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春蘭
(山東省德州市慶云縣農業農村局,山東 德州 253700)
農村的財務工作主要是統計和管理村集體的資金狀況,根據村民的收入來源和所在行業,分析當地的經濟發展趨勢以及行業發展走向,使財務管理能對農村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根據工作現狀了解農村發展,對財務工作的相關問題以及實際需求進行掌控,提出保障農村發展的工作建議,使財務工作能依靠技術、人力等方面的發展條件,實現工作規模的擴大、工作效益的增加。
農村財務與當地發展具有互相扶持的關系,要根據經濟促進當地行業,對集體經濟組織的收入狀況進行監管,減少稅務問題、信息問題對經濟狀況的實際影響。但財務工作具有隱蔽性和安全性的需求,人員不能夠隨意調動工作記錄和有關信息,使農村財務逐漸形成以管理層為主的熟人圈子。對其執行的財務檢查不能夠實現群眾利益,缺乏監督財務工作的有效制度,存在人員專業性、信息準確性等方面的核實問題。
一是財會人員素質不高,缺乏專業素質,財會人員普遍學歷偏低,業務水平不高,對各種財務規章制度不熟悉,經常將賬本做成糊涂賬、流水賬,缺乏保存會計檔案的意識,處理會計業務往往是按照領導的意愿辦,違規現象嚴重。二是農村會計隊伍不穩定。三年一屆的村委會換屆選舉,不能保證會計人員的相對穩定。三是農村財會人員年齡老化嚴重,已不適應現代農業經濟的發展。
一是財務管理混亂。由于部分村干部對財務管理工作的認識程度不夠,責任不明,分工不細,以及財會人員業務能力不強,造成財務情況的混亂。二是會計核算不嚴格。會計憑證不規范,有白條入賬現象。三是財務監督不嚴格。雖然各村都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但由于理財小組不認真履行監督職責,沒有真正起到監督作用。四是財務公開流于形式。有的甚至隱瞞真實的財務收支情況,起不到公開透明作用,容易引發干群矛盾。
依據財務人員對農村資金狀況的掌控程度,增加監管資金流動的制度內容。結合影響農村財務的行業信息,將管理人員的財務狀況列入監管范圍,使涉及到群眾利益的工作信息具有透明性。通過對監管制度進行形式、方法上的改進,使當地的經濟狀況能得到財務工作的真實統計,使政府部門能基于財務狀況實行農村的扶植政策。通過網絡途徑建立群眾監管渠道,使村民能避開熟人圈子舉報財務工作的不當行為,將工作人員的低素質表現進行公開處理,為不夠準確的財務信息提供核實資料,使監管制度能合理有效的輔助財務工作。
財務工作需要重視村民的資金儲備狀況,以村集體的財務管理數據為基礎,進行有關隊伍的業務能力考核,確保工作技術與隊伍能力處于目標一致狀態。根據農村財務在發展經濟、穩固經濟等方面的工作需求,執行在人員招聘、技術力量等對應工作內容上的考核計劃,使村集體能夠基于當前的組織結構,全面實行適用于財務發展的規章制度。避免財務工作的違紀現象和不清晰賬目,提升組織隊伍的人員整體素質,實現隊伍人員的逐步穩定和公正考核,讓財務工作能夠任用更多的高素質人才和有能力團隊,真正做到為村集體提供有效的財務管理建議,改善村集體的經濟管理狀況。
明確財務管理對于嚴格執行工作條例具有重要意義,將農村建設過程中的環境改造、文化活動、日常工作等內容,進行較為全面的資金流動監管和較為嚴格的財務流程審批。通過財務工作記錄農村發展支出以及不同時期的賬目內容,依據調查走訪和流水記錄確定財務工作的管理嚴格。結合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和財務狀況,分析財務管理是否存在人員結構上的不嚴格,將人員調配、財務崗位等方面的不合理配置進行更改,對管理過程中的資源使用進行資金情況的必要監管,使財務管理不存在人為因素的工作漏洞。
農村建設是財務支出相對重要的內容,也是發展農村經濟需要經歷的階段性項目。要根據村集體在建設過程中面臨的資金需求與管理,對農村經濟進行財務工作方面的積極支持。根據財務收入與支出之間的對應關系,進行村集體管理工作的數據核實以及人員監督,杜絕農村財務管理中的違規行為。使財務現狀由于人為因素的改變,實現長期而有效的建設發展以及政府扶持。根據財務部門對村集體資金情況的監管,為農村發展提高必要需要的經濟動力和人力資源,實現農村經濟發展和財務管理的全面改善。
明確財務現狀對農村經濟的影響,以經濟建設為落腳點進行相關工作的具體分析,根據財務工作在制度、管理等方面的不充分,實行扶持經濟的財務對策和工作建議。結合當地的建設過程對工作人員、監管制度進行分析,依照財務管理的收入和支出分析具體對策,為農村建設提供人力、技術等方面的工作建議,使財務工作能夠隨著經濟發展的腳步,處理好群眾提出的各項問題以及工作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