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旭風
摘 要:基于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弱點及加強措施,本文主要結合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的特點;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優化與完善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的具體措施三點內容,從多個角度出發,提出具體的可行性方法。
關鍵詞: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弱點及加強措施
從我國目前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的實際情況來看,仍存在一些問題,包括財務管理目標不清、財務管理重點模糊、財務管理防范效果欠佳等。需要進一步落實好財務管理工作的具體要求,結合問題成因,制定更為有效的改進措施。從而不斷提供工作展開的效率和質量,促進我國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因此,本文針對問題,探討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弱點及加強措施。
一、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的特點
(一)范圍廣、內容多
一般認為,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往往也會涉及到國有企業的多個方面。比如國有企業的資金管理。作為國有企業管理工作的核心內容,其意義在于通過最小的資金管理成本來獲取最大的效益。國有企業的大部分工作活動,都是在資金管理的基礎上進行的,也必然會受到資金管理的約束。又比如國有企業的成本管理。同樣是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內容,在企業的各項具體支出中,都在反映著業務的成本。因此,存在成本的地方,就必然會有財務管理。
(二)管理要求精細化
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不僅僅有著十分廣泛的范圍,以及眾多的內容,也是企業管理的基礎。對此,便需要在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中,進一步做好細化,使其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那么從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精細化工作來看,更多是體現在國有企業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實施中,需要覆蓋企業所有的管理業務。同時,也需要這對每一項具體的工作內容進行操作細則的規范,保證每一個崗位都能夠按照細則進行實踐。此外,在精細化管理的要求下,還需要制定精細化的監督制度與考核制度,對崗位的職責進行二次細化,促進崗位之間的默契配合,以及人員之間的默契配合。
二、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管理目標不清
從我國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實際情況來看,仍存在很多問題,但首要問題仍是財務管理目標不清晰的問題。基于此,為保證國有企業能夠充分發揮出財務管理的作用,仍需要繼續清晰管理目標,明確管理的立足點,實現管理資源的有效調配,更好地完成管理任務。但是,在當前的形勢下,還是有很多國有企業并沒有認識到這一問題,管理目標的設置能力是比較薄弱的。在管理質量上,同樣無法得到有效的保障,使企業的管理始終流于表面,十分不利于企業的長久發展。
(二)財務管理重點模糊
對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要求始終是事無巨細,要始終與國有企業的經營活動相關聯。但是這種關聯并不代表冗余,仍需要把握住管理的重點。如果財務管理缺失了重點,只會加劇企業的管理成本,給營運帶來負擔,并且也無法達到實際的效果。同時,在冗余的基礎上,也會使國有企業錯失最佳的獲利實際,從而失去了管理的意義,同樣不利于國有企業的發展。
(三)財務管理防范效果欠佳
國有企業的管理防范目的在于更進一步提升國有企業的風險規避能力,實現國有企業資源的有效調配,并增加國有企業的經濟效益。但是從一些國有企業的實際情況來看,在管理防范能力上仍然是十分薄弱。一方面無法形成有效的措施,另一方面失去了風險的反饋。
三、優化與完善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的具體措施
(一)制定明確的財務管理目標
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制定應從以下四個方面來展開:(1)明確目標的類型。通常情況下認為的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目標主要分為國企價值最大化、利潤最大化、股東效益最大化以及社會價值最大化等幾個方面。需要在財務管理中,結合國有企業的實際情況來予以定位選擇;(2)明確目標選擇。在國有企業的改革中,應始終明確與時俱進的原則。針對當前國內普遍推行的“增強、通常、提升、鞏固”八字原則,在國有企業原有的發展基礎上,一并融入生態問題、社會問題以及人文問題。肩負起國有企業在時代浪潮下的責任,全方面向小康社會的方向發展。對此,在國有企業的目標選擇中,便要做到因時因地、科學可行以及合規合法;(3)清晰具體的目標。在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制定中,也需要保證與企業總體戰略的一致。在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實現國有企業的保值增值、資產結構優化以及提高市場競爭力。同時,在目標內容中,也需要協調好各方因素。包括企業內部的員工因素、合作方的因素、社會因素以及國家利益因素等。既要滿足國有企業自身的利益需求,也要肩負起國有企業的責任與使命,精準對焦國家的扶貧戰略,復興戰略,實現國有企業的更多價值。
(二)緊緊抓住財務管理的重點
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重點仍體現在四個方面:(1)協調與配合。通常情況下認為,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具有較強的系統性。一旦出現了部門與崗位之間的分割,便無法對資源和利潤進行有效地配置與調配。同時,也會影響責任的落實,以及考核機制制度的有效性。對此,仍需要針對這一問題,加強國有企業的內部財務控制,構建出關聯與制衡的財務管理網絡。基于監督、管理、約束、指導與分析,保障國有企業每個部門和崗位的妥善用權,一并達成國有企業的經營目標;(2)創新與改革。在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中,也需要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與黨的號召,對經濟的結構進行及時地調整,尤其是要確保資源得以盤活。使其始終向著綠色、節能、高效的方向發展。既要恪守基礎,也要致力探索,加大創新投入力度。通過數據模型、電子檔案等方式提高國有企業的財務管理能力;(3)研究與總結。在研究與總結的基礎上,一方面需要國有企業對自身的管理經驗進行總結,立足于基礎探索新的發展道路。另一方面也需要強化國有企業對國際社會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研究力度。主要是針對首席財務官、財務總監委派等先關的優秀管理經驗進行借鑒。
(三)優化財務管理的防范效果
首先,需要國有企業制定完善的危機預警防范措施。通過措施的執行,對國有企業經營與發展中可能會出現的風險進行預判,對可能會造成國有企業利益損失的因素進行管理。同時,結合預警指標的指示,對資產進行科學的處置,要減少資金的占用,有效控制資金的流量,對應收賬款的周轉率進行調整,改善國有企業當前的變現能力;其次,需要國有企業結合當前的內部監督管控,設置防范措施。通過管理工作的展開,更有利與國有企業發現自身財務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并以此為基礎對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的方案進行調整與優化,進一步提高管理的可行性。同時,也要加強國有企業日常化財務管理工作中的每個環節的聯系,提高環節之間的緊密度,以此有效防范風險,更好地達成管理目標;最后,國有企業還需要針對企業的管理目標設置防范措施。通過這一舉措,結合國有企業的實際運營狀況進行調整,提高目標的科學性與合理性,以此來更好地達成目標。
結束語
在優化與完善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的過程中,可通過制定明確的財務管理目標、緊緊抓住財務管理的重點以及優化財務管理的防范效果等一系列措施來達到目的。意在從多個角度出發,針對我國目前國有企業財務管理的實際情況,分析問題成因,找尋解決方法,制定更為科學、合理的方案策略。從而不斷提供工作展開的效率和質量,促進我國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高冰. 對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問題及加強對策的探討[J]. 經濟視野, 2013, 000(019):190-190.
[2] 王惠云, 張興磊, 王軍增. 談國有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新財經(理論版), 2012, 000(006):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