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于受疫情影響,小微企業復工復產仍然面臨不少困難,首先必須緩解滿足小微企業融資需求,為扎實做好“六穩”和“六?!贝蛳聢詫嵒A,做到既有效防控疫情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小微企業自身特點決定了國有商業銀行長期以來慎貸惜貸、國有商業銀行對小微企業貸款政治經濟風險高也不愿意發放貸款、擔保和風險補償不完善等外部機制及環境制約國有商業銀行對小微企業貸款。因此,解決小微企業問題必須從小微企業、國有商業銀行和外部環境及機制三個維度展開。運用區塊鏈技術+供應鏈系統,通過鏈上核心企業對上游供應商應付賬款為基礎和下游經銷商之間真實貿易往來為基礎,構建小微企業創新融資產品方案;培育區域性非正規金融機構,滿足小微企業資金需求 “短、小、頻、急”的特點;完善風險定價機制,使貸款利率水平精細化地體現出不同小微企業的風險成本,使小微企業和銀行都滿意,也使國有商業銀行服務小微企業的積極性提高。
關鍵詞:小微企業;信用風險;定價機制;制度創新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對《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截至2018年年底,小微型企業占到企業總數的76.57%,如果將個體工商戶納入后,比重達到94.15% 。小微企業的資本有機構成比例相對與大中型企業低,同樣的資本投入能夠使更多的人就業,也是世界各國優撫小微企業發展機理,在中國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小微企業發展活躍,經濟增速快,勞動力充分就業,經濟有活力,稅收增長快,投資消費兩旺 。因此,小微企業的發展是社會穩定的基石。
目前,由于受疫情影響,小微企業普遍體量較小、抗風險能力較弱、復工復產仍然面臨不少困難 ,在后疫情期,破解小微企業復工復產困難,首先必須緩解滿足小微企業融資需求,為扎實做好“六穩”和“六?!惫ぷ鞔蛳聢詫嵒A,做到既有效防控疫情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
從銀行貸款仍是小微企業融資的主渠道、銀行對小微企業融資風險比較高和小微企業信貸以抵押貸款為主是小微企業獲得資金難的現狀。小微企業自身原因導致從國有商業銀行獲得貸款需求難以滿足、國有商業銀行對小微企業慎貸惜貸及外部機制及環境制約國有商業銀行對小微企業貸款。擴大對小微企業貸款規模從以下監督入手:
一、樹立小微企業信用形象
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信譽是承諾、是契約也是企業無形資產,影響企業持久競爭力,并日益演化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因此,在優化社會信用環境的同時,小微企業必須強化觀念,不斷提高自己的信用形象和等級。一是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嚴厲打擊逃廢金融債務違法行為,積極破除擔保圈風險、斬斷相互牽制性擔保鏈條,綜合運用法治、市場、行政、輿論等手段,多方協作,形成合力,加強協調聯動,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切實摒棄地方保護主義和行業保護主義,主動作為、協同攻堅,形成強大高效工作合力。對于信譽好的企業給予獎勵,失信企業納入信用黑名單制度,銀行共享信息,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二是建立和完善小微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科學規范化管理與創造并存,將信譽管理放在戰略的高度,樹立全員信譽意識,實行全過程信譽管理,保證財務信息透明可靠,為獲得融資奠定堅實的基礎。三是堅持“借船出?!?,企業信譽度來源于產品、服務、競爭、財務和商業信譽信用記錄和企業實力,運用區塊鏈技術+供應鏈系統,通過鏈上核心企業對上游供應商應付賬款為基礎和下游經銷商之間真實貿易往來為基礎,構建小微企業創新融資產品方案。
二、創新服務小微企業的融資體系
1.完善國有商業銀行信貸管理體制
