念相違背。
在實際的建筑施工過程中,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的人員流動性比較大,會導致一些無經驗的人員混入施工現場,這些人通常不具備環保意識,不能做到環保、低碳、綠色施工,降低了施工管理工作的效率,給建筑工程施工埋下了很大的環境隱患。
2、建筑施工項目缺乏科學的管理體制
當前,我國建工程施工項目缺乏科學的管理體制,這不僅影響了建筑行業的綠色發展,還對建筑工程項目帶來了一定的質量問題。一方面,缺乏科學的管理體制,一定程度上會導致施工現場紊亂、無組織、無紀律,延緩了施工工期的進展程度,增加了建筑工程的時間成本、資金成本以及人力資源成本;另一方面,缺乏科學的管理體制,也就意味著不能對建筑工程項目進行有效的監管,很容易滋生腐敗,出現所謂的“豆腐渣工程”,影響了建筑施工項目的質量,也降低了建筑行業的社會效益。
3、缺乏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人才是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當前,我國建筑行業缺乏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這并不是說我國缺乏建筑類的專業人才,而是指我國缺乏環保意識強的建筑專業人才。在實際的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很多施工人員自身的環保意識較弱,并沒有節能、環保的建筑工程理念,這就很容易形成粗放型的發展模式,使得我國建筑行業能源消耗和資源浪費現象嚴重,不利于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4、建筑施工環保力度不到位
建筑工程在施工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環保問題,包括:噪聲污染、粉塵污染、光污染、空氣污染、金屬污染等,其中任何一個環節不到位,都會給自然生態環境、社會公共生活環境帶來不可磨滅的影響。
在實際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部分企業并沒有對污染進行源頭遏制或者凈化處理,擴散了污染的空間,給環境帶來不同層次的負面影響。例如,粉塵污染主要是指,建筑施工現場運輸材料、工程施工過程中形成的揚塵,是許多施工單位企業容易忽視的部分,也是建設單位難以避免的環節。
三、環保嚴管態勢下,建筑工程環保施工的有效措施
1、積極做好環境保護工作,保障綠色的施工環境
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應該踐行“綠色施工理念”,有效避免噪聲污染、水污染、光污染等,例如:注意將污水處理后再排放,從而在源頭制止了水污染,保證了當地的水質條件,保障了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水平。
此外,施工單位還應該積極做好善后修復工作,保障綠色的施工環境。施工單位在施工結束后,應該對施工環境進行檢查,例如:施工結束后,應該檢查工地是否有殘留的建筑垃圾、固體污染物等,并及時進行清理,積極恢復當地的人文地理環境,保障施工環境的“綠水青山”。
2、建立科學合理的施工管理體制,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規范性
施工單位應該建立科學合理的施工管理體制,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規范性。施工單位應該認真研讀《建筑法》有關環境保護的規定,從而制定本單位的施工條例,讓施工人員能夠按照條例的規定有效展開施工,從而保證施工過程的規范性,積極做到綠色施工、節約環保,順應綠色經濟發展理念的方向。
例如,施工單位在展開夜間作業時,應該給夜間室外照明燈加設燈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圍。再比如,電焊作業采取遮擋措施,避免電焊弧光外泄。借此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規范性,盡量避免或者減少施工過程的光污染。
3、培養高素質的管理人才,打造專業化的施工團隊
施工單位應該培養高素質的管理人才,打造專業化的施工團隊,樹立“綠色施工、綠色發展”的企業文化。
一方面,施工企業應該積極引進環保意識強的高素質管理人才,讓其用先進的理念影響施工員工,從而自上而下的形成節約資源、綠色發展的風尚,督促施工人員在施工過程中做到“綠色施工”,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環境;另一方面,施工單位應該定期對企業員工進行培訓,借此提高施工人員的創新意識,培養施工人員的節能環保意識,促使他們研究出新的技術手段,如:利用太陽能、風能等新型能源,不僅可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而且還可以降低企業的耗能,促進企業的低碳、可持續發展。
4、建立專門的環境監管部門,加強建筑工程的環保監管力度
建筑工程應該設置專門的環境監管部門,對整個施工過程實施有效的監管,加強自身的環境保護力度,以便建設“綠色工地”,更好地適應綠色經濟、環保經濟的發展趨勢。
在施工前期準備環節,環境監管部門應該對施工圖紙進行研討,展開圖紙審核大會,邀請圖紙設計人員、專家、工程設計師等人員,對施工圖紙進行全方面的考量,尤其關注其中設計的環境保護方面的內容,最后敲定最優的圖紙設計方案,這有利于在施工的源頭就做好施工環境保護工作,做到“源頭治理”。
在施工現場過程中,環境監管部門應該定期對施工現場環境進行暗中探訪,了解施工單位的環保執行情況,并制定嚴格的考核體制,對施工單位的現場環保工作進行評價,督促施工單位嚴格按照制度規范執行工程建設,打造“綠色施工環境”
在項目工程建設完成后,環境監管部門應該對建筑工程的整體工作進行考核,嚴格審查當地的自然環境、社會公共環境及居民反饋情況,同時表揚施工單位的優點,指出施工單位的不足之處,并督促其及時進行改進和完善,有效完成“綠色建設”,促進建筑行業的環保、節能、可持續發展。
結束語
總的來說,面對環保嚴管態勢,建筑工程行業應該意識到綠色發展的趨勢不可逆轉,積極對自身的不足和缺陷進行改進,不斷創新自身的技術水平,規范建筑工程的施工方案,積極改善資源浪費現象,從而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建筑垃圾,有效降低建筑成本,真正做到建筑節能與環保,促進我國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此外,研究建筑工程行業的綠色發展模式,還為其他高耗能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想法,為我國經濟的低碳發展貢獻了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綠色建筑2008[M].北京:中國建筑 工業出版社,2014(12):75~76.
[2]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綠色建筑2011[M].北京:中國建筑 工業出版社,2015(10):152~153.
[3]蘇明.中國建筑節能經濟激勵政策研究[M].北京:中國財 政經濟出版社,2011(14):63~64.
[4] 張旭東.城市建筑施工中的環境問題及其控制對策[J].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