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芳娟
摘要:圖書館作為高等院校重要的教學科研輔助單位,在高校的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圖書館工作常常得不到應有的重視,館員的社會地位較低,得不到與其他專業人員同等的待遇和尊重,人才流失嚴重。有必要采取相應措施,以緩解高校圖書館的人才危機,保證高校教學與科研工作的正常進行。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人才;危機
1.人才的流失及目前隊伍現狀
圖書館隊伍人才流失情況嚴重。一是人才跳槽、改行。不少圖書館多年不進一個圖書館專業的高水平人才。圖書館專業人才資源近乎枯竭了[1]。西北大學圖書館學專業學生去非圖書館系統就業的比例在逐年增大,比如公司、行政機關、金融機構等[2]。在許多地區,流向其它行業的畢業生往往都是十分優秀的學生。更可怕的是,不少高考學生都不愿意報考圖書館相關專業。二是考研轉業。三是出國。一些過去活躍在國內圖書館學講臺上的青年教師,紛紛走上了國外院校的講壇。
對于圖書館,人們一直沒有真正地認識到其作為文獻信息和知識中心的價值,存在著嚴重的認識偏差。許多人甚至不少主管領導都對圖書館缺乏正確的認識,把圖書館當成“安置”單位,從而導致了圖書館界工作人員素質低下,知識結構單一。能開展高層次信息服務工作的人寥寥無幾。
國家圖書館副館長孫倍欣指出:在我國圖書館由傳統型向現代型轉變的進程中,面臨著骨干斷層,人才匱乏,知識老化的嚴峻現實。
2.圖書館人才危機形成的原因
2.1圖書館員社會地位不高,待遇低下
高校圖書館作為教輔機構,圖書館效益的間接性和模糊性很容易使有些領導對圖書館工作產生一種可有可無的誤解,圖書館員的工作被認為是無足輕重。甚至有時帶有一種歧視的眼光來看待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認為這是療養院、家屬大院。由于受這種歧視性的傳統思想影想,高校并未將圖書館真正看成是學校的三大支柱之一,經費調撥差強人意,絕大部分高校圖書館受學校制約,基本上無經費自主權。
市場經濟的繁榮,社會價值取向發生了很大變化,全社會幾乎把注意力集中于經濟領域,圖書館的社會價值幾被抹殺,圖書館受到社會的冷落,也受到人們的淡漠。圖書館員處于一種好象低人一等的感覺,自卑心理影響了館員對事業的積極性和發展的動力。
2.2落后的管理模式
目前高校圖書館的管理水平還不是很高,外行領導內行的體制現象也依然存在。長期以來,圖書館普遍存在著干與不干一樣,干好干壞一樣的現象,出現管理混亂、工作不規范、不良的組織溝通,缺乏競爭與激勵機制,缺乏科學的績效考核和評價等問題,圖書館工作缺乏挑戰性和成就感,挫傷了不少館員的積極性。競爭機制的不健全,使那些工作態度積極、專業水平較高的人才得不到應有的承認和重用。
2.3知識老化的加快和繼續教育的滯后
自人類進入21世紀以來,新的知識、技術和觀點層出不窮,社會變化日新月異。相對而言,人們已掌握的知識也加劇老化。社會發展的步伐越走越快,知識老化的周期也越來越短。圖書館界發展的步伐也如社會發展的步伐一樣,人們已不滿足于以往一般性的閱讀某些紙質文獻和簡單的“借借還還”的服務方式,而要求服務工作根據新時期的社會需要,向信息化、電子化的深度和廣度發展。特別是以電子計算機為代表的現代技術在圖書館的應用,使圖書館不得不打破常規的運作方式而產生新的工作程序和方法。那種受過高等教育而終身受用、一勞永逸的知識獲取方法已不存在。人們只有通過繼續教育,才能與時懼進。然而,我們缺乏人員繼續培訓機制。圖書館館員只有少數人能夠參加培訓班、脫產學習或出國深造機會,很多人工作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從未參加過任何種類的培訓,這就極大的挫傷了館員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3.人才危機問題必須高度重視
3.1提高圖書館員的政治、經濟地位
領導要承認危機,高度重視,并立即行動起來,解決實際問題。
首先是加大宣傳力度,有組織、有計劃地通過各種傳媒,大力宣傳圖書情報工作的重要性,推動社會圖書館意識的形成。其次是社會及學校,要確認圖書館文獻信息中心的地位,相應的加大投入。學校領導要認識到高校圖書館在教學科研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重視教師作用,提高教師待遇的同時,不要把圖書館員另眼相看,挫傷他們的積極性。在職務、職稱評審、學習進修、津貼水平和獎金分配等方面享受到同級別的人才的同等的待遇。對學校圖書館領導來說,既要帶頭搞好圖書館事務,發揮高校圖書館在高校中的心臟作用,又要宣傳圖書館,介紹圖書館員們的工作具有的專業性、復雜性,讓讀者在了解的基礎上尊重圖書館員的工作,尊重圖書館員,在學校利益分配上要敢于為屬下爭取公平對待,不要讓他們覺得自己低人一等。總之要通過制定圖書館相關法律和各種政策,來提高館員的社會地位及經濟地位。
3.2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
激勵即激發和鼓勵,是調動工作人員穩定性和創造性的有效方法,激勵的手段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獎懲激勵。這是激勵的基本手段,應以獎勵為主。獎勵時必須堅持公平合理的原則,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相結合,加大精神獎勵力度。第二,競爭激勵。這是提高激勵效應的推動力。圖書館知識管理以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來獲得高效益的知識服務,必須強調管理過程中的競爭性。因為只有競爭才能激發人的進取心、主動性和創造思維。第三,參與激勵。參與激勵是指管理者通過一定制度和形式,讓職工參與組織的決策、計劃的制定,能把“組織的目標”變成“自己的目標”。實行參與激勵不僅會使圖書館決策科學化、合理化,而且有利于總目標的實現。
3.3有計劃的開展崗位培訓,加強人才的培養
要重視人才的教育學習和提高。對館員進行在職繼續教育和終身教育,全面提高館員的綜合素質,把學歷教育、崗位培訓、短期培訓、學習考察、離職深造和學術交流等根據具體情況、采用不同方式有效的、有機的結合起來,使館員和知識不斷拓寬和更新。特別要注意學習和提高計算機管理和網絡管理技術和技能,可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邀請有關專家和學者對館員進行圖書管理知識的講座。脫產學習要和在職學習相結合,單位學習要和自學相結合。要在圖書館內部營造一個適應全體館員發展的工作和學習環境,使不同類型的人才能夠留的住、用的上、發展好,以保證人才不外流。
有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做基礎,只要圖書館管理者措施得當、制度得力、落實有序,高校圖書館人才管理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周廣.從專業教育變革角度看當前圖書館人才危機的原因[J].人大復印資料,2001.(4)
[2] 崔旭.西北地區圖書館專業人才走向評析[J]. 人大復印資料,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