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和平
摘 要:數學學科的抽象性較強,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的理解難度較大,影響到高校數學教學質量。而多媒體技術則能夠精簡教學內容,以圖片、視頻等諸多形式生動呈現數學知識,不僅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激發,數學課堂教學質量也能夠顯著提高。因此,高校數學教師需充分認識到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將其科學應用于數學課堂當中。
關鍵詞:多媒體技術;高校;數學教學
科學研究表明,和文字內容相比,人們可以更加高效的記憶圖像和聲音。大學數學知識比較復雜和抽象,部分學生由于缺乏良好的數學基礎與邏輯思維,難以跟上教師的教學節奏。因此,需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改變數學知識呈現形式,精簡處理復雜的數學知識,促使學生能夠高效理解和記憶知識,達到數學教學質量提高的目的。
1.多媒體技術在高校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1.1學生主觀能動性得到發揮
多媒體教學的開放性較強,能夠充分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基于多媒體網絡技術的支持,不僅教師的常規教學效率得到提高,也能夠對班級學生的學習狀況充分了解,進而制定針對性的輔導策略[1]。同時,高校學生擁有活躍的思維,較為好奇那些新鮮事物。多媒體技術將黑板書寫教學模式有機打破,借助于圖片、音頻等方式呈現數學知識,能夠將學生的積極性、主觀能動性充分調動起來。
1.2師生互動得到增強
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下,為方便學生理解,教師需在板書方面投入過多的精力,這樣教學時間就會遭到嚴重浪費。而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板書環節得到省略,課堂教學進度得到加快,教師也能夠設計更多的課堂互動時間,用以解答學生的問題。這樣師生關系得到優化,學生的學習效果也可顯著改善。
2.多媒體技術在高校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現狀
近些年來,多媒體與教學領域的融合程度日趨加深,顯著促進了教育質量的提高。多媒體技術轉變了高校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激發。但同時,也有諸多的問題存在。首先,很多數學教師依據課件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導致教師的主導作用遭到弱化。教師要在多媒體課件制作環節內投入較多的精力,這樣部分教師受諸多因素影響,難以針對性選擇教學素材,教學內容的重難點得不到凸顯。雖然設計出新穎有趣的教學課件,卻難以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同時,課堂教學節奏完全依據課件實施,不能夠及時應對和處理各種突發狀況,降低課堂教學的實效性[2]。其次,多媒體能夠將數學知識清晰、快速呈現出來,課堂板書時間顯著節約。但由于教師已經提前確定教學步驟,導致教學實踐中只有單一的節奏,顯著增大學生學習壓力。此外,部分教師在多媒體應用過程中,形式化問題嚴重,其他現代教學手段沒有配合使用,與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沒有較大差異。這樣不僅多媒體技術的優勢得不到發揮,也會阻礙到高校教育的整體進步。
3.多媒體技術在高校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3.1備課階段
備課環節直接影響到后續課堂教學效果,高校數學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既需要精心制作課件內容,又需要繼續保留和延續常規教學模式的特色和優勢。首先,合理確定課件來源。目前一些教師往往將網絡課件運用過來,這樣難以將個人教學風格體現出來。課件內容、形式容易束縛到教師的教學過程,導致教學風格、特色等遭到丟失。同時,網絡中的課件風格相差不大,組織流程與教科書類似,如果教師不能夠將一些特色知識、內容等添加進來,將會影響到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因此,數學教師需深入分析章節教學內容,結合個人想法自主制作教學課件。其次,合理組織教學內容。現階段社會對人才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既需要引導學生深入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又需要通過實踐活動、創新活動的設計,促使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意識等得到培養。因此,教師需結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對教學內容創造性的取舍與優化,融入一些新的元素,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3]。
3.2教學階段
多媒體技術不僅可生動呈現數學知識,又能夠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促使學生的理解難度得到較低。為全面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教師需結合多媒體技術特點,科學開展教學活動。首先,掌控教學進度。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需在板書方面花費較多的時間。但在板書過程中,學生能夠進一步強化理解與記憶。而多媒體技術則能夠直接在屏幕上呈現知識內容,若教師采取過快的講解速度,部分學生將難以跟上教學進度,導致學習效率大打折扣。因此,教師需對教學節奏、語速等合理控制,留出足夠的時間用以學生思考和記憶。其次,加強教學互動。高等數學具有繁多的內容,重要知識點頗多,一些學生不具備良好的數學基礎,容易有理解深度不足等問題出現。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需充分重視課堂互動,鼓勵學生及時提出個人疑問。同時,教師也可通過針對性問題的設計,幫助學生透徹掌握重點知識。此外,高校數學教師在多媒體技術運用過程中,需充分認識到多媒體技術服務于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多媒體僅僅發揮技術工具的作用,教師的教學過程依然決定著課堂教學效果。因此,教師避免過度依賴多媒體技術,而要準確把握多媒體的應用時機。
3.3課后輔導階段
為鞏固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在多媒體技術運用過程中,需設計一些高質量的課后習題,引導學生在習題解答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記憶。同時,教師也能夠結合習題解答情況,充分掌握學習的學習狀況,進而針對性調整課堂教學策略與內容,達到教學效果持續改善的目的。教師制作過習題課件后,發送到班級微信群或QQ群中。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可以隨時隨地的下載,這樣課堂筆記時間得到節約。學生在鞏固訓練過程中,如遇到疑難問題,可借助于QQ、微信等工具及時與教師展開溝通和交流,促使習題得到順利解答。
4.結語
綜上所述,相較于常規課堂教學手段,多媒體技術的生動性、形象性優勢明顯,有助于數學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高校數學教師需深入分析章節教學目標和內容,科學設計多媒體課件,充分凸顯重難點知識。課堂教學活動中,既要充分考慮課件內容,又要及時應對各種突發情況,巧妙利用課堂生成性資源,增強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開放性。
參考文獻:
[1]姚卜尹.多媒體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教研版,2018(23):49-49.
[2]杜媛芳.例談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大學數學教學質量[J].學園,2018(13):98-99.
[3]滕旭.數學教學中的多媒體技術應用現狀與問題思考[J].武夷學院學報,2019(3):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