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長忠
摘 要:楊絮其實是楊柳樹生長中一種較為自然的現象,在自然界較為普遍。但在城市內,隨著楊絮的增多,對人們的生活、出行帶來麻煩。為此,有必要在把握楊絮特征的基礎上,針對城市現狀制定科學有效的治理措施,營造良好的城市環境。本文以徐州地區為例,對楊絮治理措施加以說明。
關鍵詞:楊絮;治理措施;城市環境
城市內楊絮的大量出現對人們的生活、出行帶來了較大影響,并增加了火災等災害的發生率,不利于城市的建設和發展。但現階段在楊絮的治理中,由于城市自身條件的限制,治理活動有效性較低。基于此,政府部門應加大研究力度,結合現存問題采取有效的處理方式,以降低楊絮危害,保護城市環境。
1楊絮
楊絮其實是楊樹的種子。城市景觀美化中,楊柳樹是最常栽植的樹種,每年初春時節開花授粉,4-5月逐漸成熟,產生的種子外殼包裹一層白色的絨毛,在風的作用下飄散空中,這雖然是楊柳樹繁殖的一種方式,卻讓城市充斥在柳絮滿天飛的環境之中。
2影響
一是增加疾病發病率。楊絮雖然是植物生長的一種常見現象,但過多楊絮會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出行人員接觸到楊絮后會出現紅疹、瘙癢、紅腫等皮膚性疾病,對于呼吸道薄弱的群體來說,吸入過多的楊絮會出現流鼻涕、打噴嚏等問題,嚴重時還會影響正常呼吸。
二是增加火災隱患出現概率。飛絮屬于高纖維材料,這類材料具有助燃性的特征,燃點較低,再加上其隨風飄揚,遇到火星很容易出現火災。飛絮在漂浮過程中,如果途經加油站,一點火星都可能致使其燃燒,導致爆炸等事故的發生;在工廠內,飛絮在遇到車間內設備的摩擦火星后也會開始燃燒,發生火災;而家庭中飛絮會附著在紗窗等位置,遇到煙頭等易燃物會加劇住宅隱患。另外,城市道路上堆積的楊絮在遇到煙頭或汽車摩擦的火星后,容易大面積燃燒起來,如果旁邊存在易燃物,火勢將不容易控制,這也將威脅人們的生命安全。
三是公共安全系數降低。城市內楊絮的數量過多,會遮擋到人們或駕駛員的視線,分散注意力,產生交通事故。同時楊絮成堆漂浮在空氣中,會隨著汽車行駛的帶動而堆積在排氣管道、水箱散熱片等位置,對汽車內部系統帶來不良影響。
3徐州楊樹種植歷史及原因分析
綜上所述,楊絮會為人們生活帶來較多負面影響,根據對徐州地區的考察分析可知,徐州地區楊絮數量較多與植物栽植及樹種流行這一歷史遺留問題有直接關系。
從歷史角度來看,徐州作為革命陣地之一,曾有駐兵部隊首領提出植樹造林,綠化徐州的想法,不過時代環境對該想法的落實有著一定影響。改革開放后,我國領導人提出綠化祖國的理念,在一次將植物綠化的理念落實到建設活動中,并在相關政策的引導下,開始針對城市自身條件,提升植物栽植效率,以此美化城市環境,營造綠色家園。在1979年左右,我國加大了對植樹的重視力度,將3.12定義為全民植樹節,旨在深化人們對植物重要性的認知,主動參與到綠化環保活動中來。在1984年,我國制定了森林法,將植樹直接納入到法律范圍中,這直接帶動了徐州上下開展植樹活動,提高了城市綠化水平。
2003年以來開展的“綠色江蘇”建設再次推動了徐州市的綠化進程,2005年徐州市成為國家園林城市,2011年徐州市委又開展了“二次進軍荒山”的行動。通過對這些歷史事件的了解和分析,說明徐州政府正不斷加大植樹造林的重視力度,增加資金的投放,這為徐州城市的建設提供堅實保障。
從地理環境位置來看,徐州屬于平原丘陵地形,區域內山地較多,土壤類型以石灰巖為主,一般樹種在該地區難以存活。楊樹屬于速生類樹種,適應能力強,在經過改良后具有較好的遺傳性,更為適應徐州的地質環境,能夠保障徐州植物工作的開展。為此,相關部門在徐州市區內加大了楊樹的栽植力度,以提升徐州環境美觀性。
當前徐州全市楊樹種植面積高達580多萬畝,在保持水土、調解氣候、美化城市等方面確實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推廣楊樹種植過程中,政府缺乏有效規劃與科學論證,這些樹種產生的飛絮在春季對于徐州的市民生活、城市環境與公共安全均造成了危害。
4治理難點及思路
楊樹在徐州的栽植面積較大,從經濟效益角度分析,城市要想在短時間內將栽植的楊樹替換掉是不可能的事情。不過面對楊絮問題,政府可采取循序漸進的處理方式,做好前期宣傳工作,讓公眾對楊絮危害及治理措施有一定的了解,出行中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降低危險系數。之后根據楊樹在城區內的分布情況,逐步開展替換作業,以適宜本土生長的其他類樹種替換楊樹,解決楊絮問題。目前徐州地區可替換的樹種有水杉、樸樹、楓楊、榆樹、黃連木、雪松、廣玉蘭等,工作人員應科學選擇,在保證經濟效益的同時,達到楊絮治理目標。對于農村區域來說,楊樹數量較大,但因受到經濟效益的影響,難以栽植上述樹種,這時可利用刺槐、泡桐、無絮楊等樹種替換楊樹,解決楊絮問題。
5策略
徐州地區楊絮的治理充分結合地區受楊絮污染的情況,制定集中統一管理方案。楊絮的漂浮范圍在10-15公里左右,在治理范圍劃分上,從四環高速公路外300米位置上向內規劃,將鼓樓、云龍、銅山和開發區統一起來,逐步開展楊樹替換處理,減少楊絮量。另外,在治理過程中,嚴格按照增加森林覆蓋率,實現資源平衡發展的原則,在三化,即彩色化、珍貴化、效益化的引導下,開展替換種植工作,減少區域內楊樹樹種的數量。替換種植中,要先對樹種質量實行細致檢查,保證替換后樹種的成活率,改善徐州地區的環境。根據調查,治理過程中,楊樹的折實面積在6224畝左右,需要替換的樹種數量約在32萬株左右,要求在2020年內完成區域的所有替換工作,保護徐州市區環境。
6結語
楊絮的產生對人體健康、人車出行及城市環境都帶來了較大影響,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加強楊絮治理,則會阻礙城市后期建設,出現更多意外事故。鑒于此,徐州地區應結合自身實況,制定合理的楊絮治理方案,選擇合適樹種替換楊樹,減少楊樹在城區內的栽植數量,在不破壞城市生態環境的基礎上,解決楊絮帶來的負面影響,加快城市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懷義.楊絮的危害及治理對策[J].鄉村科技,2019,000(032):67-68.
[2]郭清嶺.楊絮的危害及解決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19,605(12):205-205.
[3]張景方,侯蘇洲.蘇北地區楊絮污染治理的建議[J].兒童故事畫報,2018(10X):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