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社會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弱勢群體的問題一直以來受到人們的普遍關注,隨著我國法制建設的不斷完善和發展,要求社會成員享有平等的政治權利和社會地位,逐步形成了以憲法為保障的關注弱勢群體的法律體系,由于在當今社會中,婦女兒童老人處于弱勢地位,其利益與權益較容易受到不法侵害,對于這點從近幾期發生的校長性侵兒童案、吸毒母親親手將自己的兒子殺死幾起案例中也可以看出,因此對于此三類人法律給予他們特別的保護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通過分析我國立法中對婦女兒童和老人的相關規定,并結合相關的案列分析我國目前對著三類人的保護。借鑒國外對婦女兒童老人的保護對我國關于婦女兒童老人的相關立法的完善提出借鑒意義。
關鍵詞:弱勢群體;現狀分析;法律保障;權益
1我國現行法律對婦女兒童老人權益的保護
基于對弱勢群體的保護以及維護社會的公平出發,我國制定了相關的法律規定,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刑法》、《未成年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收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婦女權益保障法》、《就業促進法》、《教育法》、《選舉法》、《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土地承包法》《老年人權益保護法》等法律在內的以國務院行政法規、勞動部門規章、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釋等為主干的維護婦女兒童老人權益的法律體系。我國《憲法》第四十九條第三、四款對于婦女兒童老年人的權益保護進行了概括?!缎谭ā返诙偃艞l第二款和二百四十七條第六款,《婚姻法》第三十六條第三款體現了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應加重處罰,對于子女的撫養應該以保障子女的權益為前提的原則,表明了對兒童的特殊保護。婚姻法解釋一第十七條和婚姻法解釋三第十條體現了在分割財產方面對女性權益的保護?!掇r村土地承包法》第六條和第三十條對農村婦女的土地權益做了相關規定《老年人權益保護法》和2013年新修訂的《老年人群益保護法》第十四條和第十八條的規定體現了家庭成員應當關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視老人,冷落老人。贍養老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精神上慰藉的義務。
2我國現行法律實施上的問題
2.1 從立法層面看法律的實施問題
隨著社會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對弱勢群體的保護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進步,我國先后頒布了一系列法律,我國弱勢群體法律保護體系已初具規模,但是仍然存在許多問題:(1)對弱勢群體保護的立法觀念較落后,立法不夠健全,缺乏整體的規劃,立法較滯后,保障程度較差;例如,我國對婦女平等就業權的保護主要局限于婦女生理性別進行保護,輕視社會性別的平等權利和社會地位的保護(2)弱勢群體保護的法律覆蓋范圍較狹窄,保障水平低;(3)對弱勢群體的保護立法層次低,法律規范強制力較弱,法律條文規定較為籠統;例如,目前“家暴”現象嚴重,“家暴”現象的增多對于婦女的威脅是很大,《司法解釋》中對家庭暴力的界定不全面。根據《司法解釋》,可以看出對家庭暴力的定義主要側重于身體上的暴力。而《婚姻法》第四十三條的規定也體現出法律對家庭暴力的界定只限于身體上的暴力,但家庭暴力規定顯然不利于婦女的保護,有可能使遭受到精神的暴力和性暴力摧殘的婦女,在離婚時得到精神上的損害要比肉體上的傷害大得多,影響更久遠。(4)可操作性不強;對弱勢群體保護的法律法規缺乏具體的程序保障,適用性較差。
2.2 從執法層面看法律的實施問題
(1) 執法方面主要體現在部門多交叉情況嚴重導致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護,執法機關在執法的過程中缺乏相關的依據,在實施的過程中由于沒有統一的標準導致不同地區對弱勢群體的缺乏統一的處理方案,使得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護?!秳趧臃ā芬幎?“勞動者每個工作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弊钚碌恼{查顯示,紡織、服裝、玩具、三產服務業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加班加點更加的嚴重,部分女職工甚至長期無休息日。對性騷擾處理方面,我國司法界還存在法律依據不足,受理投訴后舉證困難,沒有專門的受理投訴機構等。
(2)我國弱勢群體的救助措施不完善。例如、我國的救助措施屬于事后救濟,不能在暴力未發生時將受害者與加害人隔離,,使許多受害者受到侵害。
3、完善婦女兒童老人權益保障法的建議意見
(1)樹立社會性別意識,從社會性別的角度來創制和完善有關婦女平等就業權益的法律規范和制度。完善村規民約減小對農村婦女土地權益的損害,。
(2)加強婦女平等就業的救濟保障,進一步健全法律救濟途徑。
(3)完善法律救濟程序;建立我國的的婦女權益保障的程序機制,強化程序觀念,是婦女權益保護法律制度建設的關鍵環節。
(4)我國現有的法律,對家暴的處置并不“給力”,無形中縱容了施暴者,我認為我國現階段對于婦女權益保障方面特別是家暴問題上應當從法律體系上予以完善,可以參照國外的立法,例如:“夫妻關系強制終止制度、保護令制度,以及專門設立的“受暴婦女臨時庇護機構”,這些都是我國在立法中值得考慮的。
(5)完善《婦女保障法》的法律責任制度,增強體系性和合理性。
(6)設立保護令制度,我國《婚姻法》應當在救濟措施增設保護令制度,規定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可以向法院申請保護令,禁止施暴者靠近處于危險中的婦女及子女,強令施暴者遷出申請人的住所,不得接近申請人的住所、工作場所及經常活動的區域。
(7)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應認可家務勞動對家庭的貢獻,將現有的婚姻家庭中規定的家務勞動補償制度予以完善。
3.2對兒童權益的保護
(1)近年來發生校長侵權案我認為這種情況并不是立法的層面的問題,而在與對未成年人保護監督體系不夠。因此教育部應當設立流動督查小組,對學校校長以及老師的行為進行不定時的抽樣監督。
(2)我國對于虐待兒童是由明文規定的,但是卻沒有對忽視兒童做具體的規定,我國可以借鑒美國法律中對于忽視兒童的相關立法,來完善我對與兒童的保護。
3.3對老人權益的保護
(1)通過上文提到的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護法》正是將“?;丶铱纯础奔{入法律的條文中,將探望老人作為公民的一項義務,但是我認為自實施以來雖然引起一陣輿論的評論,但是并沒有實際解決問題,其中最重要的而一個原因是此項義務沒有強制措施來保障實施,因此應當逐漸的完善探望老人的懲罰性措施。
(2)所以明確《老年人權益保護法》保障的范圍和標準,以量化的方式具體規定子女與父母的居住距離和探望的時間和次數,增強行為后果的課預測性,完善法律制度。
(3)完善探親休假制度,探親休假規定的不合理目前我國立法中規定職工享有探親假并不具有強制性,因此應該加大法律的強制實施力度。
結 語
通過上文的敘述可以看出我國婦女兒童老年人的權益制定了相關的法律條文,但是從我國目前的現狀以及近期發生的種種案件情況來看,這種保仍然存在缺陷,應當結合國外的相關立法予以完善。
參考文獻
[1] 張文顯.法理學(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08.
[2] [美]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律哲學與法律方法[M].鄧正來譯. 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2. 58—59.
[3] 肖磊.婦女、兒童和老年人權益保障[J]中國法制出版社.2005.03
作者簡介:呂云娜,1992年2月,女,普米,云南省麗江市寧蒗縣,研究生,法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