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英澤
(山西省新絳縣農業農村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山西 新絳 043100)
查苗補苗技術屬于玉米種植生長前期階段的田間管理技術。隨著當前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不但迅猛提升,農業用具也逐步走向科技化。目前我國很多地區的玉米種植過程中都利用先進的機械化種植方式。機械化的種植方式是利用先進的播種設備,進行農作物的播種工作,這樣的工作形式有效地減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降低玉米種植過程中的生產成本。機械化的種植方式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玉米的種植效率,但是仍然具有很大的弊端。一旦種植機械發生技術障礙等問題就會導致部分種植區域沒有播種成功,或者說破壞了種子結構影響后續玉米的生長。很多農民對機械化后播種后的結果不進行檢查,最后造成玉米缺苗斷壟的現象,造成人為因素的減產,所以在玉米前期播種過程中,種植人員要定期進行查苗補苗工作,保證了玉米播后保全苗,為生產玉米高產優質打好基礎。
以玉米的播種過程為例,玉米種植人員在播種前兩周內就應該開始對播種所用機械設備進行維修檢查,并且提前做好實驗工作,保證播種當天機械設備的正常運行。機械設備所播種完一個區域,就安排相關人員前往該區域進行玉米幼苗的檢查工作,觀察區域內是否出現缺苗等情況,并且及時補種,保證該區域玉米的同步生長。玉米種植戶在播種結束的一周內應每天安排相關人員對種植區域的玉米幼苗進行檢查,如果出現大面積的死苗或者缺苗現象,種植人員應立刻進行催芽補種,避免錯過玉米生長的關鍵時期。玉米種植人員同樣也應該堅持原有的間苗和定苗位置是否發生了變化,依據去弱留強和去病留好的原則對玉米幼苗的生長狀況進行一定的排查,保證玉米生長初期的質量,也可以幫助玉米幼苗充分利用種植土地的營養成分。玉米種植人員還可以采用移苗補栽的解決措施,將幼苗較多區域的幼苗進行移栽措施,但是在移栽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選擇帶土移植的方式,帶土移植可以保證玉米幼苗始終處于生長狀態,提高玉米幼苗的成活率,不斷發展玉米田間種植技術,進而實現玉米高產栽培的目標,提高玉米種植戶的經濟效益。
做好除草施肥工作是任何農產品種植過程中的基礎性田間管理技術。從目前來說,很多農產品種植者并不重視雜草處理情況,認為雜草的生長不會對玉米的正常生長造成很大的影響,但是雜草的生長嚴重影響了玉米對土壤間營養成分的吸收。雜草的生長也同樣需要大量的營養物質作為支撐,所以雜草會吸收土壤中的養分,玉米與雜草在生長時期爭光爭水和爭肥,這樣就對植株生長造成了抑制。據實驗調查顯示,在養分、水分的獲取率上,玉米遠不及雜草,進而導致玉米植株生長緩慢,嚴重了會造成禿尖、果穗缺粒,進而產量大大降低。并且雜草的不斷生長影響了原有田間科學化的間苗和定苗距離,對于玉米的正常生長造成了一定影響??茖W化的間苗和定苗距離可以保證玉米幼苗生長之間的間隔有效性,充分利用了土壤的有效性,避免了生長過程中水土不服現象的發生。但是雜草的肆意生長破壞了該平衡狀態,影響了玉米的正常生長;對于玉米種植過程中的施肥工作的管控至關重要,合理地施用化肥可以減少病蟲害發生的可能性,減少了農作物受到農藥污染的可能性。很多玉米種植戶沒有結合自身玉米生長的情況進行農藥配置,這樣的施肥形式不僅不會幫助玉米幼苗的生長,甚至會在很大程度上破壞玉米正常營養吸收。并且化肥用量的過高或過低都對于玉米的生長狀態造成很大影響。
以玉米的日常管理為例,玉米種植戶應該定期前往玉米栽培地,進行玉米生長狀態的檢查工作,種植戶應該定期清理田間的雜草。如果出現雜草過多的情況,在玉米3~5葉期,玉米種植戶可以使用畝用24%煙嘧莠去津150ml全田噴霧,可以有效防除玉米田一年生雜草,對于玉米病蟲害,比如蚜蟲,可以使用10%的吡蟲啉1000倍液噴霧防治,紅蜘蛛可以使用1.8%阿維菌素600倍液或者10.5%的阿維·噠螨靈500倍液噴霧防治,玉米螟使用5%功夫500倍液噴霧防治,玉米薊馬可以使用5%的啶蟲脒500倍液噴霧防治,但是在處理雜草過程中玉米種植戶應該盡量減少農藥的施用,避免對玉米的生長狀態造成損害;在進行施肥工作前,玉米化肥的選用可以根據專家的建議和結合生產實際情況進行調配,要特別注重化肥分量的選取。
現在的玉米種植開始由原始的自給自足向銷售方向轉變,所以玉米種植戶的種植目的不斷轉向首先是提高經濟效益。提高經濟效益的首要前提就是提高玉米產量,通過高產高效栽培的方式進行種植。這樣的種植形式就要求要不斷提高田間管理技術,田間管理技術貫穿于玉米生長的初期、中期和后期階段。在不斷提高田間管理技術時,可以通過查苗補苗、施肥及預防病蟲草害防治的方式,解決玉米生長過程中的各項問題,使得玉米的產量和質量得到提高,進而提高種植戶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