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麗
(定邊縣長城林場,陜西 榆林 718699)
近年來伴隨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國家對林業建設的重視程度日漸提升,這也有效地推動了林業建設工作日益推進,林業育苗技術也獲得了巨大發展。而在林業工作實際,造林條件各不相同,不是千篇一律一成不變的。為了有效提高造林效果,保證造林質量,應當對苗木育苗技術不斷完善,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證苗木成活率,進而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以及社會效益。基于此加強苗木育苗技術研究與應用,越發凸顯出其重要性。
在林業育苗技術當中,容器育苗是非常重要的技術手段,近年來得到了普遍應用,而利用容器育苗過程當中,種子萌發和育苗容器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對育苗容器科學選擇,能夠為種子萌發于生長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如果選擇的育苗容器不合理,大小、深度和理化性質與種子萌發和生長不相符,對種子萌發與生長形象巨大,還會引發苗木出現死亡,降低存活率。所以利用容器育苗過程當中,需要對育苗容器科學選擇,對種子生長特性展開詳細的研究,并科學地選擇育苗容器,理化性質以及材質均適宜種子萌發與生長,這樣才能提高種子成活率,為其健康生長提供良好的基礎。
合理選擇育苗容器后,應當利用藥物處理育苗容器同時對土壤進行合理處理,減少苗木遭受病菌的感染,科學合理的儲存苗木種子,將整地與施肥工作充分做好,在具體播種過程當中,還應當加強土壤消毒,創造有利的空間,保證苗木健康生長。
選擇育苗地過程當中,首先必須要考慮苗圃地土壤條件以及運輸條件,這樣有利于增強運輸效率,同時還應當確保苗圃區域地勢平坦,利于灌溉與排水,苗圃土壤是影響苗木育苗質量的關鍵因素。倘若苗圃土壤屬于黏土、沙土以及鹽堿土應當采取有效的措施合理改良,保證土壤質量利于苗木生長。在苗圃地選擇過程當中,要對苗木充分考慮,對于針葉樹苗木應當栽植在地勢平緩且土壤濕潤的苗圃中,苗圃選定之后需要和苗木品種充分結合,對苗圃科學劃分,對排水灌溉系統科學設置,如果苗圃面積較大,還存在較多風沙天氣時,應當設置綠籬栽植防護林帶。
完成苗木移栽之后,應當科學合理的翻耕,對苗圃土壤水分及時恢復,土壤肥力與排水性,對各類雜草灌木及時清除,同時全部清除上期苗木殘留的樹根,合理輪作,才能為苗木生長創造更為有利的環境。如果是新開辟的苗圃地,前期準備工作充分做好,對土壤進行深翻深耕,時間以秋天為益,這樣能夠有效保證土壤肥力,控制和減少病蟲源,為苗木健康生長創造更為有利的條件。
苗木進入苗圃之后,極有可能會遭受病蟲害的侵擾,所以為了保證苗木健康生長,必須要將病蟲害防治工作充分做好,倘若病蟲害對苗木生長造成不利影響時,必須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強防治。同時需要將肥料管理工作充分做好,特別是施入有機肥過程當中,應當充分腐熟,有病菌和蟲卵攜帶進入土壤之中,加重病蟲害的發生,科學合理的應用藥劑,對土壤嚴格殺菌,以免苗木遭受病蟲害侵擾。
應當充分考慮苗木具體生長特點,科學控制苗圃水肥條件,如果土壤酸度較高時,會嚴重影響苗木生長,可以通過客土來對土壤環境進行改善,在苗圃當中加入叫高堿性的客土,如草木灰以及石灰粉等,改善酸性土壤,使苗圃土壤肥力大幅增強,改善苗圃灌溉條件,可以通過噴灌方式進行灌溉,并對管道設備合理設置。
科學合理的選擇優質種子,同時嚴格的進行檢查,對種子含水率,形態特征和重量參數等科學確定,并依照檢驗結果,科學合理的處理種子,通常利用溫水以及藥劑等對種子進行浸泡,減少病蟲害造成的侵擾,避免對種子生長造成的不利影響。選擇優質種子之后,采取有效的催芽措施,對水溫和藥劑科學控制。播種過程當中,應當充分考慮種子具有的特點,還應當結合育苗地區以及氣候條件,對播種時間科學控制,確保溫濕度條件以及生態條件都符合種子生長的前提下,科學的選擇有利時機進行播種,如果苗圃地較為干旱,應當選擇在冬季冰雪殘留階段開展相應的播種工作。如果苗圃地,具有嚴重的風沙天氣,那么播種時期應當適當合理延遲。另外,由于苗木種子在抵抗低溫與晚霜方面能力不高,所以,在播種過程當中,應當合理的提前進行播種。
總之,現如今林業技術獲得了很大發展,然而依然有一些不足存在,特別應當進一步加強苗木育苗技術研究工作,并對苗木育苗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強化管理。本文首先分析了容器育苗技術在應用過程中的重點事項,其次對苗圃管理技術的重點進行了探討,希望可以為相關工作開辟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