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我拜讀了吳軍老師的《格局》一書,從中獲益良多。吳軍老師獲得過“文津圖書獎”,這部作品是他繼《見識》、《態度》后的第三部人生進階作品。
《格局》一書很有意思,不似一般的思想著作詰屈聱牙,讀起來讓人昏昏欲睡,作者引用了大量的案例來佐證自己的觀點,趣味性十足。
從“態度”到“格局”,這是一個遞進的過程。有了好的態度,再有大的格局,才能把自己上升的天花板提高一大截。市場上有很多人,都在追求快速成功的秘訣,并且學習之后也獲得類似的成就嗎?一學就會的成功秘訣肯定不可能有,因為如果真的有,大家都照著做,那這些秘訣就不起作用了。這就如同在森林里,即使有一條捷徑,如果大家都去走,也會變得擁擠不堪,捷徑反而成了阻塞不通的道路。
中國臺灣商業巨子王永慶先生有一句話,“人有多大的氣度,就做多大的生意”,其實就是在詮釋這個道理。據我觀察,他們都十分清楚自己所在的位置,有非常明確的方向,然后用正確的方法沿著這個方向堅定地走下去。他們并不貪圖步伐有多大,但是因為從來不去做,或者很少做南轅北轍的事情,反而總是先人一步到達終點。相反,一事無成的人常常跑得很快,卻在鍥而不舍地兜圈子,或者受到環境的誘惑而不斷改變方向,甚至干脆背道而馳,幾年、十幾年后回頭看,又回到了起點。一個人明確了自己所在的位置和方向后,根據自己的能力掌握好節奏,已經在格局上領先于同輩人。
讀完這本書,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對命運的看法:可能有人會覺得,認命太消極、太迷信。恰恰相反,不認命才是迷信!所謂不認命,就是以為世界上所有事情自己都能控制,這是一種妄念,是對自己的迷信。事實上,不確定性是我們這個世界固有的特征,世界上有很多我們自己甚至整個人類都無法控制的力量。承認這一點,才是唯物主義的態度。
作者通過美國肯尼迪總統以及英偉達公司這兩個案例告訴我們,只有接受天命的存在,我們才能正確的審視自己,審視形勢,做人就不會恃才傲物,做事自然會水到渠成。讀這段時,我不禁想起了以前看過的關于買車的故事,故事的大概是一個人最初想買一輛自行車,后來一步一步改變自己的想法,甚至看中了勞斯萊斯,最后發現自己口袋里只有兩千多塊錢,駕照還沒考。故事很簡單,卻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人們很容易陷入貪得無厭的局面,有了好的還想要更好的。我們常常被別人的言語鼓動,做一些違背初衷的事情,最后忘記了初衷,投入了欲望的海洋,在無邊無際的欲望中掙扎。
同樣,在工作中,我們都應保持平和的心態,盡人事,聽天命,有條不紊的完成手里的每一件事情。作為一名在銀行工作的前臺柜員,每日手中的事情有很多,不僅要完成客戶的支付結算、開銷變更賬戶業務、詢證業務,還要處理好內部賬務,各類報表、調研報告,完成相關的學習考試等。所以,一定要盡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忘初心,凡事做到問心無愧,坦然面對一切。
盡人事,仍需聽天命。對命運常懷敬畏之心,遇事泰然處之,保持積極的人生態度,才能擁有更加廣闊的人生。
作者簡介:陳永杰 1994-?男 漢 江蘇鹽城 本科 江蘇省鹽城市射陽縣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射陽縣支行 224300 執行經理 經濟學領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