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藝術發展至今經歷了多次重大轉折,在現代社會發展變化和輔助設備的更新環境中,現代音樂也面臨新的發展形勢。如何發揮現代音樂中大量的科學技術,是發揮特殊美學的重要基礎。隨著社會的普遍發展和藝術文化的啟發,人們對于音樂美學的認知在不斷拓寬,對其的探索也在不斷深入,現代音樂有其獨特的時代特征。在近千年的發展中,音樂已經具有較成熟的體系,體系內部的音樂種類會根據不同演奏家個性迸發出完全不一樣的音樂感受。而鋼琴演奏作為現代音樂一種重要的表現載體,其發展歷程和未來發展前景是與現代音樂美學息息相關的。在此明顯的引入民族特色。隨著相關研究的深入,現代音樂對于人的感知認識更加全面,能夠從多方面不同的提升人們的美學享受。
【關鍵詞】現代音樂;美學特點
【中圖分類號】J624.1?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22-0219-03
【本文著錄格式】廖勁斌.現代音樂美學對鋼琴演奏的啟示[J].北方音樂,2020,11(22):219-220,256.
引言
科技的發展和對于藝術刺激的研究不斷深入,使現代音樂在美學表現形式和藝術體系上的傳達具有更多的選擇。這是歷史上的一個進步。當代音樂體系發展成熟,音樂表現形式更多樣,且能以科技元素增強音樂感受,達到過去的音樂藝術所無法達到的水平。但由于重點在求技法的高超,隨著市場化的不斷滲透,出現了一些功利化的趨勢,這一趨勢在當前社會發展形態來看是不可逆的,直接表現就是現代音樂中充實了很多明顯的商業要素,它們對于藝術作品本身的內容表達或表演方式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市場化的加入,一方面能夠為優秀的藝術表演人士贏得更多的表現機會和回饋,但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會影響到音樂表演人士的創作理念和心態,對于現代音樂而言,商演是一個把雙刃劍。
一、強大而理性的現代音樂美學理論體系
數千年的藝術門類發展至今,在各民族的音樂特色與歷代音樂作者的努力下,使當代音樂群英薈萃。無論是表演形式、曲目種類還是藝術表達手法,都卓乎不群。人文藝術的發展與科學技術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藝術表達為科學進步提供了方向,而科學進步又為藝術表達貢獻了具體的基礎。科技的進步能夠促進音樂、美術等藝術門類表現形式的拓寬、具體表達手法的增加。同時也能夠提高在藝術創作和表現過程中的效率使創作者和表演者能夠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集中于具體的藝術行為上,提高了藝術表達的純粹,為更專業的音樂表達提供了可靠的基礎。當今,標準化和專業化的研究工作涉及各個行業與各種藝術門類,為了使某種藝術門類能夠得到更加廣泛的發展,我們往往需要對這一藝術門類的表達形式進行詳細的解剖分析,其組成結構通過提高認識來達成,對這種表達形式具體表達元素存在的定義,在日后的創作和表演過程中,能有的放矢地將這些關鍵要素進行放大,提高藝術表達的美感和美學感受。通過原來潛在的、模糊的、隱喻的藝術表達形式,對其各種要素進行解讀。并使用串聯讓其能夠形成概括化、系統化的體系,將其有組織、有目的地整合成一個完整的體系。這個體系的搭建方式和搭建方向必須由主體決定,在決定的同時我們了解到每一個藝術表現元素能夠發揮效果,以及各元素之間的組合能夠達成一種效果,基于這一認識,我們在進行藝術創作和表演時就能夠具有很強的針對性。經過上百年的摸索和經驗積累,現代音樂已經形成了非常完善的理論體系,這些系統性的思維為音樂創作者提供了很好的邏輯指引,幫助其理清創作初期的思考陰霾。在清晰并且帶理性思考的過程后,那種不符合音樂美感的作品的數量有了明顯的減少,隨之而來的是更加符合音樂美感的作品。近現代以來,各類藝術學科開始由過去的經驗教授轉而變為學院研究形式,將音樂表現形式的組合因素進行研究剖析,將其在整個音樂表現過程中所發揮出的作用進行具體的分析。這對于教授初學者或在已有的知識經驗框架下,對音樂范疇進行拓展和加深理解,具有非常明顯的指導作用。同時,隨著學科化的普及,越來越多的行業和門類開始由規范化的方向進步,音樂也不例外。在不斷的探索過程中,行業研究人員、從業人員將音樂美學的具體內容不斷系統化、概括化,將其之間的相互聯系組織以一種具有統一目的的形式結合起來。將過去那種模糊朦朧的認知逐漸清晰條理化,對其內容進行復制傳承教授時也能夠根據效率保證最終的效果。當前的演奏是由不同的音階音調共同組成的,而這些音調我們也完全可以通過數據量化分析和對比實驗來判斷鋼琴演奏時哪些曲調對于人的情緒調動能力更強,哪些則弱一些。這種細微的變化,我可以通過精心的組合安排,實現一種融洽自然的演奏節奏和營造出一種完美的臨場表演效果。
