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香
摘 要:近年來,福建省堅持以農業農村發展需求為導向,積極創新科技特派員工作制度,不斷打造科技人員與農民結合、扎根農村創新創業的寬闊舞臺。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對此,我感觸很深,這為生態農業指明了發展的方向,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關鍵詞:光澤縣;科技特派員;發揮 ;振興
科技特派員制度,發端于福建、發源于南平,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時深入總結基層實踐、科學深化提升、大力倡導推進的一項十分重要的農村工作機制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對科技特派員制度推行2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堅持把科技特派員制度作為科技創新人才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工作進一步抓實抓好。廣大科技特派員要秉持初心,在科技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不斷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20年來,福建始終牢記習總書記的囑托,深入推進科技特派員制度,工作始終走在全國前列。步入第二十一個年頭,南平科特派制度與時俱進,助力鄉村振興。
筆者所在的光澤縣,位于福建省西北部,閩江富屯溪上游,武夷山脈北段,與閩贛兩省的武夷山、邵武、建陽、黎川、資溪、貴溪、鉛山七縣市交界。境內群山連綿,山高谷深,千米以上山峰有570座,有“一灘高一丈,光澤在天山”之說。光澤地處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盛產糧食、煙葉、藥材、瓜類、甘蔗、荸薺等,水產養殖、畜牧業發展迅速。近年來,光澤縣科技特派員工作開展的如火如荼,科技特派員制度得到不斷的完善。去年,組織上安排我到科技部門工作,負責對接科技特派員與企業的聯系,通過一年多的深入了解和工作接觸,對光澤縣的科技特派員工作有了更為全面的認識。目前,光澤縣科技特派員工作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1)示范帶動。圍繞 “1(雞業)+3(中藥材、水、魚、)”為主導的綠色產業和“一鄉一品”建設,示范帶動建立農業科技示范項目6個,培植農民科技示范戶962戶,建立各類科技示范片23片、示范基地5300多畝。(2)技術指導。行業科技服務組和科技特派員發揮技術資源優勢,參與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94個,加強對現代漁業、中藥種植、禽類養殖等特色產業科技指導及對接上級科技優惠政策。(3)科技下鄉。建立“互聯網+科技+農戶”服務模式,通過 “農務通”“慧農信”“智農通”等智能服務平臺,開展專家在線會診服務,積極開展各類培訓85期,引導培育新型農民900余名。
一、科技特派員制度典型案例
(一)蘇海蘭,來自福建省農科院,2016年底她以一名科特派的身份長駐光澤承天藥業,投身于大山之間,專門研究七葉一枝花(也叫重樓)的栽培試驗。她長期在中藥材種植基地服務“三農”。多次獲得省農科院“雙百優秀項目”和科技扶貧工作先進個人等稱號,2017年入選全國科特派工作南平市典型案例。她幫助承天集團發展藥材七葉一枝花的事跡,先后被光明日報、福建日報、福建電視臺、海峽通訊、閩北日報等媒體予以報道。
蘇海蘭同志克服帶2個年幼孩子的家庭困難,常年駐扎在基地研究七葉一枝花栽培和育苗技術,承擔參與了國家中藥標準化項目等5個國家級項目。自擔任省級科特派以以來,通過團隊精誠合作和科企聯合攻關,七葉一枝花在育苗、種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育苗從原來需要2年且只有5%出苗率,現在只需要6個月可實現30%出苗;從只能林下每畝種植1000株,到現在可在大田每畝種植8000株;灰霉病等田間病害從一開始無法控制,到通過提前預防可以有效控制。在科技特派員的指導下,承天藥業七葉一枝花基地從15畝逐步擴建到了6000畝,經濟效益預計將超過1.5億元。此外,科技特派員還帶動了周邊農戶參與七葉一枝花種植1萬多畝,每年組織培訓超過15場次,培訓企業技術骨干和農戶超過800人(次)。
