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兵建 任美新 陶天闊
摘要:在“美國優先”的指導思想下, 美國特朗普政府對中國意圖進行貿易戰, 借此振興美國制造業, 為底層勞動者創造更多就業崗位。貿易戰爭背后其實是就業戰爭。對中國來說, 由于對美貿易依賴性較大, 因而有可能對國內就業產生比較明顯的就業沖擊。極端情況下, 將會使我國就業崗位減少350-580萬個。因此, 通過談判協商是解決貿易爭端的最佳策略。而進一步擴大實施“一帶一路”發展戰略, 減少對少數國家貿易依賴, 以及加快推進創新驅動戰略, 將有助于減輕貿易戰對我國就業的影響。
關鍵詞:中美貿易戰;貿易沖突;就業影響
一、中美貿易戰發生原因及影響
中美貿易爭端,又稱中美貿易戰,也叫中美貿易摩擦,是中美經濟關系中的重要問題。貿易爭端主要發生在兩個方面:一是中國具有比較優勢的出口領域;二是中國沒有優勢的進口和技術知識領域。前者基本上是競爭性的,而后者是市場不完全起作用的,它們對兩國經濟福利和長期發展的影響是不同的。
2018年9月6日下午舉行的商務部例行發布會上,有媒體提問時指出,美擬對華2000億輸美商品加征關稅,商務部明確回應將反制。9月9日,中方向世貿組織提出了貿易報復授權申請。
2019年5月10日,美方將對2000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征的關稅從10%上調至25%?。5月13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關于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提高加征關稅稅率的公告。6月1日,中國對美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于6月1日正式實施。
2019年6月29日,中美元首同意再次開啟兩國經貿磋商。[1]
(一)貿易摩擦的經濟分析
趙瑾曾提出,引起中美雙方貿易摩擦的原因和類型歸納為五種:因一方某些進口激增或者進口限制引起的微觀經濟摩擦;雙方貿易不平衡導致的宏觀經濟摩擦;與國際投資有關的投資摩擦;因雙方貿易制度不同引發的摩擦;因為技術性貿易壁壘引起的技術摩擦。實際上,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貿易摩擦在所難免。我國是發展中的大國,市場經濟制度還不完善,政治制度、文化傳統和美國都有很大的差異,出現一些貿易摩擦屬于正?,F象。
近年來,隨著中美經貿關系的快速發展,雙邊貿易摩擦也呈現日益加劇的趨勢。貿易不平衡、紡織品特保、對華反傾銷等問題構成了中美貿易摩擦的主要內容。中美兩國經濟利益的爭奪、美國國內貿易保護主義的回流以及美國對中國的戰略遏制等是雙邊貿易摩擦日益增多的主要原因。貿易摩擦對中美經貿關系的發展帶來了較大的消極影響。
中美貿易摩擦主要是以微觀經濟摩擦為主,但還會擴大到其他領域。2003年的人民幣匯率問題已經是宏觀經濟摩擦,而且一直持續到現在。[2]
(二)貿易摩擦政治分析
1、公平貿易取代自由貿易。美國在戰后到20世紀70年代這段時間的主調是自由貿易。70年代以后因為巨額貿易赤字等問題開始轉向公平貿易政策,其基本觀點是認為美國市場開放度遠遠高于別國。而最終美國從中增強了自己的競爭力,而且常常借此來以經濟手段來制裁其他國家,這就導致別的國家不服,從而貿易摩擦就產生了。
2、偏重雙重標準和單邊標準主義。這種雙重標準和單邊主義行動,很容易招致其他國家的報復行動,貿易摩擦就在所難免了。
3、利益集團對貿易政策有重要影響。各種利益集團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和利益積極影響美國立法和其他政策決策,對直接或間接關系到其成員的公共關系決策施加影響。
4、代言制度。在美國的民主制度下,議員和政府官員往往是某種利益的代言人。在選舉的制度下,個人影響力和知名度對于前途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美國的政界人士不是本人擁有巨額的財產就是能得到他人的資助。官員當選后,資助的要求就可以得到體現,因此就很容易因為某些官員的一些利益而導致貿易摩擦![3]
二、中美貿易戰使中國企業的就業陷入焦慮
美國此次大舉發動貿易戰,其中一個重要動機是想重振其國內制造業作為美國優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重振制造業旨在拉動美國經濟增長并將流失的工作崗位重新帶回美國,但在全球化時代,每個國家、每個企業、每個工人都被定位在國際價值鏈分工的某個環節上,無論是誰,都將在交錯影響中分享好處,同時受到牽絆。中美雙邊貿易不僅為雙方帶來了巨大利益,還為兩國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根據2017年6月中國全球價值鏈課題組發布《2010-2016年中美貿易增加值核算告》,2013-2016年,中國向美國每百萬美元出口帶來的國內就業人次分別為456、368、378、377,呈下降趨勢。
三、中美貿易戰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
美國以提高關稅施壓,要求中國開放市場,減少貿易順差。中國對美國反唇相譏,指責美國開全球化倒車,對中國單邊封鎖高科技,懷疑美國想阻遏中國和平崛起。在指責美國單邊提高關稅的同時,中國也提出自己的加稅清單,還以顏色。這次影響巨大貿易沖突中,甚至有人想到“修昔底德陷阱”是否為人類的宿命?
在剛剛過去的五四青年節上,習總書記就曾經說:“廣大青年要忠于祖國、忠于人民,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獻國家?!蔽覀凃湴恋男滤拇蟀l明,除了高鐵,哪一項是完完全全依賴于自身?若非中興公司時間,我們怕還是做著虛擬經濟的美夢。
中國制造2025根本目標在于改變中國制造業"大而不強"的局面,通過10年的努力,使中國邁入制造強國行列,為到2045年將中國建成具有全球引領和影響力的制造強國奠定堅實基礎.為此,我們當代優秀大學生豈能不參與其中?關注此次貿易摩擦的進程,不是讓我們去和美國去爭論,辯解,甚至去放言辱罵,而是讓我們更好地明白哪一行哪一業還有欠缺,就算做一顆螺絲釘,也要盡一己之力,為國爭光,立鴻鵠志,下踏實功,為此,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才能得以實現。[4]
參考文獻
[1]阮建平,戰后美國對外經濟制裁,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9.1.14
[2]蔡宏波,徐美云,《中美貿易戰對中國就業的影響有多大?》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2018,(21),58-59
[3]李長安,《中美貿易摩擦對中國就業的影響及對策》,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18,32(03),5-8
[4]金佳琦,董德志,當代大學生對中美貿易戰的看法,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