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雪霜
大學作為培養人才和輸送人才的主要陣地,肩負著育人的時代使命。大一階段是學生從高中生到大學生轉變的重要階段,這一階段學生的轉變需要引導。大學新生由于剛入大學,存在不適應環境、學習迷茫、對專業不夠了解、心理不成熟等方面的困惑。作為輔導員,幫助大學新生適應大學生活,開啟新的征程,既是其基本的工作職責,也是其作為思想教育工作者的任務。輔導員需要幫助大學新生快速適應大學生活,增強他們的主人翁意識;引導大學新生掌握學習方法,增強自信心;培養他們的專業素養,幫助他們樹立專業自信;做好大學新生思政教育,踐行立德樹人之責。因此,探索和研究輔導員如何幫助大學新生適應大學生活,具有現實意義。
一、高校新生普遍存在的困惑
大學新生由于其生理趨向成熟而心理未成熟,導致其對大學生活存在不適應的情況,這些處于“第二次斷乳期”和轉型期的學生普遍存在的困惑主要表現在以下四方面。
(一)陌生環境難以適應
由于高校面向全國招生,所以異地求學的大學生對于生活的大環境不熟悉,同時由于大學新生之間的個性特點、生活習慣、愛好興趣等不相同,導致他們對學校的歸屬感不強。因此,環境不適應成為困擾大學新生的問題之一,這不僅會影響其學業和發展,甚至涉及高校育人質量及社會所需人才的供給。因此,幫助大學新生快速適應大學環境,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內容。
(二)大學學習存在迷茫
大學學習具有自主性、階段性、專業性和探索性特點,與中學學習存在較大差異,所以大學新生難免會面臨學習適應問題,比如對學習感到迷茫,不知如何著手進行自主學習等。大學階段,學習依然是大學生的首要任務和生活的主旋律,幫助大學新生度過迷茫期、快速適應大學學習和生活,是高校新生輔導員的使命。
(三)對所學專業不夠了解
大學新生在填報高考志愿時對所報專業了解并不多,而且部分學生是調劑到所學專業的,所以大部分新生對專業的特點、社會定位、社會價值缺乏了解,找不到自身定位,沒有奮斗方向,導致其對未來缺乏基本預期,逐漸懷疑自我甚至失去自信。
(四)思想、心理不夠成熟
大學新生心智尚未成熟,存在思想困惑較多、缺乏團結協作精神、紀律意識不強、以自我為中心、理想信念迷茫等問題。大學新生思想尚未定型,具有可塑性,需要正確引導、規范培育,為其指明前行方向。
二、高校新生輔導員工作探索
高校要重視新生教育問題,并通過一系列措施來幫助他們適應大學生活。大學新生與輔導員接觸較多,他們遇到問題時,首先求助的便是輔導員。輔導員作為高校立德樹人的重要踐行者,需要引導新生處理好各種問題。同時,輔導員也要注重提升自身理論素養,與新生廣泛接觸,為他們提供幫助和指導,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升級。
(一)幫助新生適應大學生活,增強主人翁意識
1.熟悉大學環境
大學環境包括自然地理環境、人文社會環境、制度環境等,高校新生輔導員可以通過參加班會、團日活動、校園社團等方式,幫助新生熟悉學校的校園風光、機構設置、職能分布、建筑布局等。同時,高校也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滲透校園精神內涵,以此吸引和凝聚大學新生,讓大學新生開啟充實融洽的大學生活。
2.了解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包括精神文化、物質文化和制度文化等,是高校的核心和靈魂,它融入于師生的內心,滲透在學校的管理和風氣中。高校新生輔導員要多形式地開展活動,詳細為大學新生介紹學校歷史沿革、學科建設、校風校訓等,從空間和時間上讓他們消除陌生感,為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創造溝通交流契機,并且引導新生從校史、校訓、校歌、校徽、校風、教風、學風中體會大學精神,激發新生愛校護校的內在動力。
(二)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增強自信心
1.梳理學習框架
大學新生對大學四年的學習內容、學習進程存在迷茫情緒,輔導員在日常管理中要為新生構建學習體系,促進他們了解學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等,并且解析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的關系,使他們明確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主干課在整個專業構架中的分布和作用,進而幫助新生認識、適應、規劃四年學習生活。需要注意的是,高校新生輔導員管理的重心在于引導,通過引導提高新生的學習動力。
2.培養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是大學新生獲取知識的綜合能力。由于各學科有專業特性,所以新生在學習過程中除了必要的時間付出外,其學習方法也會影響學習效果。高校新生輔導員大多是碩士甚至博士,在校學習時品學兼優,因此有利于引導新生適應大學教學方式,以及幫助他們理解、改進、優化學習方法,提升其學習能力,讓他們學會自主管理、自主服務、自主學習,利用資源達到學得進、學得深、學有得、學有成、學有用。輔導員可以通過參加學生活動、走訪宿舍等深入新生中間,幫助新生提高學習能力。
3.理性應對考試
考試作為學生學習重要的測評手段,具有診斷、導向、發展功能,課程取得的分數既是對所學知識的檢驗,也是其學習情況的反饋。高校新生輔導員要在開學、期中、期末階段,對新生進行重點監督和引導,強化其大學適應性收獲成果。
