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板遼村集體經濟發展背景
上世紀,板遼村因煤而富,成為有名的“彩電村”“摩托車村”,但隨著產業政策的調整和經濟下行的壓力,煤礦關停,發展一度受困。為扭轉困局,黨支部先后組織村干部、黨員、能人到重慶大足、成都蒲江、遵義湄潭等地考察學習,借鑒他們在種養殖業的成功做法及農旅融合規劃模式。通過“走出去”,開闊了眼界、更新了觀念,使“要錢要物不如要發展要項目”成為全村干群的共識,理出了“產業立村、項目富民”的發展思路。
二、板遼村集體經濟發展成效
2019年,板遼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23萬元,主要來源為入股分紅、土地流轉、項目承包、勞務派遣等。較2016年,集體經濟收入翻了3番,改變原有單一類型,實現了多種收入并存,其中經營性收入占較大份額,依托產業帶動村級集體經濟增收成效顯著。
1、依托資源,推動勞務派遣業務發展。
板遼村黨支部在發展中十分注重立足本村實際,依托板遼湖金沙灘景區優質資源,成立了重慶溱州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主要經營沙灘及景區周邊衛生保潔業務。2019年公司共吸納周邊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12人就業,實現板遼村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
2、盤活土地,實現規模效應。
板遼村還十分重視高效農業發展。2018年,板遼村黨支部有效利用大屋基社閑置土地,規劃了10畝標準化小龍蝦養殖基地。當年投產,帶動周邊群眾2人就業,實現集體經濟增收2.5萬元。2019年,規劃了13畝標準化草莓大棚種植園,引進本村致富能手承包經營。草莓園實現了當年種植,當年獲得收益,共帶動建檔立卡戶3人就業,實現集體經濟增收3.55萬元。
板遼村大屋基社閑置土地200余畝,除了小龍蝦養殖基地和草莓大棚項目外,還投產了5畝黃辣丁養殖和5畝蔬菜大棚,重慶宜水農業公司高端生態魚項目也將陸續投產,屆時板遼村農業產業園將實現規模效應,進一步加快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步伐。
3、科學治理,拓寬集體經濟收入渠道。
曾經的板遼村煤炭資源豐富,但因開采過度,導致部分區域出現沉陷區。2019年,板遼村支兩委和駐村工作隊通過了解區采煤沉陷區治理政策,積極向上爭取治理項目,推動板遼村茶葉種植。在村兩委班子的反復論證和黨員、群眾代表的支持下,板遼村成功爭取到400畝茶山管護項目和采沉治理茶園項目。除大屋基社100畝老茶園外,還帶動周邊沉陷區300畝荒地充分利用,就地就近實現50戶困難群眾就業增收,預計每年可實現經營性收入10萬元。
4、創新模式,持續推進農副產品多元化銷售。
板遼村山清水秀,環境優美,農家特色產品眾多。立足信息時代,板遼村黨支部和駐村工作隊通過多種形式宣傳農副產品。在脫貧攻堅消費扶貧展銷會上,板遼村黨員幫助農戶銷售草莓、土蜂蜜;在電商平臺上,板遼村黨員干部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及公眾號上廣泛宣傳,帶頭購買土特產品。今年一季度,板遼村黨支部和駐村工作隊為本村企業和貧困群眾銷售農副產品4萬余元,進一步帶動企業、農戶增收。
5、股權改革,推動公司化經營合作。
在區鎮黨委政府的支持和引導下,板遼村積極推進股權化改革。2018年底,板遼村爭取區財政股權化改革資金20萬元,與紅槽坊酒業公司簽訂合作意向,每年可獲得股權化收益2萬元。2020年5月,板遼村爭取區財政股權化改革資金100萬元,與重慶宜水農業公司簽訂合作意向,每年獲得股權化收益8萬元。通過“村集體+公司”經營合作,板遼村集體經濟發展邁向新的臺階。
6、優化服務,助力企業穩步發展。
板遼村黨支部深知企業不僅能引進落地,還需要持久發展。近幾年重慶黑山泉飲用水公司因包裝陳舊、技術落后導致銷售出現難題,板遼村黨支部和駐村工作隊了解到情況后,積極聯系飲用水包裝和技術企業提供指導,還通過區環保局水質監測站重新進行水質檢測,為黑山泉飲用水公司獲得新的發展空間。紅槽坊酒業公司在注冊扶貧車間上遇到難題,村黨支部派出專人積極與區扶貧辦等部門對接,順利完成企業注冊難題。重慶宜水農業公司和小龍蝦養殖基地因水管出現堵塞導致魚池和蝦池無水注入,出現經濟損失,村黨支部知道情況后,迅速聯系盛榮公司,協調企業用水安全。幾年來,板遼村黨支部優化營商服務,積極協調、解決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助力企業穩步發展。
三、評價
板遼村創新發展思路,因地制宜,通過依托資源、盤活土地、科學治理、創新模式、股權改革、優化服務等多種措施,優化資源環境,狠抓項目建設,將農村發展瓶頸變為產業發展優勢,使板遼村實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注入了持久動力。
作者簡介:
李志勇,男,重慶市萬盛經開區黨工委黨校講師,從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