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艷玲,曹國華
(江蘇省海門市蔬菜生產技術指導站,江蘇 海門 226100)
蔬菜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是人們日常飲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更關注蔬菜質量安全與營養健康,綠色蔬菜也日益受到廣大居民的青睞。近年來,江蘇省海門市圍繞“安全、營養、生態、高效”大力開展綠色蔬菜生產基地建設,建成了綠色蔬菜生產基地6866.67hm2,2019年播種面積1.60萬hm2次、產量26.97萬t、產值9.9162億元,綠色蔬菜占比47.2%,推進蔬菜產業可持續發展,促進農業增收、農民致富、農村發展,滿足城鄉居民綠色蔬菜產品的需要。
近年來,海門市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完善了水、電、路、橋、泵、涵基礎配套設施,形成了“渠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漬能降、機能進、物能運、土肥沃、高產出”的綠色蔬菜生產基地。基地環境優良,遠離工礦區和公路鐵路干線,避開了工業和城市污染源的影響,大氣、土壤質量及灌溉用水等達到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要求。
(1)選擇優質抗病品種。選擇適銷對路、抗病高產的蔬菜品種,如甜瓜選用西州蜜、耀農25號及海蜜系列等抗病優質品種,降低了農藥使用量和頻次;西瓜選用抗病性較強的美多,并用黑籽南瓜作砧木嫁接,有效減輕了枯萎病、蔓枯病等病害發生。茄子以本地青皮長茄作接穗,選用托魯巴姆作砧木嫁接,使枯萎病、黃萎病等土傳病害得到控制。草莓選用寧豐、寧玉等抗病品種,減少了農藥的使用。
(2)完善栽培管理。第一,輪作倒茬。茄果類、薯芋類和瓜類等蔬菜連作易加重病害發生,需采用三年輪作制,最好采取稻菜輪作稻瓜輪作,以減少土傳病害及線蟲等發生。
第二,清潔田園。前茬采收結束后,及時清理蔬菜病殘體,帶出田園無害化處理。同時清除田埂、溝渠、地邊雜草,消除病蟲越冬或寄生場所,以減少病原菌和蟲卵基數。
第三,適時定植。通過提早或延后播種,使蔬菜錯開或避開病蟲發生高峰期,從而減輕病蟲害的危害。如適當推遲秋番茄和黃瓜播種時間,減輕蟲害危害,避免番茄病毒和黃瓜霜霉病發生。 春季露地西瓜生產中,采取小拱棚加地膜雙膜覆蓋,3月上旬定植,梅雨季節來臨前采收,避開因高濕引發的灰霉病、炭疽病等病害。
根據土壤結構和土壤性質進行灌溉,沙土應勤灌溉,低洼地區少量多次灌溉,避免出現積水問題,粘性土壤需開好深溝排水。另外,依據天氣變化和蔬菜秧苗的萎蔫程度適度澆水,晴天可增加灌水量,陰天減少灌水量,雨天盡量不澆灌。若中午葉片舒展,可不灌水。輕度萎蔫可灌少量水,如萎蔫情況較為嚴重,則增加灌水量。
大棚果瓜類蔬菜生產采取地膜全覆蓋,膜下鋪設滴管,在生產中控制灌水量,灌水后加強通風降低棚內濕度,降低棚內的濕度,減少病害發生;大棚葉菜類蔬菜生產中采取上噴管噴水抗旱;露地蔬菜采取微噴管灌溉或溝灌。結合灌水進行施肥,實現水肥一體化,起到節水、節肥、省工、省力、控病等效果。
在綠色蔬菜生產中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測土配方施肥施肥,實現化肥減量增效。在種植綠色蔬菜生產中,基肥施用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生物肥料、酵素菌漚制的堆肥為主,減少化肥施用量。草莓、西甜瓜、瓜果類、薯芋類蔬菜生產中施用腐熟有機肥1500~2000kg/667m2,在改善蔬菜的品質提同時,延長采期,提高產量。同時在追肥時,選用含有氨基酸、黃腐酸、腐殖酸的三元復合肥作沖施肥,增強蔬菜綜合生化調節能力,促進植株生長,增強抗逆性,促進瓜蔬早熟,改良品質。
