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杰

摘要:高校發言人制度有它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對于學生了解學校的改革發展、進步歷程等十分有幫助,而且也利于學校文化的宣傳,提升學校的形象、知名度等。高校發言人制度要始終堅持跟黨走,切實為學校和學生的發展服務,對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來說非常關鍵。
關鍵詞:完善;新聞;發言人;輿論環境
一、高校發言人制度存在的問題
(一)制度不完善
我國高校新聞發言人制度創立的時間不是很長,所以在制度這一方面非常不完善。高校在創設之初沒有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雖然有教育部等部門的政策要求,但是政府只是鼓勵,并沒有什么實際措施。教育部門對高校的制度也沒有太多的關注,任由高校自行發展。在國內新聞發言人制度在政府部門是很完善的,高校可以向政府學習借鑒,然后建立一套屬于自己學校的新聞發言人制度。只要相關的部門和學校把后續的制度都做好了,那么就可以確保高校新聞發言人制度順利進行,在校園內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二)專業人員少
在高校中,作為新聞發言人需要具備良好的政治素養和媒體素養,同時要具備較高的情商和心理素質。在面對記者提問時,能夠從容鎮定、大方得體地回答問題,在日常工作中能夠與其他高校之間建立良好的關系。目前來說,專業的新聞人或者媒體人在大多數高校中還是很匱乏的,大部分學校的官方媒體賬號如微博、頭條、抖音等基本上交給學生管理的。面對日常工作,他們還是能夠有效處理的,但是面對突發事件,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專業能力就顯得捉襟見肘了。因為這類專業人才很少,所以也間接導致了高校新聞發言人制度的不完善。
二、高校發言人制度的重要性
(一)直面社會,正確引導輿論
在高校中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現在是互聯網發達的時代,人們獲取更多的信息都是通過互聯網,新媒體、自媒體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媒體是社會各界的紐帶,也是重大事項的發聲筒,作為高校發言人就要代表高校和媒體建立良好的關系,既為自己發聲,也為社會發聲,為社會發展正確引導輿論。面對謠言,新聞發言人可以通過媒體進行辟謠;對學校重大事件,通過媒體通報處理進度,所以說高校新聞發言人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二)正面宣傳,樹立形象
高校要設立新聞發言人制度,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要樹立良好的學校形象。當今社會是信息社會,尤其是網絡傳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學校除了自身的專業實力,也要重視打造自己的形象。此外,高校培養的學生最終都是要進入社會、進入企業的,他們本身也代表了學校的形象,家長、企業以及其他關心學生發展的人都會從學生身上去了解學校的實力與形象。高校建立新聞發言人制度,不僅可以成為學校宣傳、樹立形象的手段,也是學校與社會溝通的重要橋梁。
(三)提升能力,維系穩定
在很多地方都會有意外事件發生,高校也不例外,而且高校的學生也有很多,當高校發生突發事件的時候,大多數的學生第一反應都是傳到網上。但是大部分學生沒有相關的媒體素養與意識,上傳的內容很可能被一些無良媒體斷章取義,或者為了吸引眼球而炮制一些并不是事實的內容。面對這種情況,只有通過高校新聞發言人才能將事實真相傳達給大眾,對謠言進行制止,也對后續處理做好監督工作。高校新聞發言人可以根據學校處理相關事件的規定整理出來材料,及時向社會及民眾傳達信息,同時也關注著事件處理進度,提升高校處理事項的能力同時也維系著校園內外的穩定。
(四)民主管理,保障利益
在高校內,新聞發言人也可以成為師生和學校領導之間溝通的紐帶。我國政府處理政務的時候都是公開透明的民主決策。那么高校也應該進行學習,在處理校內很多事務需要學校和教師參與的,那么就可以讓新聞發言人征集師生們的建議,然后在處理重大事項的時候公開透明化,學校的學生和教師就會信任領導。真正地做到民主管理,而且公開透明化的管理,在很多方面也可以保障師生的利益,而且也會讓高校發言人制度更加有權威性,日后也會對學校進行更好的管理。由此可見,高校新聞發言人制度的完善,對學校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
三、完善高校發言人制度建設探索
(一)組織齊全,人員到位
新聞發言人制度這一整個系統不是一個人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整個團隊的運行才可以確保這項制度順利運行。而代表高校出去交流的新聞發言人只是這個團隊的一個重要部分,主要負責的工作就是對外進行溝通交流,對內進行新聞發布。高校新聞發言人制度的內容是非常繁雜的,在這個新聞發言人團隊中,每個人都各司其職專注自己的工作,只有自己的工作做好了,才可以確保整個團隊運行不會出現錯誤,才可以保證新聞發言人制度可以順利進行。因此在高校發言人制度的完善過程當中,也要注意組織的簡潔和齊全,這樣會更容易提升工作的效率和科學性。而對于相關的成員,也要適當地進行一定的培訓,這樣更能發揮高校發言人制度的特點和優勢。
(二)信息真實,引導輿論
在校園內,新聞發言人一定要會引導輿論,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身為新聞發言人,面對學校推出的重大事項和重要通知時,都要客觀公正地發布出來,讓全校師生都在第一時間知道。還有就是如果校園內有同學傳謠造謠,在得知這個消息的第一時間就要對整個事件進行調查,取得相關證據進行辟謠,讓同學們信服。長此以往,新聞發言人的權威與信譽就會在學生中間建立起來,并以新聞發言人為榜樣。面對重大事件、突發事件,新聞發言人要客觀、公正地進行新聞發布,面對輿論要以正確的價值觀和真實的信息做引導,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媒體素養與價值養成。要做到信息真實,也是需要團隊成員的互相配合,不僅要關注學校內部的大事小事,也要關注國家以及當地教育部門等政府機關等發布的信息,并對這些信息做出正確合理的解讀,經過審核之后,再進行公開的發布,合理有效地引導輿論,樹立學校的正面形象。
(三)方式多樣,信息暢通
當今是互聯網十分發達的時代,學校可以通過多方渠道對內對外發布官方信息。如果向學校內部發布信息,可以通過學校公眾號、每周的班會、校園廣播等形式進行傳播,也可以將信息制作成為海報,張貼在學校的宣傳欄中。對外發布信息時,可以在學校公布重要通知以及重大事項的時候通過新聞發布會的形式發布,或者是通過一些官方的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進行傳播。比如說刊登在一些報紙的教育版面或者制作成視頻放在學校官方的短視頻平臺等。真正做到校內同學第一時間得知消息,社會第一時間得知本校的意愿。這種信息非常快速地傳播,才可以使高校新聞發言人制度達到預期的效果。
(四)設置議程,反映輿論
每當新聞發布會結束的時候,緊跟其后就應該向學校反映社會輿論。因為當學校決定一件重大事項的時候就會把后面一系列的問題都考慮在內。但是新聞發布會之后,社會上的響應是不同的。所以在新聞發布會之后,新聞發言人就需要第一時間了解輿論,針對不同的聲音適當地進行解釋。在反映輿論這一階段,一定要針對這些輿論制定相關的政策。
四、結語
在高校中不斷地完善新聞發言人制度,對學校以及社會輿情等方面都會有一定的好處。本身高校新聞發言人制度就是一個很重要的交流方式,不僅僅是在高校的師生當中,在社會上也是一種良好的溝通渠道。而且一旦學校出現一些負面新聞,通過這一制度也能夠及時地進行權威說明,使學校的聲譽不受損,對學校發展自然有益。總而言之,高校發言人制度在很多學校存在的時間并不長,所以高校也需要對此制度進行重視并完善,從而推動民主監督,提高工作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