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日軍
(江蘇省南通市海安市墩頭鎮畜牧獸醫站 226691)
豬疥螨病的病原體為疥螨蟲,其整個發育過程都靠寄生在動物體內完成的,常見的寄生部位是皮膚。疥螨首先在宿主皮膚內挖掘穴道,之后在其中寄生,通常情況下疥螨的生長需要經過4 個階段,即卵、幼蟲、若蟲和成蟲,從各個時期的特征來看,不同時期的疥螨形態特征差異很大,在蟲卵時期疥螨的頭、腹、胸等部位一般會融合在一起,呈現出圓形,長度約為0.15mm,寬度為0.1mm;幼蟲時期疥螨會長出三對肢,到了若蟲或成蟲時期會出現四對肢,且出現性別分化。從臨床觀察情況來看,疥螨從卵發育成成蟲通常需要半個月的時間,在寄生期間疥螨所依賴的主要食物是角質層組織及角質層滲出液[1]。
導致豬疥螨病發病的主要原因是豬舍環境被蟲卵污染,或者是飼養用具等被蟲卵污染,導致豬只被間接感染。另外,一旦豬群中有一只豬發病,當這只病豬和其他豬接觸時候會引發該病的大規模傳播,再加上仔豬喜歡聚集休息,加快了豬疥螨病的傳播效率。除此之外,交配也是豬疥螨病傳播的主要途徑之一,如果有公豬患豬疥螨病,當患病公豬和母豬交配時會傳染給母豬,母豬生產后又會將其傳染給仔豬,仔豬再傳染整個豬群,形成惡性循環。該病的傳染性極強,甚至病豬搔癢脫落物接觸到用具也會引發其他豬只產生感染情況,從某種意義上講,豬疥螨病的發病主要是因為飼養管理不當導致豬舍環境受到影響,進而引發病癥,如果飼養人員不能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來對整個豬舍進行消毒、清潔,就很可能會引發該病的大規模爆發,給養豬場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2]。
豬疥螨病在任何品種、任何年齡的豬群中都可發病,其中仔豬發病率相對較高,這主要是因為生存時間越久的豬免疫能力越強,抵抗豬疥螨病的有效性也會更高。另外,豬疥螨病主要是通過直接接觸傳染,也有的是通過間接傳染,在一些通風不良、環境惡劣的豬場中發病率會更高,有的病豬在一年甚至數年之內都不會出現明顯的發病癥狀,但也會傳染給其他豬只,引發大規模發病的情況。從豬疥螨病發病時間來看,該病在任何季節都有可能發病,特別是秋冬季節發病情況更加嚴重,如果天氣比較潮濕陰冷,飼養人員沒有做好通風措施,很容易誘發該病[3]。春夏季節由于氣候比較干燥,光照充足,所以發生豬疥螨病的概率非常低,但也不排除有的豬場會出現豬疥螨病大規模爆發情況。
角化過度型也可稱為慢性豬疥螨病,該病主要在公豬或待產母豬中發病,病豬通常會表現為明顯的皮膚變厚、結締組織增生、皮膚褶皺、脫毛等癥狀。另外,成年病豬踝關節處也會呈現出灰色,患病公豬會表現為明顯的過度角化,患病母豬會迅速波及仔豬,給仔豬生長發育造成影響,進而對整個豬場的經濟效益產生一定的影響,不利于我國現代養豬業的發展。
過敏反應型豬疥螨病是當前最常見的一種豬疥螨病,同時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種類型,這種類型的豬疥螨病通常在斷奶后的仔豬中比較常見,病豬通常會表現為耳朵、鼻子、眼睛等部位出現小痂皮,之后會蔓延到整個體表,另外也有病豬會出現明顯的脫毛情況,且身體各部位會出現一些紅色斑點。
臨床上通常會根據流行病學、臨床癥狀及實驗室診斷結果來進行綜合判斷,實驗室診斷具體可以先將病死豬的患病部位去掉皮毛,然后再蘸取濃度為50%的甘油來刮取病死豬的皮屑,直到皮膚表面有血液滲出才可以停止;接著在取到的病料中添加適量濃度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將混合液加熱煮沸,離心沉淀后取下層沉渣放在載玻片上,然后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可以觀察到一些蟲卵,或者也可以直接將病料上滴加生理鹽水,將其放在低倍鏡下觀察即可發現有蟲卵出現[4]。
6.1.1 藥浴療法
用濃度為2%的敵百蟲溶液稀釋500 倍后給病豬藥浴,藥浴時間控制在7~10h,這樣可以保證最好的治療效果。另外,在進行藥浴前,飼養人員也應做好相關清潔、消毒工作,避免在藥浴過程中發生繼發感染的情況。但從實際治療效果看,藥浴治療法并不能很好地達到殺滅蟲卵的目的,因此,在藥浴的同時,診療人員也應在豬耳后涂抹一些軟膏,增強藥浴治療效果。可將殺滅菊酯和凡士林按照1:1000 的比例進行配制。
6.1.2 繼發病的治療
當病豬患豬疥螨病后,如果診療人員沒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治療病豬,會導致病豬生長發育受到很大影響。與此同時,病豬也有可能會繼發感染金色葡萄球菌病,這時除了上述治療方法外,診療人員也應用青霉素類藥物給病豬進行全身涂抹,每天使用一次,如果病癥比較嚴重的也可以每天使用2 次,連用2d 后病豬的癥狀會得到明顯緩解。
6.2.1 注射預防
注射預防相對來說見效比較快,當前我國在豬疥螨病預防方面經常用到的注射液是濃度為1%的伊維菌素注射液,具體用量應根據豬的體重合理配制,注意如果是育肥豬則應在其出欄前肌肉注射1 次。另外,如果是妊娠期母豬則應在配種后2個月左右皮下注射1 次。如果是后備母豬,則應在配種前1~2周注射1 次,這樣可以達到最佳的預防效果。
6.2.2 加強日常飼養管理
豬疥螨病是一種可以通過接觸傳播的傳染病,一般會出現大規模發病,飼養人員應從日常養殖過程做起,有效減少豬疥螨病發病情況。飼養人員應嚴格監控豬群飲食,不使用發霉、變質的飼料來飼喂豬群。另外,飼養人員也應做好相關驅蟲工作,由于當前很多殺螨劑只能將寄生在豬體內的寄生蟲殺滅,卻不能將寄生蟲的幼蟲或蟲卵殺滅,因此,飼養人員必須要對豬舍進行多次消毒才可以達到最佳消毒效果。可用濃度為2%的敵百蟲溶液按照1:300 的比例配制,然后噴灑在空氣中,這樣可以很好地將散落的蟲體殺滅。除此之外,飼養人員也可以將糞便及其排泄物堆積起來,經高溫發酵,也可達到殺滅蟲體的目的。
總而言之,由于豬疥螨病的特殊性,飼養人員在日常養殖過程中應密切關注病豬生長情況,如果有豬只表現出異常就應立即隔離,并對整個豬舍進行全面清掃,這樣可以達到有效控制病情蔓延的目的。另外,在對病豬進行治療時,診療人員也應注意,無論采用哪種治療方法,都應在治療前先將病豬患病部位的皮毛減去,并用清水將污垢清除掉,之后才可以進行治療,這樣可以有效避免繼發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