(三)培養學生專業素養,樹立專業自信
1.專業學科引導
高校新生輔導員需要在各方面對新生進行專業引導,包括學科專業認識、專業特色介紹、職業生涯發展、自我認知等,培養新生專業素養,引導他們熱愛所學專業,樹立專業自豪感。同時,要使新生明確階段目標、努力方向,加深對本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就業方向的認識,增強專業自學能力,了解將要從事的行業,為將來的職業生涯奠定基礎。此外,輔導員還需幫助新生端正專業思想,明確奮斗目標,幫助他們適應專業課程的教學方式;積極參與課堂教學,與科任教師交流,培養新生的專業興趣。
2.支持專業實踐
大學新生的實踐能力、寫作能力需要逐步培養,高校從大一開始就要循序漸進地加強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他們形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教學是大學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輔導員要引導新生多進行實踐鍛煉,如參加“挑戰杯”競賽、專業比賽等,培養他們寫作、研究、操作的基本技能,讓新生實現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再到“做中學”的轉變。
(四)做好學生思想教育,踐行立德樹人之責
1.做好本職工作
大學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踐行者,把學生培養成素質過硬、專業過硬的人才是其職責所在。思政教育的本質是做人的工作,輔導員在工作中要注重方式方法,要走近新生、融入新生,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到日常工作中,針對新生的心理情況、學習情況、生活情況、家庭情況等進行指導,以學生為本,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同時,輔導員還需緊跟時代步伐,利用新媒體平臺,創新工作方式,掌握網絡引導新生的主動權。此外,輔導員加強職業能力建設,不斷學習,增強自我效能感和職業自豪感,提升大學新生思想政治工作質量。
2.落實立德樹人
高校新生輔導員處于思政工作的一線,和新生接觸交流頻繁,需要宣傳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是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引路人。因此,高校新生輔導員需要修身立德,增強育人能力,做到愛崗敬業、教書育人,關愛學生、以學生為本,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同時,高校新生輔導員還要堅持“育人先育己,育人先育德”的教育理念,增強職業認同感,不斷提升業務能力,堅持將學生的發展放在首位,通過主題班會、班級活動、談心談話等方式,助力學生成長成才。立德樹人回答的是“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根本問題,因此,高校輔導員要凝練大學精神,立足高校教育實踐,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實踐創新能力。
三、結語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本質是做人的工作,高校新生處于對大學生活和學習的摸索適應狀態。高校新生輔導員要以熱心、愛心、真心、細心投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全方位了解新生思想、學習、生活、經歷等,發揮管理和育人作用,培養學生道德情操和社會責任感,從知識、品德、能力等方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高校新生輔導員肩負大學新生思政教育實施者的重責,需要不斷加強自身學習,把握教育發展脈搏,明禮法,守規矩,思進取,做表率,堅定理想信念,傳播先進思想文化。高校新生輔導員還需不斷提升政治素養,用黨的理論武裝自己,樹立責任感和使命感;提高職業素養,加強學生工作頂層設計;總結學生特點,完善工作思路,將日常事務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開展工作要具備前瞻性、系統性和全局性,實現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三合一。
參考文獻:
[1]鄭斌,張瑤瑤.論輔導員立德樹人的主體性[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0(6):75-76+79.
[2]劉霄,蔣承.大學生的專業興趣可以培養嗎——基于本科四年發展數據的動態分析[J].教育發展研究,2017(19):33-39+70.
[3]化磊,姜妮,張艷.關于提升應用型高校輔導員職業能力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20(6):65-69.
[4]高黎.高校輔導員思想教育工作中的理論指導與實踐——評《創新人才培養視角下高校輔導員工作創新》[J].中國教育學刊,2019(11):130.
(作者單位 重慶工商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