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英
摘要:職業道德是從事一定職業的人們,在職業活動中必須遵守的,與特定職業活動相適應的行為規范。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是醫務人員應具備的思想品質,是醫務人員與患者、社會及醫務人員之間關系的總和,是社會公德在醫療行業中的特殊表現。文章圍繞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問題作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醫務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研究
醫務工作者是為病人服務的,醫務人員的職責是救死扶傷、醫治疾病和傷痛,使病人盡快恢復健康,這就要求醫務人員必須具備適應本行業要求的道德風尚,并使之成為醫療活動中精神和行為遵循的準則。加強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是醫院行風建設的重要內容。現結合工作實際,就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質建設方面談些看法和認識。
一、醫務人員應該具備的職業道德
首先:要具備救死扶傷的革命人道主義精神。醫務人員應把救死扶傷的革命人道主義作為自身最起碼的一條職業道德。作為一名醫務人員,如果缺乏人道主義精神,就會把有生命的人看成無生命的物,就會把崇高的醫務工作等同于其他職業,這樣的醫務人員是不稱職的。同時,醫務人員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應該通過醫療活動來體現。醫務人員要努力做到技術上刻苦鉆研,業務上精益求精,工作中認真負責,堅持原則,一絲不茍,對待病人全心全意、滿腔熱忱、積極主動。為了解除病人的痛苦,挽救病人的生命,要有一種勇往直前,不辭勞苦的精神。對病勢危重的病人,哪怕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做百分之百的努力去搶救。
其次,對病人應視同自身父母和兄弟姐妹,有深切的同情心。到醫院就醫的病人,無論男女老少,病情輕重,他們在肉體上都遭受著疾病、外傷的折磨和摧殘,在精神上往往思慮重重,負擔較重。在這種情況下,作為醫務人員應該將心比心,換位思考,體會病人的痛苦,做到對他們體貼入微。一個醫務人員只有對病人高度同情,才能更加自覺地改善服務態度,對病人做好精神護理和保護性醫療,使病人得到安慰,以保持與疾病做斗爭所必需的良好心理狀態。
三是,廉潔奉公、團結互助、為人純潔的高尚品德。醫務人員既然以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為宗旨,就應有廉潔奉公的高尚情操,不為名利,一切從病人出發,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不以醫謀私。而且在同行之間搞好協助,不自吹自擂。醫務人員還必須有一顆純潔的心,病人求醫時,對醫生寄予最大的信任,他們把軀體的、內心的不能向別人公開的秘密和隱情往往能夠向醫生公開,這就要求醫務人員要抱著一顆純潔的心,為病人嚴格保守秘密。
四是,對病人要講究文明禮貌,祥和謙遜。醫務人員不僅要同情病人,而且還要尊重病人,做到語言溫和,動作輕柔,舉止穩重,這樣有助于建立正常的醫患關系,增加病人戰勝疾病的信心,并使病人得到精神的安撫、健康的恢復。
五是,端正服務態度,樹立良好的形象。醫務人員的服務態度是病人敏感的話題,也是醫務人員心里道德水平的具體體現。如果醫務人員存在不負責任、敷衍塞責、出言不遜,拿病人出氣等不良行為,將直接導致醫患關系的惡化。溫馨的服務、良好的形象是和諧的醫患關系的開端,能夠給病人帶來安全感、保障感、幸福感。
二、加強職業道德建設,提升醫務人員職業技能
醫療衛生是一個受人尊敬的行業,也是高風險的服務行業。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醫療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醫德和行風是否端正,直接關系到患者的生命和健康的質量,關系到醫院的形象好發展。在新的形勢下,如何加強醫務人員的道德修養,進一步提升醫務人員的業務技能呢?
一是,加強職業道德、專業知識和職業能力的再教育和再培訓。兼顧以能力為本的學歷教育和以臨床實踐技能為主的非學歷教育,制定符合實際的教學大綱,加大對有關醫學知識、醫護知識的普及和運用。建立健全醫生醫德教育體系,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根據目前實際工作出發,完善醫務人員教育規劃。要把醫德教育作為培訓中的必修課,重視醫學知識的培訓,做到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找準醫生醫德教育的側重點,幫助他們提高醫德認識,形成醫德情感,磨練醫德意識,堅定醫德信念,指導醫德行為,養成醫德習慣。
二是,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樹立“以人為本”的從醫理念。在開展醫德醫風教育方面,要增設心理學、醫學倫理學、人際關系學、社會學和衛生法學等課程,還要注重人文素質和科學精神的教育,不斷提升醫務人員的職業素養和綜合素質,以適應新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對醫院的醫務人員的要求。
三是,強化創先爭優意識,不斷提升醫療技術水平。“救死扶傷、治病救人”是醫務人員的根本職責。廣大醫務人員要學會敬業、樂業、精業、清正廉潔、尊重和關心病人,自覺抵制各種不良誘惑,較好地履行崗位職責,更好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要做到這些,提升醫院管理水平,提升醫療技術是重要前提條件。醫護人員既要有高尚的醫德,又要有精湛的醫術。醫護工作者不僅要熱愛醫務工作,有獻身醫療事業的志向,而且要樹立鉆研醫術、精益求精的精神,不斷更新醫護知識,了解國內外醫療發展狀況和動向,認真學習國內外先進醫療技術,積極探索新技術、新療法;既要嚴格遵守各項醫療規程,做到準確診斷,精心治療和護理,又要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勇攀醫療科技高峰,為病人的健康和祖國的醫療事業貢獻自己的才智和力量。
四是,積極建立績效考評制度,形成良性競爭機制。重視發揮榜樣的示范教育,選擇典型的醫德標兵介紹個人的先進事跡或用報告的形式介紹我國歷代涌現出的醫術精湛、醫德高尚的專家,使其不知不覺受到感染、啟迪、教育,引導他們弘揚民族精神,增強責任感,恪守醫德,牢記救死扶傷的天職。在醫院內部建立健全績效考評機制,做到能者上、庸者讓、劣者下,端掉鐵飯碗,打破大鍋飯,弘揚正氣,抵制歪風,塑造風清氣正的醫院工作發展環境。
三、結語
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是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中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需要認真研究,強抓落實,著力打造一支綜合素質較高、社會形象較好的醫務人員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