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麗
摘 要:當下傳統文化在小學課堂教學中非常流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優秀傳統文化能夠將傳統文化教學與數學文化知識相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發他們的數學思維,引導他們更好地去解決現實中的數學問題,并且在數學文化知識的積累上也有極大的幫助。小學生在學習相關數學知識的過程中也可以進一步繼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關鍵詞:傳統文化 小學數學教學 應用研究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18.011
一、當前小學教學中出現的相關問題
1.當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法太過于單一
當前小學教學所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課堂形式太過于單一化,傳統的小學課堂教學,數學教師往往重視的是對相關數學知識點的講解及相應的專項練習,忽視數學教學課堂的趣味性,沒有使枯燥乏味的數學課堂變得趣味性十足,最終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的動力以及興趣大大減少,一定程度上影響數學教師教學的課堂進度。其實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看,小學數學課本上的許多知識點與一些傳統文化知識有著重大的關聯,小學教師如果對此采取更加有效地結合,就會使學生更加深入地體會到數學知識所散發出來的獨特魅力。
2.家長對孩子學習太過于重視結果,忽略過程
現在的家長與教師對待孩子的學習太過于片面化。比方說,他們不會太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不用心去關注孩子在學習數學的道路上所遇到的有關問題,而只是把關注度放在孩子們最終的學習成績上。雖然說結果是非常重要的,但過程也是很美好的。數學教學本身就應該具備相應的探究能力,應該不斷地增強學生的探究水平。重復性的機械化訓練雖然在短期內會產生重大的學習進步,但是長此以往會影響學生的思維水平,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傳統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深入研究數學文化,融入課堂教學
傳統教學課堂中,教師是主體,一節課堂45分鐘教師全程在講解知識,學生就在下面認真地聽講,學生就會聽得非常疲倦,產生厭煩的心理。許多數學知識非常抽象復雜,與學生的日常也沒有太大的關聯,使學生不能夠快速理解,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數學文化知識點的認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也大幅度降低。這就要求教師在教課前,首先深入研究課本上的數學文化,轉化成學生容易聽懂以及學習的知識,在數學課堂上運用有關的傳統文化,利用其中的趣味性元素來優化課堂結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熱愛數學學習,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
2.深入開發教材中的傳統文化,提高學生人文精神
在教學中,教師還要讓學生學習數學家的人格,學習數學家在探索數學奧秘時堅持不懈的精神。現在社會學校對學生學習有很高的要求,不會讓學生學習古代那種頭懸梁錐刺股的做法,但是在學習態度上告訴學生要認真刻苦,遇到挫折也要堅持,不能輕易放棄。教師在教會學生學習知識的同時還要讓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引導學生學習那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比如教師在教學《圓的周長》時,可以介紹祖沖之在計算圓周率時付出的時間和精力,讓學生學習祖沖之的刻苦鉆研精神。在介紹數學家陳景潤的時候,介紹他取得的成就,激勵學生以他為榜樣,培養正確的學習態度,樹立為中華崛起之讀書的信念,樹立刻苦頑強、積極奉獻的責任感。
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進行傳統文化的滲透,可以優化教學模式,為學生之后的學習打下堅固的基礎,提供有效的幫助。
參考文獻:
[1] 陳莉《中國傳統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甘肅教育》2020年第22期。
[2] 李紅《傳統文化中的數學思想及其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體現》,《數學大世界(中旬)》202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