(二)光澤縣種子管理站高級農藝師盧品龍,自擔任省級科技特派員以來,積極為企業開展科技服務,認真組織實施省星火計劃項目“優質稻新品種無公害栽培技術集成與產業開發”。2018年,他在光澤縣崇仁鄉洋塘村帶領60多戶農戶建立優質稻生產示范片400畝,通過公司與合作社帶動當地農民發展生產,建立了福建省光澤縣三禾米業有限公司優質稻產業化生產示范基地、優質稻良種提純復壯基地20畝,組織26個優質稻新品種進行篩選試驗,為光澤縣2019年優質稻良種應用提供保障,同時滿足全縣人民對優質稻大米的需求。通過科技特派員和企業、農戶的共同努力,400畝示范片產業化生產目標產量實現畝產600公斤,產值達100萬元,為當地農戶增加收入20余萬元;良種提純每畝生產種子400公斤,20畝計劃生產種子8000公斤,可供4000畝優質稻大田生產用種需要,節約生產成本50萬元,為進一步推廣優質稻生產提供保障。
(三)在光澤縣的近一年里,由趙健同志為首的科技特派員團隊,深入福建武夷純然發展有限公司,通過其“娘家”福建省農業科學院豐厚的科學技術儲備,積極服務于派駐企業和農民,為企業和農民提供技術支撐,取得了顯著的工作成效。在武夷純然企業專業合作社建立的過程中,科技特派員技術團隊在農業合作社蔬菜、水稻等品種篩選、選種育種培訓、種植技術的引進中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幫助。在科技特派員團隊的指導下,通過與福建省農業科學院下屬科薈種業有限公司的對接,將“泰豐優3301”優質單季稻品種落地光澤縣,并實現2000畝的大規模試種。同時,趙健還聯系光澤縣煙草公司,建立了“泰豐優3301”優質單季稻煙后稻實驗田200畝,為中國生態食品名城打造自有的地方稻米品牌。不僅如此,科技特派員們更是親力親為,為武夷純然的專業種植合作社現代化大棚制定和審核建設標準,進一步指導武夷純然打造整體數字化智慧園區,主動對接12316平臺和福建省農業科學院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統,為合作社的數字化大棚、物聯網及食品溯源的建設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
二、優化完善科技特派員制度的意見建議
(一)由于選派的省、市、縣級科技特派員所在的行政區域(縣內縣外、省內省外)范圍廣,所屬專業性質不同、工作特點不同,且科技特派員均為兼職人員,自身都有繁重的本職工作,因此在工作時間上可采取靈活多變的方式、在工作方法上可采取形式多樣的模式,可充分結合現代通訊方式開展技術服務工作,以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增加效益、提升企業的科技水平,而不應采取簡單、單一、一刀切的管理模式。
(二)科技特派員工作站、示范基地、科技特派員開展的科技項目要確保經費安排,研究制定有關扶持政策,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持,以便更好地推進科技特派員工作站、示范基地、科技項目建設。
(三)經常組織開召開定期、不定期的由縣(市)科特辦、科技特派員典型人員參加的工作會議和經驗交流會,組織有關人員開展縣與縣之間的參觀交流和學習,以提高科技特派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推進科技特派員制度健康有序開展,使科技特派員工作真正取得的實效、多出成果。
(四)加強管理,強化科技特派員工作制度建設,繼續加強跟蹤管理和指導服務工作,建立縱向、橫向溝通交流機制,有效提升科技特派員科技服務水平。做好檔案記錄工作,強化內頁資料管理,形成個人信息資料,為科技特派員工作提供參考依據。
(五)進一步整合科技特派員隊伍,優化科技特派員團隊,引導更高層級科技支持介入重大項目實施,為重大科技項目建設提供科技支撐。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創新是動力。堅持把鄉村人才振興與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充分發揮鄉村人才的作用,大力開展創新創業,促進鄉村經濟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必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