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劉小艷
(安福縣明月山林場,江西 吉安 343200)
在經濟建設的過程中,林業資源提供了資源方面的保障,重視林業的發展,對于改善環境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踐行新時代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在經濟發展的過程,能夠有效的促進環境的優化和建設。環境問題是現代社會的焦點問題,在造林和營林方面建立起科學系統的工作方案,對于現代林業的質量起到保障作用,有利于提高現代化林業的質量,對于整個林業經濟水平的增長至關重要,需要相關工作人員的深入研究。
在林業發展的過程中,樹苗的培育過程十分重要,在這個過程中往往會產生一些問題。有關部門在育苗的工作中,往往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工作態度不夠積極,導致幼苗在培育的過程中成活率不高,對于人力和金錢都是很大的浪費。有些工作人員在幼苗培育的過程中,缺乏專業的技能作為支撐,工作素養不高,不能夠滿足造林的工作要求,在工作過程中,沒有形成良好的管理方式,在質量檢測方面存在著一定的疏漏,對于造林的質量和數量不能從根本上給予保證。而且在我國現在的林業資源當中,還存在著質量低的現象,森林資源的存活率不高,林業運營水平不高,林業資源很難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在林業發展的過程中,原料不足,對于社會經濟發展會產生嚴重的影響,原料不足的情況下,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林業資源的成本,對于林業經濟的發展帶來很大的影響[1]。在林業保護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人們對于林業資源的管理認識上不去,對于造林之后的破壞現象還是存在,監管系統有時發現不及時,不能進行有力的監管。
在經濟的不斷發展過程中,雖然造林工作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是在許多的調查過程中發現,還是有許多問題存在,尤其是管理系統的問題。現在的管理方式以粗狂性的關鍵方式為主,沒有進行科學集中的系統管理,只是著眼于眼前的經濟效益,而忽視林業經濟的長期發展,沒有在經營的過程中給予嚴格的約束和監督,導致營林生產的步驟沒有環環相扣,從而產生有效的經濟循環,對于林業經濟建設和擴展帶來了很大的損失[2]。在人造木材方面,因為生產管理系統的問題,對于產品質量的檢測不夠,生產設備相對落后,不能從實際出發擴大規模,在生產過程中木材的價格過高,對于管理和生產水平的影響十分明顯,整體造成人造板行業的發展速度過慢,浪費木材的現象十分嚴重。
通過使用根系相對完好的幼苗來進行栽種,雖然這樣的方法對于具體環境的要求高,但是質量的提升情況顯著,通過這樣的方法種活的樹苗,生命力都極其頑強,就算突發自然災害和生存環境變惡劣的情況出現,也能很好的存活,適應能力極強[3]。幼苗栽種方法和其他方式比較來看,優點很多,養成的樹苗無論是抵抗性、生長速度、還是成活率而言,都相對于其他方法更為突出,但是因為環境的限制比較大,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要注意環境問題對于樹苗的影響,有效的降低因為環境因素給樹苗造成的危害。同樣對于環境要求比較高的還有分生造林方法,選擇優秀的樹枝和樹苗進行栽植,操作方式簡單快捷,相比于其他方法投入成本不高,而且對于專業技術的要求也不是很高,樹苗在良好的環境當中生長速度快成活率高,像楊樹、柳樹、松樹等,都很適合這種分生造林的方式[4]。但是這種方式對于土壤的要求較高,需要土地肥沃,水分充足的地方進行種植,在這樣的土地環境當中,能夠有效的保證樹苗的生長,而且這種方法也存在著一些缺點,會受到季節的限制,在春秋兩季的效果十分顯著,所以在造林的過程中要嚴格規劃種植季節,提高樹苗的存活率。在春秋時期還可以采用插條造林的方式,在春天土地解凍之后,通過優質的樹枝進行種植,保證土壤的水分,進行有系統的栽種,提高插條樹苗的存活性,有效的推動林業經濟的發展和生產,能夠有效的進行環境保護,完善生態系統。通過不同的樹種對于土壤質量的改善有著重要的作用,單一樹林在實際生存環境中,適應能力不高,對于災害的抵抗能力弱,有些樹種單獨種植不僅僅會浪費土地營養,還會有危害經濟效益的風險,對于這樣的情況就需要在實際的種植過程中,豐富樹種的種類,通過生物多樣性的調節,能夠有效的保證造林工作的進行,加大混交林的面積能夠促進林業的持續發展,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在種苗快速生長的過程中,能夠通過分殖法來進行造林工作,通過帶有根部的種植,將樹枝作為種苗來進行培育,能有效的增加樹苗生長的速度。
