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劍奇 高曉文
1.財稅服務行業背景
財稅工作從開始形成一個獨立科學的行業發展到現在,已經有近兩百年歷史。從原始的手工核算到會計電算化,再發展到目前的財務ERP系統,財務人員的工作從繁冗瑣碎向便捷高效轉變,工作效率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隨著信息技術的日益發達和財稅制度的逐漸完善,專業化的財稅服務對現存的工作流程與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國家稅務總局秉承服務為民的指導思想,于〔2014〕85號文件《關于創新稅收服務和管理的意見》中提倡創新稅收服務,簡化辦稅流程,推行涉稅事項電子化。現已實現企業通過稅收征管平臺電子稅務局足不出戶即可納稅申報。同時市場上也涌現了諸多成熟的財務ERP系統,企業財務人員可通過財務ERP系統完成無紙化電子核算做賬。財務管理系統與稅收征管平臺的信息化發展,一定程度上簡化了財務人員的工作流程,但是目前財務管理和稅收征管仍僅在各自領域信息化發展良好,暫無完整的一個體系將兩者整合,實現同質化涉稅業務數據的無縫對接,企業財務人員仍然需要操作多個系統才能完成財務工作。
2.智能財稅服務平臺的前景
在大數據、互聯網時代下,信息呈現爆炸式增長,網絡化快捷方便,使中小型企業的發展進入到一個全新領域。2015年7月,國務院出臺了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對我國如何推進“互聯網+”提出明確要求,對政府創新公共管理服務提出了方向性指導,這將對傳統產業結構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雙創”)是國家基于轉型發展需要和國內創新潛力提出的重大戰略,同時國家減稅降費優惠政策大力推廣,中小企業數量不斷攀升,使得財稅服務市場需求大增,有著非常眾多的潛在客戶群。中小型企業由于缺乏足夠的技術支持,仍然采用較為傳統的成本核算模式,存在價值密度低以及成效不足等問題,這樣就使專業化、智能化財稅服務平臺成為很多企業的首選。可以說,在市場需求中智能財稅服務平臺迎來了良好的發展環境。【2】
3.智能財稅服務平臺的應用
面對新的形勢,智能財稅信息服務云平臺,將全力打造“互聯網+財稅”、“互聯網+平臺”、“互聯網+大數據”服務模式。“互聯網+財稅”服務模式的上線最大限度地方便了納稅人,提高了納稅人稅法遵從度,為稅收現代化增添新動力、展現新作為。“互聯網+平臺”B2B、B2C、C2C模式,為所有使用平臺用戶提供數據交流、共享的平臺。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數據的采集、挖掘、處理、應用是整個社會關注的焦點,互聯網+財稅信息服務云平臺依托云計算的分布式處理、分布式數據庫、云存儲和虛擬化技術,可直接實現大數據采集、挖掘、處理的工作。通過后臺云計算,對大數據進行精準分析,為各行各業的大數據應用提供依據,真正的實現服務一站式。
智能財稅信息服務平臺是為納稅企業搭建的電子商務服務平臺。通過服務云平臺,將徹底解決目前的財稅服務現狀;企業各項業務的辦理,通過電子商務云平臺的方式,在網上就可以進行各項業務的辦理;云平臺除了提供基本的業務內容,還添加了多種服務方式,提供了微信服務的模式,更加方便電子商務內容的開展。通過微信服務內容,各類用戶可以隨時隨地的辦理相關業務,進行業務內容的咨詢,政策法規內容的學習等。
目前被廣泛應用的智能財務產品有RPA財務機器人、票據OCR系統、語音交互系統、財務專家系統、智能數據挖掘系統等,正在研發并未來可能投入使用的還有財經語義網絡和知識圖譜管理工具,通用智能財務工具引擎,財經大數據機器學習系統、智能會計核算系統、智能財務共享服務系統以及智能財務決策支持系統等。【3】
4.智能財稅服務平臺的優勢
智能財稅服務平臺的發展優勢集中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智能財稅服務平臺更具有智能標準化、專業化、高效化,逐漸形成了自身的行業優勢。新興的智能財稅服務平臺,可以通過自身所具備的優勢互聯網基因,對最新稅收政策法規的解讀和系統基于大數據的智能學習,再運用數據分析和行業指標比對,最終進化出真正意義的“人工智能+財稅”,幫助小微企業降本提效,確保準確納稅,合規發展。此外,技術的不斷強化以及逐步延伸的業務,也使得平臺具備在財稅服務的基礎上,能不斷地拓展企業的服務范圍,增加客戶的滿意度與黏性。
二、傳統的財稅工作模式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重復、繁瑣、低效率的錄入、核對、核銷的工作量占據財務管理人員75%以上的精力,特別是大型公司,財務管理人員經常要處理海量的票據表單。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引進,徹底改變以往效率低、耗時長、準確率低、成本高的傳統人工錄入模式。智能識別系統代替傳統手工錄入,票據自動采集、憑證自動生成、自動申報等各種功能提升了會計人員的工作效率。
三、將傳統的財稅服務模式,向互聯網遷移,一個平臺就能完成眾多資深會計師、稅務師等專業人才,才能進行的標準化、專業化、個性化財稅服務內容,減輕了財稅服務成本。同時還可以將原有的財務管理人員從海量票據的錄入和核對中解放出來,投入到更有價值的工作中去,更大限度的開發財務管理崗位的職能,為企業創造更多效益。
四、全國新冠疫情的發生,進一步體現了智能財稅服務平臺的優勢。平臺云端部署的模式,讓財稅服務不再受到地域限制,隨時隨地都可以進行財稅業務的辦理,居家辦公、無接觸式財稅服務將平臺的優勢體現的淋漓盡致。
5.智能財稅服務平臺的風險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一大批以“互聯網+”為噱頭的智能財稅服務公司大量涌現,因無相關行業服務標準,發展良秀不一,也存在著風險。
一、行業惡性競爭的風險
部分平臺的內部控制意識薄弱,在竟價透明化,市場竟爭激烈的財稅服務行業中,相關稅法法律普及度不夠,低價無質控等行業亂象,使得智能財稅服務平臺的發展,承受著來自于平臺自身要素風險的干擾和影響。
二、數據安全的風險
在互聯網、大數據的環境下,數據安全問題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隨著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網絡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保證。有很多是敏感信息,甚至是國家機密。所以難免會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各種人為攻擊(例如信息泄漏、信息竊取、數據篡改、數據刪添、計算機病毒等)。同時,網絡實體還要經受諸如水災、火災、地震、電磁輻射等方面的考驗。【4】
伴隨云計算、大數據技術的廣泛運用,有效地迎合了智能財稅服務平臺的發展需要,但也使數據安全面臨風險。首先,用戶需將數據存放于云端的存儲媒介上,由此使得數據的安全性、可靠性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脅。另外,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在財務管理中的應用也是大數據時代下提供智能財稅服務能力的重要選擇,卻也存在著數據安全和會計信息隱私保護的問題,面臨著激烈挑戰。
6.結束語
未來可以預見的是,財稅服務變革已經來臨,人工智能、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無疑將進一步解放財稅產業的生產力。基于云計算、大數據技術的互聯網智能財稅服務,將對財稅行業及企服行業將帶來巨大顛覆,極大提升了中小微企業的財稅服務效率和經營管理,但是大數據時代下智能財稅服務平臺發展可謂機遇與風險并存,而如何緊抓機遇、規避風險,則是新時期智能財稅服務平臺發展過程當中所面臨的重要課題,今后需要更為深入的探索與更為有效的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