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瑞林
摘要:針對消費稅法的改革,本文建議擴大高污染產品和奢侈品的征稅范圍,新增一次性消費品和高檔服務為征稅對象,將消費稅由價內稅改為價外稅,更好地實現消費稅法的立法目的。
關鍵詞:消費稅;改革;建議
我國于1993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1994年正式實施。消費稅法施行二十多年來,在引導人們環保、健康、合理地消費,調節收入分配,促進消費結構的優化升級,籌集財政收入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從現實看,消費稅法存在對高耗能高污染產品的征稅范圍較窄,奢侈品未納入征稅范圍,高檔服務消費仍在征稅范圍中“缺位”,消費稅的調節收入分配功能沒有充分發揮,不適應消費市場的新情況等問題。
為解決上述存在的問題,落實“稅收法定”原則的要求,以及完善消費稅法,財政部、稅務總局聯合起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法(征求意見稿)》,啟動了消費稅法新一輪的改革。借著消費稅法由條例上升為法律的改革時機,針對消費稅法征管中存在的問題,就進一步完善消費稅法的法律制度,深化消費稅法的改革,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落實新發展理念,將更多不利于環境保護的高污染、一次性消費品納入征稅范圍
(一)將一次性餐具、打包盒納入征稅范圍
近幾年,我國外賣行業興起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消費方式,給人們用餐帶來了便利,同時也使一次性餐具、打包盒的使用量大幅度增長,形成大量難以降解的餐飲垃圾。而且一次性餐具、打包盒屬于發泡塑料制品,遇熱會散發不利于人體健康的有害物質。目前日、韓等國家已經在積極推進環保型一次性餐具的普及使用,因為價格較高,導致我國環保型一次性餐具市場發展較慢。如果環保型一次性餐具和塑料一次性餐具定價相同,商家和消費者肯定是優先選擇有利于人體健康的環保型一次性餐具,所以我們通過在一次性塑料餐具的生產環節征收消費稅的方式,大幅度地提高一次性塑料餐具的價格,來增強環保型一次性餐具的競爭力。
(二)將一次性塑料袋納入征稅范圍
我國環保部門從2008年6月開始要求超市、商場對一次性塑料袋收費,來減少白色污染,并禁止商家提供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袋。但是消費者并沒有明顯減少塑料袋的使用量,一方面是因為超市僅對結賬處提供的大塑料袋收費,超市內的小塑料袋都是免費的,而且超市大塑料袋的收費價格一般不超過一元錢,消費者一般不會因為幾毛錢而改變消費行為。另一方面是因為近幾年快遞、外賣行業興起,推動了一次性塑料袋需求和使用量的增加。
價格是影響消費行為的重要因素,進一步提高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成本,可以有效抑制一次性塑料袋的生產和使用量的增加。所以通過在生產環節征收消費稅的方式,整體大幅度的提高一次性塑料袋的價格,同時嚴格控制一次性塑料袋的生產。由于一次性塑料袋的消費成本提高,價格變化引導消費行為的變化,商家和消費者都會自覺地減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量或者是尋找替代品。此外政府可以把這部分新增稅收投入可降解環保包裝產品的研發和支持環保塑料袋的生產,引導建設綠色消費型社會。
二、引導消費新風尚,將炫富性的奢侈品納入征稅范圍
(一)將具有奢侈品性質的手機、電腦納入征稅范圍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和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手機和電腦走進了千家萬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成為日常生活和辦公的必需品。由于手機電腦的品牌、功能、款式不同,價位也相差甚遠。一些最新的昂貴的手機和電腦,加上品牌效應,成為了一些人身份和財富的象征,具有炫耀性和奢侈性。手機、電腦的生產過程中要耗用很多稀有金屬、貴金屬等不可再生資源。如果廢舊手機、電腦處理不當,隨意焚燒也會造成環境的嚴重污染。將高檔手機,電腦納入消費稅征稅范圍,不僅可以減少部分富裕階層人員的手機、電腦更新換代的速度,減少一部分不可再生資源的消耗,而且我們還可以將征收的消費稅收用于廢舊手機、電腦的回收與處理,支持電子產品回收產業的發展,減少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二)將高檔服裝、鞋、包納入征稅范圍
服裝、鞋、包是我們的生活必需品,是我們“衣食住行”中的四大消費之一。目前普通服飾的價格停留在單件百元左右,而高檔服飾的單價已經過萬元。生活必須品超過一定價格之后,就由生活必需品轉化成了奢侈品,而奢侈品消費的炫耀性已經遠超過實用性,會引發大眾的攀比心理,容易造成超前消費等不良的社會風氣,不利于我們形成正確的消費理念和價值觀,是我們文明社會所不提倡的。根據消費稅“寓禁于征”的觀點,應將高檔服飾、鞋、包納入消費稅征收范圍,有利于調節消費結構,引導社會樹立正確地消費風尚。
三、充分發揮消費稅的調節功能,將高爾夫、游艇、賽馬等高檔服務納入征稅范圍
我國消費稅僅對部分消費品征收,缺乏對高檔服務的稅收調節。隨著我國高收入富裕階層不斷壯大,高爾夫、游艇、賽馬等運動在這一階層中不斷發展。而高爾夫球場具有占地面積大、耗水量大、破壞原生植被的特點,賽馬對原生植被的破壞更為嚴重,游艇對水資源的污染也不容小覷。對這些消費行為征收消費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它們的消費成本,限制這些運動項目的發展,同時可以將征收的這部分稅款轉移支付用于綠化項目和水資源凈化項目。這三項運動都價格高昂、具有炫富性質,是高收入家庭才能承擔得起的消費。本文認為將高爾夫、游艇、賽馬俱樂部納入消費稅征收范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實現消費稅調節收入分配、縮小收入差距的職能。
四、將消費稅由價內稅調整為價外稅,滿足消費者的知情權
我國消費稅在稅款征收實踐中采用價內稅的計稅模式,有利于多征稅款,減少納稅人抵觸感,方便征收。但是,這與抑制不良消費,調節消費結構,引導良好地消費風尚的消費稅主要職能是相背離的。消費稅由價內稅改為價外稅,實行價外征收,價稅分列的方式,能夠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知情權,讓消費者知曉購買一些消費品的消費稅額甚至超過消費品本身的價值,感知稅收成本,體會稅痛感,明白國家的消費政策導向,增加稅收透明度,從而更好地實現消費稅的稅收目標和職能。實行價外稅,同時也能方便企業財務人員計稅,減少征納雙方的稅收成本。
在我國倡導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的背景下,消費稅法的改革事關消費稅職能的實現,國家財政收入,社會公眾的期待。改革不是簡單的法規名稱的改變,內容的平移,而是改革過去舊法規在征管中暴露的問題,完善法律的內容,確保消費稅更好地實現立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稅務總局.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法(征求意見稿).
[2]于佳曦 劉林林.對一次性消費品征收消費稅的探討[J].稅務研究.2020(1):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