綠色蔬菜生產基地積極協調好用地和養地的關系,種植綠肥還田培肥土壤,增加基肥用量,約占施肥總量的80%,均勻地撒施后耕翻入土。加強蔬菜生長初期和瓜果類蔬菜座果后追肥,促早發棵、早上市,提高產量。
不同蔬菜也有著不同的追肥方法。根菜類、蔥蒜類和薯芋類以鱗莖或塊根膨大期作為施肥的重點;白菜類、甘藍類需在結球初期或花球出現的初期追肥;瓜類、茄果類及豆類要在第一朵花結果后追肥。在追肥的過程中,注意結合天氣變化,溫度高長得比較快,多施肥;低溫條件下少追肥或不追肥。追肥的過程中應與澆灌和中耕培土有機結合。如種植密度較大,根系較淺的蔬菜,采取撒施的方式,施肥后及時澆水。對于行間距較大,根系相對集中的蔬菜,也采取開溝追肥,覆土后及時澆水。種植的行株距較大的蔬菜如絲瓜、苦瓜等采取開穴追肥。
(1)溫湯浸種。溫湯浸種可殺滅附著在種子表面和內部的病菌,具體方法是先用常溫水浸15min,再轉入55~60℃熱水中浸種10~15min,并不斷攪拌,水溫降至30℃繼續浸種。
(2)高溫殺菌。在夏季休田時清理棚內植株殘茬,施畜禽糞加粉碎的農作物秸桿等有機物1000kg/667m2,翻拌入土后,及時灌水,直至地面充分濕潤。在地面再加蓋一層農膜,關閉大棚門,封閉風口,使土層在高溫高濕環境下消毒殺菌,持續時間15~20d。處理結束后打開通風口,揭除地面地膜,降低土壤溫度,增施生物菌肥,整地作壟。
(3)高溫悶棚。對黃瓜霜霉病和黑星病具有較好的防治作用,具體方法是提前一天噴藥和灌水,晴好天氣中午前后密閉室溫,黃瓜生長點位置懸掛溫度計,棚溫控制在42~48℃,維持1.5~2h,悶棚后緩慢放風,噴施葉面肥促進植株生長。
(4)病蟲害綠色防控。在綠色蔬菜生產基地開展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區建設,通風口覆蓋防蟲網隔離害蟲為害,懸掛粘蟲板粘殺害蟲,安裝頻振式殺蟲燈殺滅害蟲,放置性誘劑誘殺害蟲,避雨栽培和膜下滴灌控濕防病等生態栽培技術,有效地控制病蟲害的發生。
綠色蔬菜生產采用各種有益生物或生物的代謝產物控制病蟲害,提高防治效果,減少周圍環境和蔬菜產品污染,延緩抗藥性,目前主要是以蟲治蟲、以菌治蟲、以病毒治蟲、生物制劑防治病蟲害等。
(1)以蟲治蟲。菜青蟲、斜紋夜蛾、地老虎等鱗翅目產卵盛期釋放赤眼蜂進行防治,在螨類害蟲為害時釋放捕食螨防治,在發生蚜蟲為害時布設異色瓢蟲防治,抑制蟲害大暴發。
(2)以菌治蟲。 蘇云金桿菌防治菜青蟲、小菜蛾、菜螟、甘藍夜蛾等,用白僵菌防治蔬菜等鱗翅目害蟲,用座殼孢菌劑防治白粉虱。
(3)生物源農藥防治。用苦參堿防治蚜蟲、菜青蟲以及多種地下蟲害;用印楝素防治美洲斑潛蠅、白粉虱、蚜蟲、小菜蛾、螨類等蟲害;用蛇床子素防治白粉病、霜霉病等,用井岡霉素防治黃瓜立枯病等;用春雷霉素可防治黃瓜枯菱病、角斑病和番茄葉霜病。
(4)病毒生物防治。在做好蚜蟲、白粉虱防治的基礎上,用抗毒劑1號150倍液可防治茄果類蔬菜病毒病。912鈍化劑可有效規避煙草花葉病毒的傳播。
在病蟲害綜合防治基礎上,根據蔬菜病蟲害的發生規律和田間監測,科學合理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品種,提高防治效果,減少用藥頻次,確保蔬菜的質量安全。常用的殺菌劑有可殺得300、腐霉利、烯酰嗎啉、百菌清、嘧菌嘧、代森錳鋅、苯醚甲環唑、咪鮮胺、溴菌腈、乙嘧酚等。常用的殺蟲劑有吡蟲啉、蟲螨腈、甲維鹽、虱螨脲、茚蟲威、氟啶脲等。
當前,市場上對綠色蔬菜的需求量明顯提高,人們也更加關注綠色蔬菜的生產規范性和管理的有效性,綠色蔬菜生產及管理要求也更為嚴格。為此,必須認真把握綠色蔬菜生產中的每一個環節和細節,合理澆水和施肥,同時完善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以此不斷提高綠色蔬菜生產及管理的效率,促進綠色蔬菜生產行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