國有商業銀行對小微企業貸款是履行社會責任的需要,21世紀以來企業經營價值取向,經濟利益與道德要求日益統一,遵守商業倫理道德與履行社會責任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主要構成。小微企業在國民經濟中作用要求國有商業銀行對其發展必須給予扶持,國有商業銀行轉變觀念,科學定位,研究小微企業貸款特點,為小微企業提供更好金融服務。如民生銀行自2009年以來專為小微企業設計的“商貸通”貸款產品,首家實現“小微企業進支行”,奠定了民生銀行在中國銀行業“金融服務小微企業”的領先地位,不僅進一步優化了業務結構,還極大地提升了差異化競爭能力 。
2.培育區域性非正規金融機構
非正規金融結構主要有民間借貸、體制外金融、民有金融,例如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機構、典當行、網上小額借貸平臺等,非正規金融機構不能吸收公眾存款,主要以股東出資為限從事資金融通。小微企業的融資特點符合非正規金融機構融資偏好,具有方便快捷、手續簡單化等優點 ,在整個金融體系中,以專業化為核心,謀求大銀行不屑一顧的區域性細分市場拾遺補缺,在縫隙市場中求生存。非正規金融機構具有市場潛力大,對大商業銀行不具有吸引力,能夠實現市場錯位經營和互補,既可以支持小微企業資金融通需求,也是金融組合、創新和普惠金融的重要領域之一 。
3.建立小微企業融資服務與風險分擔體系
加快國有商業銀行大數據信息網絡建設,與區域性小微企業信用信息平臺互聯互通,有力緩解銀企間信息不對稱問題。搭建“互聯網+大數據+金融+稅務”平臺,加強銀商合作力度,掌握有信貸需求的小微企業有效信息,做出正確信貸決策,減少信貸風險。
深化銀行與擔保機構合作機制,發揮政府融資擔保基金的作用,建立銀行與擔保機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機制和運行體制。降低民營擔保機構市場準入門檻,提高融資擔保機構授信額度。
加大銀行與保險公司合作力度,建立風險共擔機制,完善工作聯系機制,強化銀保雙方系統對接,實現業務數據信息共享。
三、完善風險定價機制
“高風險伴隨高收益”是市場經濟基本規則游戲之一,小微企業自身特點使國有商業銀行慎貸惜貸,因此,國有商業銀行優撫小微企業發展,更好履行社會責任,必須樹立風險定價意識和提高風險定價能力。提高相關人員的專業素質、職業道德,銀行充分考慮自身的資金成本、業務成本、運營成本、風險成本以及自身合理利潤等因素,建立風險定價模型,使貸款利率水平精細化地體現出不同客戶的風險成本,使小微企業和銀行都滿意,提高國有商業銀行服務小微企業的積極性。
四、國有商業銀行建立對小微企業貸款的制度創新
首先,建立科學激勵約束機制,實行能者上、平者讓、庸者降和劣者汰的機制,合理確定分支代理人任期年現,既避免短期政績沖動行為,又避免長期掩蓋風險行為。其次,要推行利潤目標為主、風險控制為輔的考核機制,認可努力程度,重點是提高銀行經營效益這一核心目標。最后,建立獨立的小微企業融資業務激勵機制 。
私營為主體的小微企業,雖易受外部環境變化影響,但具有較強的生命力和進取精神,在經濟增長、技術進步、就業、稅收和出口等方面對國家社會起著重要作用。但是,小微企業自身特點決定了國有商業銀行長期以來慎貸惜貸、國有商業銀行對小微企業貸款政治經濟風險高也不愿意發放貸款、擔保和風險補償不完善等外部機制及環境制約國有商業銀行對小微企業貸款。因此,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必須從小微企業、國有商業銀行和外部環境及機制三個維度展開。
私營為主體的小微企業,雖易受外部環境變化影響,但具有較強的生命力和進取精神,在經濟增長、技術進步、就業、稅收和出口等方面對國家社會起著重要作用。但是,小微企業自身特點決定了國有商業銀行長期以來慎貸惜貸、國有商業銀行對小微企業貸款政治經濟風險高也不愿意發放貸款、擔保和風險補償不完善等外部機制及環境制約國有商業銀行對小微企業貸款。因此,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必須從小微企業、國有商業銀行和外部環境及機制三個維度展開。
參考文獻:
[1]鞠衛華,“關于企業信用信息共享機制的博弈論研究”,《征信》,2015年第7期。
[2]賈濤,“我國現階段的比較優勢與中小企業作用的機理”,《山東經濟》,2004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