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芳

摘要:新興媒體的發展是非常迅速的,而且給傳統媒體造成了有力的沖擊。在這種情況下,加快媒體的變革與創新是很有必要的,只有不斷加強媒體融合,才能尋求新的發展與突破。無論是新興媒體還是傳統媒體,本身都有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在全媒體環境下,加快媒介融合發展才能有效推動媒體業的發展。
關鍵詞:全媒體;媒介融合;發展
一、全媒體的內涵概念
全媒體又被稱為“四全媒體”,是從四個維度來進行闡釋全媒體。這四個方面分別是指全程媒體,即從新聞事件的開始到結束,整個事件過程中媒體都需要進行全程的跟蹤報道,并且對事件中的每一個消息及時進行發布。全息媒體是指信息傳播的形式要多元化、全面化,不能僅局限于傳統的報道形式,還要加入更多的新型報道方式,如AR、VR、H5等,從而給受眾帶來一些不一樣的新鮮體驗,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在信息傳播方式上還要充分借助新型的技術方式。全員媒體是指人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傳播者,過去在信息傳播方面,媒體具有絕對的話語權,而如今在這個信息傳播高效便捷的時代,人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傳播者,積極參與進行,從而形成一個全員傳播的局面。全效媒體指信息傳播更加精準高效,以往新聞傳播面向的是所有人群,并沒有一個明顯的受眾群體,這就導致信息傳播也沒有較好的反饋,在這種情況下,很難去把握傳播的效果。從媒體發展來看,全媒體是媒體融合的必然趨勢。在全媒體環境下,如何推動媒體的發展這是每一個新聞工作者都在不斷思考的問題,全媒體時代人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傳播者,人人都可以參與到新聞事件中充分表達自己的看法與觀念,這些內容又可以逐漸發展成其中的一部分。
二、全媒體環境下媒介融合發展的必要性
(一)傳統媒體面臨發展困境
在全媒體環境下,傳統媒體的弊端更加明顯。新興媒體以其時效性強、便捷性高、人人都可以參與等優勢吸引了更多的受眾,尤其微博、微信等方式讓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信息的傳遞者,讓人們都可以參與到社會問題的討論中去。新興媒體的出現使得傳遞方式發生了顯著的變化,也暴露出了傳統媒體的問題,傳統媒體主要是以電視、廣播、報紙為主,它們在信息傳播上時效性是比較差的。由于傳統媒體長期以來占據著主流媒體的地位和輿論引導的作用,對任何的新聞都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查與篩選,然后才可以進行新聞傳播,這個過程中自然會對新聞時效性產生一定的影響。此外,在傳播內容上,傳統媒體的傳播內容相對單一,長期下去受眾自然也就很容易產生視覺疲勞,但新媒體則有所不同,在內容形式上是比較多元化的,這也給人們帶來更多的新鮮體驗,從而進一步吸引受眾的注意力。
(二)新興媒體的局限與不足
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興媒體,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自身都存在一定的不足,盡管新興媒體給傳統媒體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但傳統媒體的優勢和地位仍是不可取代的,因此,在全媒體環境下加強二者的融合是非常有必要的,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兩者的融合發展才能生產出高質量、高水平的新聞,這樣才能進一步擴大新聞媒體的影響力。新媒體和傳統媒體并非相互排斥的關系,媒體融合本質上也是對二者的“揚棄”,摒棄自身的不足,保留優勢,從而提升媒體的發展。
三、全媒體環境下媒介融合發展的路徑分析
(一)加強對信息獲取的融合
在信息獲取上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存在顯著的差異。傳統媒體一般都是通過實地走訪調查的方式來獲取信息,傳統媒體的權威性使得傳統媒體在信息獲取方面必須要客觀真實、內容全面,但是這種方式相對來說是比較費時費力的,而且信息的獲取速度也會大大降低。而新媒體一般從網絡中來進行信息篩選或轉載,這樣無法保證內容的真實性和全面性。兩類媒體形式在信息獲取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在全媒體環境下,媒介融合發展首先需要加強對信息獲取的融合,充分結合兩者在信息獲取方面的優勢。在高速傳播的網絡時代下,受眾對很多信息都已經有了了解,如果傳統媒體再報道受眾已經了解過的新聞內容,那也就很難吸引受眾的注意力。因此,在信息獲取方面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例如,傳統媒體可以先在網絡上搜集一些比較熱門的信息,然后根據相應的信息進行深入的研究報道,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節省信息搜集的時間。而新媒體同樣也需要學習傳統媒體信息采集的方式,可以成立專門的信息采集部門,由專人在網絡上進行信息的采集與篩選,挖掘其中重要的信息內容,并對其進行調查。充分結合兩者的優勢,這樣獲取的信息才會更加價值,才能更好地進行傳播。
