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康芬
摘 要:教育改革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傳統文化滲透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而為了應對新的教學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應用傳統文化對閱讀教學進行創新,讓小學生們通過閱讀學習,對傳統文化進行了解。并對我國傳統文化進行弘揚與傳承,對小學生們的文化素養進行培養。
關鍵詞:傳統文化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7.008
在教育改革的過程中,對于傳統文化教育也越來越重視。而語文作為與傳統文化有著緊密聯系的學科,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對傳統文化教育給予重視,通過對語文閱讀教學的創新,通過閱讀引導學生了解傳統文化,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培養小學生們的文化素養,并為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道德觀念和文化觀念,為弘揚我國傳統文化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對傳統文化的應用重要性
當下,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仍有許多語文教師應用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而對于小學生們來說,應試教育不僅無法真正掌握語文知識內容,也會導致學生出現學習困難的情況。而面對著巨大的學習壓力,對小學生們學習興趣的培養也非常不利。而且,在應試教育的過程中,語文教師也缺乏對傳統文化滲透的意識,導致傳統文化教育非常匱乏,不利于小學生們綜合素養的發展,也不符合我國素質教育理念的教育理論。而傳統文化作為我國重要的文化組成,包括文學、藝術、建筑、品德等多方面,不僅是我國的文化遺產,也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意義。因此,在針對小學生的教育中,需要對傳統文化進行弘揚,讓小學生們了解傳統文化的內涵與精神,促進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在閱讀教學中針對傳統文化開展教育,并重視對小學生們的閱讀思維進行培養,提高小學生們的語文核心素養。讓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通過閱讀感受文學的魅力,體會作者在課文中表達的情感。融入作者的內心世界中,和作者產生情感表達的共鳴。而通過對傳統文化文學經典的閱讀理解,不僅能夠幫助小學生們獲得知識,也能讓小學生們的文化素養有所提高。讓小學生們意識到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領略我國傳統文化的風采。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傳統文化的實際應用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傳統文化教育有著緊密聯系,同時也是我國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教育途徑。為了提高小學生們的文化素養和文化自信,小學語文教師要針對閱讀教學進行創新,推進小學語文教育的發展,促進我國傳統文化的復興。
1.應用傳統文化,提高小學們的文化素養
為了弘揚我國傳統文化,小學語文教師要在閱讀教學中,對傳統文化進行應用,推進傳統文化教育的發展。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著豐富的傳統文化內容,針對這些傳統文化內容,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通過閱讀的方式,對課文內容進行理解,分析其中傳統文化的內涵,并對學生們的傳統文化素養進行培養,讓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得到傳承。而且,通過對傳統文化經典的閱讀,也能讓小學生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激發出小學生閱讀學習傳統文化的積極性和自主性。
例如:在對《京劇趣談》進行課堂教學時,語文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們了解京劇的表演特點,以及京劇中馬鞭的應用和亮相的藝術手法。而京劇作為我國的國粹,也是我國重要的傳統文化瑰寶,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文化底蘊。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對京劇這一傳統文化進行滲透。通過對京劇傳統文化的應用,讓學生感受京劇的文化魅力,激發小學生們對京劇的熱愛之情。并能夠在課后對京劇進行了解,掌握京劇表演所具有的特色,讓我國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得到弘揚與發展。在提高小學生們文化素養的同時,針對學生們的閱讀能力進行培養,讓小學生掌握閱讀學習的方法,通過課內外的閱讀了解我國豐富的傳統文化。
2.培養小學生們的傳統文化閱讀興趣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小學語文教師在對傳統文化進行應用時,大多通過講解的方式。而這種方式不僅教學效果低下,也無法對學生傳統文化興趣進行培養,導致了學生們并不愿意主動了解傳統文化、學習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對教學進行創新,并積極通過語文閱讀教學對小學生傳統文化閱讀興趣進行培養,讓學生能夠在課后主動對傳統文化進行閱讀學習。拓寬小學生們的傳統文化視野。而在對閱讀教學進行創新時,小學語文教師也可以結合多媒體技術,針對教學進行合理優化,豐富課堂中的趣味性。或者通過開展傳統文化的閱讀學習活動,讓學生們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與樂趣。
例如:在對《北京的春節》這篇課文開展閱讀教學時,小學語文教師便可以結合“春節”的傳統節日習俗與文化,對課堂教學進行滲透,應用傳統文化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而為了激發小學生們的傳統文化學習興趣,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將北京春節習俗通過視頻、動畫等趣味形式進行展示,調動學生們對課文的閱讀欲望。讓小學生積極投入到閱讀學習中,結合視頻與課文內容對“春節”的傳統文化與習俗進行了解。并結合不同地域不同“過年”習俗文化,拓寬小學生們的文化視野。讓學生對民俗文化了解更加深入。讓文化在弘揚與傳承的同時,能夠發揮出教育的作用,培養小學生們對傳統文化的閱讀興趣。
3.通過應用傳統文化,提高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在應用傳統文化進行語文閱讀教學時,小學語文教師要將我國的文化通過現代化的教育方式進行表達,引導小學生通過閱讀學習,掌握傳統文化知識,并能夠熟練運用傳統文化知識內容,意識到我國傳統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而且,通過開展閱讀教學,也能提高小學生們的閱讀理解能力。而隨著學生們閱讀能力的提高,也能提高傳統文化閱讀學習的效率,讓傳統文化教育更加深入,效果也能夠顯著提高。
文言文記載了我國古人的智慧,同時也是古人們運用的語言。而通過對文言文的學習,能夠有效提高小學生們的傳統文化意識。而想要幫助學生們理解文言文內容,小學語文教師便要通過閱讀教學對學生們的理解能力進行提高。例如《鐵杵成針》講述的是詩人李白的故事,通過故事向學生表達了只有堅持才能成功的道理。此外,在進行教學時,語文教師也可以結合李白的古詩詞作為課堂教學的拓展閱讀內容,通過拓展閱讀對小學生們的閱讀理解能力進行培養,并讓小學生們了解更多的傳統文化知識內容。
4.應用傳統文化,推進小學生精神文明建設
在小學教育中,對小學生精神文明教育是重要的教育組成部分。而在針對學生們進行精神文明教育時,小學語文教師便可以通過閱讀教學,對我國傳統美德進行滲透,提高小學生們的精神文明面貌,讓精神文明教育能夠與語文閱讀教學進行融合。在小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知識內容的同時,對小學生們的道德行為規范進行養成。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對教學主題進行明確。如:通過《囊螢夜讀》培養學生們勤奮學習的良好行為規范;通過《伯牙鼓琴》對學生之間的“友誼”內涵進行教學,提高小學生們的精神文明建設。
為了推進我國傳統文化的復興,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小學語文教師要對閱讀教學中應用傳統文化給予重視。積極引導小學生們通過閱讀學習了解傳統文化知識,讓語文閱讀教學與傳統文化教育有效結合,促進小學生文化素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連雪卿《傳統文化教育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的滲透》,《考試周刊》2018年第1期。
[2] 劉水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如何滲透中國傳統文化》,《好家長》2017年第37期。
[3] 王敏《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神州(下旬刊)》2016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