二、現代音樂美學體現了較強的民族情懷
得益于現代人類文明的技術發展和全球化的大趨勢,越來越多的文明國家和民主將自身的文化特點和音樂美學展示給他人,在這一過程中,民族化的音樂美學開始大放異彩,越來越多的民族文化都傾向于將自己獨特的音樂美學展示給世界。在技術進步的支持下,超遠距離的文化傳播和文化碰撞成為了現實,現代音樂也在這種廣泛的音樂靈感碰撞中不斷積累自身的特色,民主化和民族情懷是現代音樂表現形式的一種重要載體,它象征著現代社會文明和科技進步,對藝術門類帶來深刻影響。各個民族之間的音樂美學特點各具特色,將其進行有機的融合,能夠實現更高層次的藝術跨越。現代音樂能夠參照的音樂美學靈感和特色非常多,能夠直接跨越大洲大洋的距離,超遠距離的進行靈感的汲取和碰撞。在對于不同文明音樂美感進行大融合的同時各民族音樂美學特色的劃分邊界也不斷明確,這并不是為了拆分已有的音樂美學體系,而是為了將相應的特色特長以盡可能準確的形式劃歸到不同的藝術來源地,以便于后期進行音樂美學的再創造或靈感獲取時能夠具有準確的方向。
現代音樂美學其主要的起源之一就是近現代世界的交流與沖突。古代受限于人類文明的科技發展水平,長距離的文化交流非常困難,一般是以軍事或宗教交流作為載體,音樂在這種交流氛圍中并不占據主要地位,所以,對于不同地區的音樂交流次數較少且成本過高,一般是用于宮廷或宗教的音樂創作,對于大眾的音樂感受并沒有太多的影響。而隨著現代科技文明的不斷發展,新航路的開拓使得原本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文明開始大規模地交流,形成精神碰撞,隨著一次又一次文明與文化之間的沖突和變革,以及最終的融合,最后成為了一種普世的情懷,并且在現代文明社會中持續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現代音樂也深受其影響,在具體的表達形式和載體類型上存在明顯的區別,地域性、區域性、民族性特色不斷被強調。各民族文化之間的特色音樂美學都是在基于過去的傳統歷史發展積淀之下濃縮的燦爛歷史,它記錄著一個民族的過往史、奮斗史以及對未來的向往,體現在現代音樂美學中,最明顯的就是各個國家的國歌。
國歌是最能體現一個國家過去歷史特色以及人文情懷的集大成者。各個國家國歌的民族性和演奏特點具有很大的差異,完全是基于國家主要民族和歷史發展脈絡積淀而成的。目前,主要國家的國歌演奏都是在現代音樂誕生之后出現的,兩者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參照,國歌的設計創作一方面要考慮到現代音樂表現形式的多樣性,同時又尊重過去的歷史傳統和文化綿延,希望能夠從兩者之間達成一個微妙的平衡,使得音樂在傳送的過程中既可以完整地闡釋國歌想要表達的內容,同時音樂又能以“人類共通的語言”這種特殊載體形式廣為傳播。鋼琴作為西方音樂發展的一種具體體現,在近些年不斷通過融合西方曲調進行自身體量的拓展和內容豐富度的提升。幾乎所有的東方樂曲都可以用鋼琴來進行演奏,但是基于不同樂曲和樂器的結構特點,在進行融合時,還需遵照各自的不同特點,發揚各自的長處,進行精細的調整,使其能夠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三、現代音樂美學講求技法高超,功利化趨勢明顯
音樂的表達應該遵從個人內心和情感,以一種真摯的感情驅動音樂的演奏和表演,但是,由于現代音樂發展至今已經有了一整套完整健全的教育體系,以及眾多的表演載體可供選擇,因此,在實際的表現過程中經常會表現出一種過度追求技法的高超功力化的情況。對于個人而言,這種功利化的追求會阻礙其全身心地投入音樂演奏和欣賞音樂的過程,對于整個音樂領域而言,這種功利化的過度追求,會使得音樂創作和演奏的目的性過于復雜,使演奏人員精力過度分散,而且這種功利化的初衷,在最終的目的選擇和目的達成過程中,有可能會影響到當事人的具體選擇。技法的高超是對過去長時間經驗積累的掌握和熟悉。技巧的熟絡自然能夠提升演奏的完成度,但如果過度追求技法,又有可能會違背音樂本身的精神內涵。