(二)加強傳播內容融合
無論是哪種媒體形式,內容都是最為重要的,只有內容有價值、能夠吸引人,新聞傳播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對于同樣的新聞,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內容側重點會有所不同,在全媒體環境下,媒介融合還需要加強傳播內容的融合。由于新媒體的信息途徑來源廣泛,信息的真實性無法得到有效保障,甚至會有一些新媒體為了博人眼球,而惡意使用虛假信息,從而給媒體的發展造成惡劣的影響。傳統媒體在內容上過于追求客觀嚴謹、模式規范,這也就導致受眾對傳播內容的關注度不是很高。面對這種問題,需要融合兩者的優勢,在傳播內容的選擇上首先需要遵循客觀真實,只有確保真實的情況下才可以進行新聞報道。其次,在選擇新聞內容時要從受眾的角度入手,選擇一些受眾所感興趣的話題內容,這樣才能充分激發受眾的關注度。然后,在內容方面還要增加互動性,讓受眾積極參與到內容討論中來。在全媒體環境下,受眾對新聞的參與性是比較強的,都想就某個問題和事件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想法,為此,在內容融合方面還需要增加互動環節。此外,還要注意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對新聞事件和內容不要僅停留在信息表面,而要進行更加深入的挖掘,這樣才能進一步提升新聞媒體的影響力。
(三)加強傳播途徑融合
在全媒體環境下,媒介融合還需要加強傳播途徑的融合,傳統媒體的傳播途徑是相對單一的,傳統媒體基本上就是電視、廣播、報紙的形式。以電視媒體為例,電視節目基本上都是有固定的節目安排,受時間和空間的影響是比較大的,如今人們的生活節奏非???,很少有人能專門抽出時間來觀看節目,這也就導致電視媒體的傳播受到較大的阻礙。而新媒體則完全不受時間和空間的影響,一方面新媒體可以利用微博、微信、客戶端等網絡平臺來進行信息的傳播,另一方面還可以利用抖音等短視頻形式將新聞內容傳遞出來,這樣受眾就可以利用零碎時間來觀看新聞,通過這種方式既可以起到新聞傳播的效果,而且還可以有效提升新聞媒體的影響力。在全媒體環境下,傳播途徑也在不斷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只有不斷加強傳播途徑的融合才能進一步提升媒體的影響力,從而更加滿足受眾的需求。不同的受眾群體,在媒體傳播方式的選擇上會有所不同。在全媒體時代要緊跟時代的發展趨勢,打造多元化的傳播途徑,這樣才能更好地推動媒體發展。如隨著短視頻的興起,央視也逐漸推出了央視頻客戶端以及“直播說聯播”的短視頻,從而來進一步滿足受眾的需求。傳統媒體要加快與新興媒體的融合發展,緊跟時代發展,不斷豐富媒體傳播途徑。
(四)加強管理制度融合
想要實現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有效融合,還需要不斷加強管理制度創新,建立融媒體中心和共享服務平臺。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并不是相互排斥的關系,兩者要各自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和不足,并積極進行融合。傳統媒體可以建立專門的融媒體中心,并且按照全媒體時代的媒體管理方式來運營,從而為媒體融合發展提供明確的方向。同時,還要不斷規范工作流程,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在工作流程上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和區別,傳統媒體的媒體從業者思維方式比較呆板,工作也比較單一。而在全媒體時代下,媒體從業者也要朝著全能化的方向發展,因此,在管理上還要不斷規范工作流程,使所有的工作人員都可以朝著全能化的方向發展,從而進一步滿足時代的發展要求。此外,還要注重資源和技術的共享性,要充分加強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技術的融合,充分利用二者的優勢,進而有效提升傳統媒體的發展。在媒介融合方面表現比較突出是《人民日報》,其不僅有自己的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而且還開通了抖音短視頻,《人民日報》不僅保持主流媒體的地位不倒,而且始終緊跟時代的發展,為群眾樹立了正確的輿論導向。在全媒體時代下,媒體行業想要有更好的發展,加快媒介融合的步伐是非常有必要的。
四、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媒體環境也在不斷進行改進,傳統媒體的缺點與不足也逐漸暴露出來,在全媒體環境下想要有更好的發展,需要不斷加強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融合,充分發揮兩者的優勢,這樣才能推動整個行業的進步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