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璨
摘要:抗戰紀念館作為博物館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指以抗日戰爭為背景所建立起來的紀念館。這類紀念館保存著大量的抗日遺跡,擔負著抗戰歷史研究、抗戰精神傳承等多層責任。同時,這類博物館作為愛國主義情懷培養的重要陣地。本文主要對抗戰紀念館的愛國主義教育作用進行分析,并結合當前新時代背景,指出抗戰紀念館如何有效地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希望喚起國民愛國主義熱情,促使抗戰紀念館的長期發展。
關鍵詞:抗戰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重要陣地
在當前新形勢下,社會各界對抗戰紀念館的發展關注度比較高。為了對抗日先烈進行緬懷、對抗戰歷史進行銘記,抗日戰爭取得勝利之后,我國不同地區結合當地抗戰史、英雄人物修建了抗戰紀念館。成為后人學習和緬懷抗戰英雄,保存抗戰遺跡,以及研究和傳播抗戰時的重要場所。比如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等。
一、抗戰紀念館在愛國主義教育方面所發揮的作用
(一)抗戰紀念館作為紀念緬懷抗戰英雄、學習抗戰知識的重要場所。
當前我國各地抗戰紀念館通過舉辦特色活動,展覽等,讓參觀者在看展覽、參與活動的過程感受14年抗戰的艱辛歷程,引導人民群眾了解侵略者所犯下的罪行。體會中華民族抵御侵略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敢于犧牲、奮戰到底,學習抗日英雄身上所具備的偉大愛國主義精神,感受到民族凝聚力[1]。抗戰紀念館在不斷發展過程中,會結合時代發展潮流組織開展特色鮮明、主題一致,具有社會教育意義的活動。比如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抗戰紀念館會利用每年的清明節開展以紀念、銘記等為主題的教育活動。
(二)借助文物史料實現愛國主義教育
收集文物、研究抗戰史以及對抗戰史資料保存作為抗戰類紀念館的基本職能。其中抗戰文物作為抗戰歷史的載體,能夠體現出抗戰精神,參觀者在了解文物信息過程中,可以起到愛國主義教育滲透的作用。比如,參觀者在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過程中。通過館內所保存的史料了解日軍的罪行,激起參觀者奮發圖強、保家衛國的決心。
二、抗戰紀念館如何落實愛國主義教育
(一)不斷推出革命題材的免費電影展播活動
積極開展革命史宣教工作等作為抗戰革命館的基本工作內容,為了進一步拓展抗戰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新思路,各地抗戰紀念館可以嘗試對資源進行整合,采取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實現愛國主義教育新路徑的開辟[2]。比如,抗戰紀念館可以推出革命題材的免費電影展播活動,帶人們重溫經典,喚起人們對革命時代的記憶,換起人們對革命的熱情和愛國情懷,從而發揮愛國主義凝聚人心的作用,一定程度可以凸顯出抗戰紀念館對愛國主義教育形式的創新和探索。
(二)借助搶救工程豐富愛國主義教育素材
抗戰紀念館為了落實史料完善和保存工作,可以嘗試通過搶救工程實現對革命前輩資料的保存。比如抗戰紀念館可以組織一支專門開展革命搶救工作的隊伍,對不同區域老革命人員進行采訪、錄制視頻以及征集革命文物,對所收集的革命史料進行整理、研究,且以圖書、影視作品等方式實現革命史完善和保存,同時,也可以借助這部分史料開展愛國主義教育[3]。
(三)以具體行動來踐行愛國主義精神
為了真正踐行愛國主義精神,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可以嘗試結合群眾生活開展相關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4]。抗戰紀念館可以與其他組織進行合作開展關愛抗戰老兵及家屬的活動,號召更多的志愿者參與其中,為這部分群體提供物質、生活等方面的幫助,這些具體行動是愛國情懷的升華,在社會各界的相互協助、共同努力一下將愛國主義精神踐行到實際生活中,一定程度可以發揮愛國主義凝聚人心、鼓舞人心的作用。
另外,青少年作為接受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群體,抗戰紀念館在對這部分群體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過程中,需結合青少年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進行愛國主義精神滲透。比如,充分利用七七事變、九一八事變等重要抗戰紀念日來舉辦特色紀念活動,讓青少年群體在參與活動過程中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同時,起到提醒國人勿忘國恥,銘記歷史的作用。
三、結束語
抗戰紀念館不僅擔負著革命史料收集、保存以及研究等責任,而且在愛國主義教育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為了探索出愛國主義育新路徑,抗戰紀念館可以結合時代發展趨勢、大眾精神文化需求等,將更多積極的元素融入到愛國主義教育中,凸顯出自身愛國主義教育陣地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廖清如.抗戰類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實踐的創新探索——以廣東東江縱隊紀念館為例[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 2018,(005):233-235.
[2]熊志超.基于滇西抗戰的高校愛國主義教育資源開發與運用研究[J].保山學院學報,2018,37(001):42-46.
[3]孫文田,桑小娜.抗日英雄紀念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紀念館研究,2016(1).
[4]張承鈞.充分發揮紀念館的愛國主義教育陣地作用[C]//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文叢一九九○年版.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