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世杰
摘要:《PLC 控制技術》作為電力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這門課程傳統的教學方法是偏理論知識講解、輕應用實踐,已不能滿足企業需求,對課程目標、課程模式、課程評價方法進行改革勢在必行。
關鍵詞:電氣控制;PLC;技術;教學改革;實踐
引言
隨著工業化、自動化、智能化時代的來臨,在高職教育中進行自動化技能人才培養顯得尤為重要。電力行業是傳統的專業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面臨著革新的要求,因此企業需要大量的自動化控制人才,也因如此在高職課程中將《PLC 控制技術》作為電力專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這門課程傳統的教學方法是偏理論知識講解、輕應用實踐,已不能滿足企業需求,對課程目標、課程模式、課程評價方法進行改革勢在必行。
1. 《PLC 控制技術》課程與傳統教學模式
《PLC 控制技術》目前是高職院校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PLC技術綜合了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和通信技術,是一門應用性、實踐性和創造性很強的專業課。PLC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傳統產業技術改造等方面。
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一般采用講授模式,以教師為中心讓學生按教師的思路來思考,課堂信息量大學生不容易接受,理論教學過于抽象不能與實踐結合起來,學生學后難以應用,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教學效果不佳。
2. 《PLC 控制技術》教學改革的探索
2.1使用高質量的教材是保證教學質量的基礎
從零散的知識堆疊到將教學內容進行重新整合,結合企業應用場景中應用的經典案例作為課程內容,再將各內容項目化,將課程知識和工作過程相結合形成六個項目,分別為傳統電氣控制模塊、電氣控制與PLC控制模塊、簡單仿真練習模塊、復雜程序練習模塊、PLC 技術應用模塊、PLC知識拓展。通過項目化教學,將素質目標、知識目標、能力目標融合到每一項目,讓學生目標明確、有的放矢。
2.2教學載體和方法的改變
2.2.1充分利用多維度教學
PLC控制技術這門課必須通過多媒體教學、計算機編程操作練習和實操安裝才能真正領會掌握。我院非常重視實驗實訓設施的建設,我院所有教室均為多媒體教學教室能夠做到圖文并茂,動靜結合,教學互動。我院以可編程控制臺以三菱FX3u系列PLC為主機和西門子S7-1200系列PLC為主機的實訓裝置,學生可以兼顧市占率高的兩種PLC,這些實訓裝置可進行實際工程項目的模擬實驗,讓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邊做邊學,實現了理論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以及各種實物實驗深受學生歡迎,學生理解起來事半功倍。
2.2.2 采用靈活的教學法
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模式,揚長補短相互互補。我們將生產一線的PLC控制技術崗位 的真實性工作任務歸納總結成典型工作項目,并按照學生對事物的認知規律,由簡單到復 雜、由單一到綜合地將工作過程系統的劃分成若干個學習部分,使學生在模擬的工作過程中循循漸進中不知不覺地就掌握了本門課的知識和技能。另外,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們始終注意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新能力。對同一個問題鼓勵學生嘗試提出各種不同的看法和解決方案,并通過實踐進行檢驗,然后根據檢驗結果進行小組討論。這種方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啟發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3.考核方式改革
教學方法的改變要求考核方式也要隨之而改變,實現理論考核與能力考核的一體化。能力考 核注重過程考核、創新考核,學生每完成一個工作任務,從任務的信息搜集、分析規劃、安裝調試,到系統的檢查階段等,每一個階段完成情況都要進行詳細記錄。考核要反映的是學生的理論知識、職業素養、實際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所占比重為理論考核占20%、職業素養10%、實際操作能力60%、創新能力10%。實踐證明,這樣的考核方式是比較合理的 ,既可檢驗學生的專業理論水平,又可體現學生的綜合素養。
4.教學團隊建設
教師更新教學理念,提高自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提高動手能力和操作技能,達到“雙師型”教師。學校每年在校內請專家進校進行多方面的培訓或者派多名教師到企業一線進行專業技能培訓學習,學院極鼓勵教師提高學歷,取得各種技能證書,并選派其中一部分人到 國內外知名院校和企業進修學習。加強了教師隊伍的建設探索校企聯合作辦學,開發校本教材,使得課程教材隨時代發展而發展,教學方式隨時代發展而發展。
結束語
《PLC 控制技術》教學改革以突出應用能力為主線,改善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形成多維度培養模式,探索了“做中學,學中做”的教學模式,建設了“雙師型”教學團隊,對專業人才培養發揮了重要作用,為社會和企業輸送更多更優秀的PLC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