音樂作為一種最古老的藝術表達形式,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形式的表現,伴隨著各個文明國家,經歷了數千年的歷史傳承,因此音樂的價值更多是表現于它能夠作為一種歷史文化發展的濃縮體,向后人宣告和展示過去人類精神文明追求的成果,而技法的輸入是對其進行錦上添花的一種補充,而并非對音樂藝術的最終追求目的,否則就是本末倒置,這種錯誤的認識會直接影響到欣賞者和演奏者雙方對于音樂這門藝術的看法。無論是怎樣的技法,事實上都只是一種經驗的具體表現,而經驗本身并不能取代音樂的內涵,而是要服務于音樂內涵,能夠完整地將音樂想要表達的精神展示給聽眾,過度追求技法的變化會影響到對原有藝術要素的表現,所以,在實際表演時要慎重選擇特殊技法的使用頻率。音樂作為一個人類共同的記憶載體,在欣賞音樂時,事實上也是對這種已有的文化遺產的約定和踐行,因此,在面對音樂藝術時,要仔細斟酌其中的中心和重點,不要讓技法的追求掩蓋了內心對音樂美感的感覺和溝通。
四、現代音樂美學一定程度上融入了較強的商業元素
商業要素進入音樂美學本身并沒有問題,商業元素進入現代音樂美學是一個無法逆轉的大趨勢,因此,我們要認真客觀地看待這個過程,它對于現代音樂美學所造成的影響。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商業元素過度滲透到音樂美學所帶來的弊端:商業元素則意味著大部分人的意圖選擇商業元素的加入,能夠提高藝術表現過程的資源吸收能力,能夠使音樂藝術的表現手段更多,能夠支配的資源數量更充沛,能夠更好地為一場完美的音樂表演提供其所需的一切要素。現代社會本身就是一個商業社會,所有社會資源的分配都是基于商業邏輯和市場行為所發生的,因此,作為一個需要面對受眾的藝術門類,音樂在現代發展過程中必然會受到商業元素的影響,并且其自身的發展和延續也無法離開商業元素,但我們需要警惕的是,我們不能過度自信于讓商業元素自由調配所有的資源,更不能讓商業元素成為評判一個音樂作品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藝術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而藝術的受眾群體又具有很大的區別,不同的音樂表達載體和形式能夠容納的受眾個體是有限的,但個體數量的有限并不影響到音樂作品本身的質量,如果單單以商業要素這一個指標來作為評判一個音樂作品是否成功的標準,音樂行業長期這樣發展的結果就是受到廣泛好評的音樂類型趨于一致,現代音樂引以為豪的多樣性,包容性會逐漸被商業選擇所取締,大量具有特色的音樂,由于缺乏足夠的受眾,或無法產生足夠的商業價值被排擠到音樂的邊緣位置,無法正確發揮其藝術表達價值,甚至會造成某種音樂門類的消失。而大眾對于音樂類型的喜好并不存在什么忠誠度,每隔一段時間大眾對于音樂門類的喜好都會發生轉變,但是,由于過去固化的音樂發展推廣模式,導致那些原本在過去不受歡迎的音樂門類會越來越少,直至消失,而這種消失是一種永久性不可逆的,這對于音樂本身的打擊是非常嚴重的。商業要素的加入,一方面可以放大音樂本身的魅力,吸引更多的資源和關注,讓更多的人能夠以一種既定的方式去欣賞的音樂藝術,但同時也會放大對資源的獲取效率,使得原本處于小眾群體的音樂類型,由于無法獲取足夠的資源而無法繼續生存。從個體方面來分析,商業要素的過度加入也會使得音樂制作者和表演者自身發生一定的變化。
五、結束語
現代音樂經歷了數百年的發展,已經逐漸完善,其極強的包容性,得益于全球化趨勢,使得更多國家民族文明的音樂形式能夠融于一體,給現代音樂制作者提供了廣泛的創作空間和靈感,但同時現代化社會的商業行為邏輯也對具體的音樂制作人、表演家和聽眾造成了持續不斷的影響,這種影響雖然最初發愿并不壞但涉及到具體行為和影響時有可能會由于缺乏整體性的指導而導致對整個音樂領域造成不可逆的影響和破壞。
參考文獻
[1]潘婷.現代音樂美學對鋼琴演奏的啟示[J].文藝生活·下旬刊,2020(2):78.
[2]荊蕾.沃爾夫《意大利歌曲集》鋼琴藝術指導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7.
[3]王馨一.中國鋼琴古曲改編曲的演奏及教學研究——以《陽關三疊》為例[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6.
[4]姚恒璐.貝多芬晚期鋼琴奏鳴曲中的現代結構預示[J].樂府新聲,2020,38(2):31-41.
[5]陸玉婷.從現代音樂美學角度淺析汪立三鋼琴作品《書法與琴韻》[J].黃河之聲,2017(5):100-101.
作者簡介:廖勁斌(1973— ),廣東新會,本科,講師,星海音樂學院,研究方向:鋼琴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