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從曾經的老師到現在的管理者,這一路走來,您最大的感觸是什么?
汪紅霞:作為曾經的教學實施者,學科教學是我安身立命的地方,三尺講臺就是最簡單快樂的源泉,喜歡活潑又不失深度的課堂氛圍,一茬茬的學生來來去去,也讓我們認識到做教育有著和做農業的相似之處,都需要有一種靜待花開的心情。如今作為教育管理者,多了更多責任與擔當,讓均衡而優質的教育惠及更多的學子,提升學生品質,提升學校品牌,辦家門口老百姓滿意的學校,減少當下家長們的焦慮, 是我當下主要思考和踐行的事情。
從我個人的角度看,最大的感觸是——人是可塑的,要不斷接受變化,把一切變化都當作最好的安排,在變化中不斷地去體驗,去錘煉,去磨礪。就像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意想不到,卻帶給我們很多思考,教學方式在不斷的“做加法”,不斷迎接新的挑戰。雖然有一些挑戰會讓你一度陷入忐忑抑或是無措,但是我們每個人都會在挑戰和變化中有所認知,與其被動接受不如主動迎接,走過之后,我們會發現我們每個人都是可以重塑再造,甚至去跨界的。
本刊記者:對于您剛剛提到的“減少家長焦慮”,學校有沒有一些針對性的舉措呢?
汪紅霞:教育是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系統工程,所以對學生的教育,我們首先會對學生的原生家庭進行了解,給予家長一些思想引領和方法指導,甚至提供課程培訓,現在很多家長焦慮是一方面家長已經整體素質提升,對孩子培養的期望已由補償心理變為匹配和超越的心理,即自身已經不錯孩子也應該不錯,甚至青出于藍而甚于藍;另一方面是從眾心理和劇場效應,他們一心希望孩子能夠成才,但是青春期孩子怎么去引導,如何與孩子和老師和溝通,共同喚醒和點燃孩子內心的潛能,該怎么合乎規律地去培養孩子,都需要不斷學習,溝通,與孩子共同成長。
所以現在我們高度重視家庭教育培訓,讓家長成為助力學校的一個重要部分。在家庭教育這一塊兒,學校會開展一些家長培訓課程,定期通過線上線下家長課堂、家長會,面對面家長沙龍,給家長推薦書籍等等,讓家長對于處于青春叛逆階段初中學懂得該如何配合學校去培養孩子。
我們覺得發揮家長的主觀配合作用極其重要,不是簡單的給家長壓責任,而是讓他們通過培訓和交流對家庭教育既上心又放心,不迷茫有方向。同時在學校內做好老師的培訓工作,通過對“三品”——品味教師、品質學生、品牌學校的打造,讓學校、家長、老師之于學生,相生相長,共同提升。
本刊記者:作為五十七中的兼任校長,您對學校的老師們和學生們有沒有提出一些新的要求?
汪紅霞:首先,老師和學生都要走出舒適區,進入拉伸區,做好創業者的姿態。如今,五十七中成立“巴蜀部”,也是借此將巴蜀的居安思危、追求卓越的精神與五七“上下齊心,自強不息”的文化融合創生,推動品位教師,品質學生,品牌學校的達成。
對于學生來說,他們尤其需要的是——挖掘潛能,張揚個性,這也是巴蜀的辦學特色。尤其是挖掘潛能這一塊,他們不能囿于原有的目標,原有的做事節奏、思維方式,都必須做出改變。五十七中是初中學校,高中必須得考出去,該考哪里呢?以往這里很多學生方向是不明確的,如今巴蜀中學從管理到執教教師的深度融合,學生都成為了巴蜀大家庭的一員,歸宿感和目標認同感更自然增強了。
凡事預則立,不立則廢。所以在具體的教育教學中,我們非常強調計劃性,——三年發展規劃、學期計劃、周計劃甚至日計劃。從管理者到老師,層層落實。增加短平快的周練習,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增加教學的有效性。同時,增加評價的頻率和維度,學校會組織定期的調研,不僅僅是學校評價,還有學生對老師的評價,讓老師在這種的評價機制中,產生一種緊迫感和計劃性。并且,是所有老師大家一起做,并不是單打獨斗地做,大家可以一起分擔、共同分享。不安于現狀,不隨遇而安,把當下的各種困難提前想到,做最壞的打算,卻用最好的努力去改變,去突破,迎接新的挑戰。在新的發展契機的愿景的引領下,做起來,動起來。
本刊記者:除了成績,您認為學校還應該從哪些方面來引導學生,提升他們的能力?
汪紅霞:初中這個階段12歲到15歲,是一個孩子身心發展和變化的關鍵期,一些核心的價值觀都是在這個時期形成的。因此,課內知識是一個方面,但他們的習慣的養成,伴隨著青春期身心的變化,心理引導至關重要,所以我們反復強調,家長是我們的教育伙伴,要成為同盟軍,我們老師和家長都需要不斷學習都懂教育,然后才能夠在特殊的時段讓這些孩子能夠悅納自己,融入集體,成長成才。
在知識方面,我希望學生們不是單純為中考這個小的階段性目標努力,而是應該放眼整個中學的6年甚至終身學習的能力,我們這里所說的六年一貫,不是超前學習高中的知識,而是要打好高中生需要具備的能力基礎。比如英語的基礎知識,初中三年便可以講授完,但為什么在高中學生之間有很大的落差,是因為有些學生還沒有具備綜合閱讀的能力。所以,我們很倡導全學科閱讀,除了語文、英語,有時候一個數學題的題干也會有上百字,如果你連題干都沒讀懂,自然無從下手解題。所以以語文學科為基礎,提升整體閱讀和全學科的閱讀能力,至關重要,也會成為必然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