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
56所
教育部近日公布省級人民政府審批設置實施專科教育高等學校備案名單,全國新設立專科教育學校56所,撤銷專科教育學校3所學校,分別為上海體育職業學院、福建警官職業學院和安徽長江職業學院。
1500元
據悉,安徽省人社廳、省教育廳、省財政廳聯合將1335名湖北籍2020屆高校畢業生納入求職創業補貼發放范圍,按每人1500元的標準一次性發放,緩解其在求職創業過程中的費用壓力。
10.5萬
日前,教育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做好2020年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2020年全國計劃招聘特崗教師10.5萬名,不將教師資格作為限制性條件。
53.01萬
5月20日,教育部發布了《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據報告顯示的最新數據,當前,全國共有各級各類學校53.01萬所,比上年增加1.13萬所;專任教師1732.03萬人,比上年增加59.18萬人。
資訊
教育部:中小學開學后嚴防搶時間、趕進度、超容量
5月14日,教育部召開在線教育發布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各地中小學要精準分析學情,科學合理地制定教學計劃,實現平穩過渡,堅決防止搶時間、趕進度、超容量等不切實際的做法。
在學習方面,呂玉剛要求,各地中小學對延期開學期間學生居家學習的情況逐一摸底、診斷,區別不同年級、不同班級、不同學科的情況,精準掌握每個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包括知識掌握得怎么樣等;同時,科學合理地制定教學計劃,實現平穩過渡,要堅決防止搶時間、趕進度、超容量的一些不切實際的做法,不要給學生造成過重的心理負擔和學習壓力;對前一階段沒有開展新課程線上教學的,要堅持實施零起點教學;對已開展新課程線上教學的,要認真進行串講復習,在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較好地掌握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再進行新課程的學習。
此外,呂玉剛提出,要上好復學后的第一課。按照教育部的部署,要以普及防疫知識、弘揚抗疫精神為主題,集中開展復學第一課的教育,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強化學生的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情懷,用好抗疫大教材,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最高獎勵十萬元,北師大啟航計劃鼓勵優秀畢業生到基層一線任教
日前,北師大發起設立“四有”好老師啟航計劃。據介紹,該計劃的初衷是,通過多措并舉鼓勵引導更多優秀畢業生到基礎教育領域就業,尤其是到中西部和基層一線任教,踐行“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的北師大校訓精神,爭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同時,該計劃也是北師大深度服務教育強國戰略、服務脫貧攻堅戰略的切實行動。
該計劃支持的“啟航者”,包括去往符合公費師范生協議規定地區的非省會地級市、縣級及以下基層單位工作,或去往符合跨省任教條件地區非省會地級市、縣級及以下基層單位工作的公費師范生,以及志愿到政策適用單位工作至少六年的本科非公費師范生和非定向就業研究生。計劃適用簽約單位僅限于基礎教育領域,不包含高等學校、教輔培訓機構和教育類企業。
北師大籌資設立“‘四有好老師啟航計劃基金”,對入選啟航計劃的畢業生給予1萬至10萬不等的專項獎勵。不論是公費師范生,還是本科非公費師范生、非定向就業研究生,若去國家級貧困縣基礎教育領域單位任教,均可獲得10萬元獎勵金。
北京:中小學教師與公務員工資同步調整,嚴禁超標建豪華學校
優先落實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政策,財政經費優先保障中小學教職工工資發放;擴大優質高中辦學規模,引導高中學校特色發展;加大市級統籌力度,在城市副中心、“三城一區”等重點產業功能區和人才聚集區統籌建設一批優質學校……《北京市進一步調整優化結構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益的實施方案》近日發布,13條任務均明確責任單位。
其中,教師待遇被寫入《方案》。北京市將優先落實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政策,財政經費優先保障中小學教職工工資發放。完善中小學教師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和中小學教師工資與公務員工資同步調整聯動機制,確保中小學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本地區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提高公辦幼兒園非在編教師工資待遇,縮小與在編教師的工資差距,逐步實現同工同酬。持續實施鄉村教師崗位生活補助政策。落實建設鄉村教師周轉宿舍和為鄉村教師租賃周轉房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特別提出要堅持過“緊日子”思想和勤儉節約辦教育理念,嚴格執行項目管理相關規定,加強建設項目投資管控,嚴控超規模、超標準、超概算項目,嚴禁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嚴禁超標準建設豪華學校,確保每一筆教育經費都要用到刀刃上。
聲音
“我們主要是想讓學生在制作中感受一米的安全距離,讓他們形成防疫的意識。”
——5月18日是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嶺區外國語小學四至六年級學生開學返校的日子。當天,四年級學生背戴各類花式“一米翅膀”到學校。對此,該校校長表示,學校組織這一活動,是希望孩子們通過“變廢為寶”制作“翅膀”的實踐,感受防疫的安全距離,并內化成意識和行動。
“能夠代表人成長的,不止是學歷和證書,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讀過的書、經歷過的事、留下的思想印記等,都構成了成長。”
——近日,江南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澈苑74-320寢室成為了同學眼中的“學霸寢室”。寢室4名女生中3人保送雙一流高校,一人遠赴海外留學。3年多來,4名女生狂攬50余項榮譽,共獲得24次獎學金,金額達到88300元。談起學習,其中一位女生這樣說道。
“現在是‘信息找人的全媒體時代,‘能寫文章會照相,拍段視頻放網上,是大多數人都能做的事。我們要培養的‘高手,是要具備多方面知識,要能洞察和正確認識新聞事件,能夠分析和判斷新聞導向。”
——5月15日,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傳出消息: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從今年起停招本科生、擴大研究生的招生數量。消息一出,引起新聞傳播業內外和社會廣泛關注。對此,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柳斌杰解釋了“停本擴研”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