在樹苗的種植初期,需要有一套科學高效的災害預防系統,來預防自然災害的發生。樹苗前期在種植的過程中,對于災害的防御能力弱,不能對發生的自然災害進行很好的抵抗,需要有一些預防措施和問題處理的方案來應對自然災害,通過人為的科學干預,能夠有效的保證樹苗自然生長,保證造林工作的工作質量,對于林業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管理制度對于營林工作的開展有著關鍵的作用,通過制度的不斷優化和加強,在營林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解決許多實際問題[5]。首先需要完善的是相關工作的規章制度,在出現問題的時候,處理起來有章可循,科學有效的開展工作,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要明確相關部門的責任,對于各個環節要不斷的加強監督力度,建立完善的獎懲制度,能夠有效的激發林業工作人員的積極性,通過工作效率的不斷提升,將制度落實在實處。對于員工考核方面要進行細化,從實際工作情況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來進行考核,只有員工在實際過程中不斷的發揮自身的主管能動性,才能有效的將營林工作和實際經濟效果掛鉤,對于整體林業經濟水平的提高負起自己應有的責任。
加強林業生產情況的宣傳,對于推動林業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由于本土的自然災害和環境對于林業發展的限制,林業管理的具體模式粗放,對于許多細節問題沒有給予更多的注意力,居民在種植的過程中,往往只注重經濟效益,而忽視了自身所處的環境,沒有思考選用的種植方法不能提高種植效率,在實際的種植過程中,種植結構單一。這就需要有關部門在宣傳的過程中,要對于本地特色的生長環境進行詳細的闡述,告訴大家什么樣的樹苗適合在什么樣的土地上進行種植,推動特色發展,有針對性的建設生產經營方式。
根據實際情況和發展速度,對于種苗基地進行合理的規劃和建設,規避之前的粗放式管理方法,在林業經濟的建設過程中,通過高質量的種苗和大規模的資金投入,加大種苗培育基地的建設力度,之后規模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才能在通過營林工作的進行,滿足林業建設的實際需求,對于營林生產管理方式進行改善。由于現在市場上的種苗質量差,在許多方面不能滿足種植需求,政府的管理方式和懲治力度都比較弱,有些商家為了謀取利益,販賣質量不好的樹苗,對于人們自身利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甚至影響了林業建設的進度,在空氣污染治理的過程中,樹林的作用十分巨大,所以在管理方面,國家有關部門要加大管理力度,對于市場上的樹苗進行有力的監管和審查,通過市場管理手段來維護更多人的切身利益,促進林業經濟的不斷發展。
我國林業培育種苗的發展,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需求,其規模也越來越大,但是人們的生態意識和環保意識還是沒有達到,各地有關部門要加大林業種苗的資金投入,給參與種植的人們實惠,在政策方面也要給予大力的支持,有關部門在工作的過程中,要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們了解到林業種苗工作的重要性和其良好的經濟收益,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到整個行業當中來,并且通過環保意識的不斷加強,能夠有效的貫徹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方針,對于社會經濟的良性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林業是國家發展的重要資源基礎,在營造經濟社會能夠持續發展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林業經濟的發展有效的帶動了其他行業的發展,林業能為其他行業提供木材資源和其他所需物資,是整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所以在林業造林和營林方面要提出可行性的措施和方案,在實際工作中,通過不斷的探索來完成系統的改善和優化,擴大林業產業的發展,對于國內經濟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