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俊麗
(臨泉縣種子管理站,安徽 臨泉 236400)
現代化農業技術帶動了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且對我國整體經濟建設帶來了推動性作用。就目前情況來看,我國綠色農業技術已經逐步融入到農業建設中,且取得了較好的發展效果,因此應將農業科學技術進行推廣與普及,以此加快農業種植業的發展速度,為我國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本文對農業推廣對提升農業種植業的作用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策略,以此助推我國農業種植業的發展,以供參考。
現階段人們對于綠色環保型的種植技術以及農作物產品要求越來越高,但由于傳統農業種植業存在一些弊端,如傳統種植中所使用的化學肥料和農藥,在農產品生產時會殘留很多農藥,使的農業種植安全問題頻繁出現。除此之外,部分種植戶大量的使用農藥和化肥,這樣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加農作物的生產效率和產量,但這樣的種植方式也導致了田地的環境污染,嚴重違背了綠色農業課程持續發展理念。因此,應加大農業推廣的力度,使農業種植業可以將綠色農業理論體系作為基礎,將現代化科學技術有效應用,進而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提高農業種植業的經濟效益[1]。
目前我國隨著農業種植面積規模不斷夸大,土地翻耕以及各種化學農藥的過量噴灑導致農業種植區域以及周邊的環境生態遭受威脅,例如過多的農藥和化肥隨著雨水的沖刷都進入到附近的河流之中,導致農業種植區域內的河流水質遭受嚴重影響,為農民的生活安全帶來了危害。
同時,在農作物種植中,不科學的種植技術會使農業產品化學成分超標,在食用后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威脅,而部分農業種植區域土壤以及外部環境土壤受化學成分影響,導致土壤酸堿失衡,營養丟失,嚴重影響農村的地下水循環,因此農業生產部門以農戶必須充分的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2]?,F階段,應加大農業推廣力度,并建立全新的農業經濟發展目標,包括合理施肥、種植環境保護、農業技術應用等,以此提升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
在當前時代背景下,人信息獲取渠道正朝著多元化不斷發展,現如今人們獲取信息已從以往的報紙、書籍過渡到網絡媒體、手機APP。因此,在綠色農業理論體系下,農業技術推廣應有效利用當前的網絡媒體技術,以此拓寬推廣渠道,使農民能夠隨時隨地獲取現代化農業技術的信息,在此基礎上提高農業的主動性和參與性,從而加快農業技術的推廣速度[3]。
政府在加大扶持力度的基礎上需要將現代化農業政策貫徹落實,并在扶持過程中結合當前農業的發展現狀進行針對性推廣。在推廣過程中應包含各類現代化農業知識,還需要在推廣內容中加入綠色農業技術的效果和優勢,使農民可以了解農業技術為農戶帶來的經濟效益。在此基礎上,政府及農業部門可以下發補貼政策,使農民可以有條件應用現代化農業技術,在提升農民經濟收入的同時發揮出農業政策的價值。
現階段,應加大技術研究上的資金投入,并且需要農業科研院的專業科研人員加入,將大量的資源放在新型綠色農業種植技術的研發上,結合地區特點,從而進一步推動農業種植技術應用。在技術的研發上要敢于創新和突破,致力于用最小經濟投入研發出最大效益的種植技術,為農業種植業的發展提供有效推動力。
在我國經濟發展的背景下,農業產業發展還需要加強發展力度,因此相關的農業部門要不斷的汲取發達國家先進的種植技術和理念,將其中的精華結合我國各地區農業種植現狀進行科學改善和融入,并且需要制定出具有操作性和地區性的綠色農業種植技術,減少化學肥料和農藥的使用,建立綠色農作物種植指標,進而提升地區總體的農業經濟發展水平。
從當前農民的文化水平來看,農業部門應合理應用現代化技術加強知識技術培訓,改變當前農民難以接受現代化農業知識的現狀。例如,在農閑時期,相關農業部門及政府部門應要求農業技術專家下鄉普及講授現代化農業知識,并定期組織農民進行實操學習,如遇到問題可由農業專家進行現場指導,使農業技術推廣更加有效。在此基礎上應普及綠色農業化知識,使農民能夠通過實踐操作將所學農業知識吸收,并將現代化農業理念應用到生產中,以實踐探索現代化農業發展新模式。在培訓期間需要注意,需要根據農戶及地區的特點進行課程培訓,不同地區需要結合地理環境因素選擇綠色農業種植技術,以此滿足我國當前農業發展的實際需求。
在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目標背景下,農業管理部門應當加強農業推廣,進而提升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水平。同時,在農業推廣中應落實相關政策,以此農作物產品的整體質量,實現農業經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