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華
摘 要:隨著經濟與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國作為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制國家經歷了一段快速發展的時期,現如今經歷了多方面的變化人們的生活基本得到了滿足,而且各地區的建設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在這樣一個背景下,如何才能在探尋可持續發展路徑的基礎上保證環境保護與合理的經濟分配已經成為當前我國重要的任務,那么如何在經濟發展的趨勢中和經濟法之間達成銜接對我國的發展建設是有著很大推動作用的。本文從經濟發展的含義、通過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經濟法的互動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以及可完善對經濟法的互動以及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這三個方面展開討論,并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經濟法的互動研究提出了個人的見解。
關鍵詞: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經濟法:互動研究
引 言
經濟全球化的到來,這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我國的建設和外交,但是縱觀整體的發展格局,我國的經濟轉型起步比較晚,國內的一些區域建設需要顧及,而國際間的交流合作也對國內的市場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如何才能保證我國經濟發展并與經濟法相交互這是穩定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路徑。
一、經濟發展的含義
經濟從發展的方式上來講的話,現如今正處于多元化的趨勢當中,對于下一步的計劃和政策并沒有很大的轉變,只是要優化內部的結構和提高經濟效益,不損害人們生命財產安全基礎上讓他們的物質生活有所提升這才是穩定發展之路。現如今對內對外的經濟發展方式有很多,除非商品生產加工出售以外還能進行投資和融資,這些都是在傳統發展理念下發生的轉變,從前是全面發展一、二、三產業,但是現在轉變成了協調發展。而且傳統的各產業發展都是以人力為主所推動的,現如今在科技的支持下,已經形成了智能化,這代替了以前的純人工。現如今我國處于發展中國家轉型階段,而且內部有著大量的經濟體,但是要想真正的增強我國整體國力并在市場上爭取較大的競爭能力,這就必須要提升自身的管理和科技,這樣才能達到全面化發展[1]。
二、通過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經濟法的互動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一)經濟法的完善能夠進一步的促進我國經濟發展
我國經濟發展主要的目的就是能夠吸引消費者,這也是改變我國國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方式。如果完成了這一點,也能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而我國有著很大的消費人群,雖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經濟水平,但是這并不能完全滿足,還是需要有相關的稅法保護向國外進展,比方說國內的社會保障法,國外的稅收法以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等,這些規定都能保證消費的正常進行[2]。
(二)經濟法的完善能夠使我國的發展轉向集約式
傳統的發展模式屬于粗放式,而且消耗的能源很大,甚至會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必須要在經濟和人力的支持下才能完成,這種傳統的發展模式只能在短時間內滿足我國國內的需求,如果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僅憑這些是遠遠不足的。現如今我國已經提倡低碳環保的綠色發展理念,而且在產業結構的調整與科技的支持下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很多產業也是向著集約式的方向轉型,比方說企業所得稅當中就明確的規定了企業需要在安全生產的基礎上也要保障稅收的合理化,這樣才能幫助我國企業的發展并最大化推動國家發展。
(三)經濟法在完善以后能夠促進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
在我國不斷發展的基礎上,是有著很明顯的矛盾,這其中主要有城鄉差距比較大,而且各部分區域之間也未能達到協調性,這就導致各地的經濟結構存在著明顯的差異,無法達成統一的發展模式。尤其是在市場開放了以后,這些比較落后的地區在與外界進行貿易時總是會吃虧,從而制約了我國的穩定發展。基于此,國家在意識到這一問題了以后 從經濟法當中就體現出了十分科學的成效,就比方說很多企業在建立了以后,因為需要向國家交所得稅,但是對于不同發展地區所要征收的所得稅是不同的,所以說很多新的企業就會向這些發展比較緩慢的地區進軍,雖然說企業有鉆空的態度,但是不得否認的是這恰好能夠帶動地方經濟帶發展,無一不是一項十分科學的政策。根據相關的發展戰略當中明確的指出,現如今新中國正處于轉型的階段,那么如何才能去推動經濟發展并確保協調的特性,這已經對于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三、可完善對經濟法的互動以及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現如今我國的經濟從基層就能反映出實際情況,因為經濟法是在不斷的發展過程當中逐漸創新和成熟的,所以可以明確的一點是經濟法和經濟是共同發展并進步的,而且也能夠在遇到一些問題以后發現其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不斷的補充和完善。從金融法上來看的話自金融危機發生了以后對世界各國都有著很大的沖擊,但是很多國家也以此調整了內部的經濟結構,所以便建立了諸多金融機構。然后是產業發,為了緩解經濟危機所帶來的沖擊,我國也是制定了相應的應對策略,主要的目的是保護國內的產業不會受太大沖擊,所以政府會在此其中干預。但不得不說的是經濟法雖然存在很多問題,卻對我國經濟發展有著促進作用,而且也能夠穩定市場的運營,是值得推廣和完善的[3]。
總 結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發展迅速階段,這其中為了保證發展的穩定,就必須要有經濟法作為支持,然后對其不斷的完善和創新,結合我國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這樣才能促進中國經濟的協調性,從而最大化的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
參考文獻
[1] 嚴正廣.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及其與經濟法互動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20(02):141-142.
[2] 云愨.淺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經濟法對策[J].現代營銷(下旬刊),2020(01):200-201.
[3] 劉祥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與經濟法互動之間的相關性分析[J].智庫時代,2019(09):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