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蕾蕾 袁震
(1,山東省新泰市畜牧獸醫服務中心 271200;2,山東鑫基牧業有限公司 271200)
我國養豬生產的主導品種長期依賴進口,且種豬企業注重品牌效應和銷售利潤,重“引進” 輕“選育”[1]。平衡多性狀指標進行選擇育種是當前急需解決的關鍵問題。本研究針對杜洛克豬遺傳特性,采用常規育種技術的優化選育方案完成了2個世代的品系選育,并對育肥豬開展了生長發育方面的性能測定,結果表明,選育出的經產母豬總產仔數11.16 頭,產活仔數10.66 頭,肥育期日增重889g,達100kg 體重日齡163d,料重比2.33:1,胴體瘦肉率67.11%,取得了良好的遺傳進展,初步選育形成了兼顧多性狀指標、高經濟生產水平的杜洛克豬新品系1 個。
由山東省省級原種種豬場、國家級標準化示范場—山東鑫基牧業有限公司提供本研究所需杜洛克豬,并在其原種場內進行各項選育試驗。
1.2.1 繁殖性能測定
測定總產仔數、產活仔數、21 日齡斷奶窩重等繁殖性能指標。
1.2.2 生長性能的測定
測定杜洛克豬達100kg 體重日齡、30~100kg 日增重、100kg 時活體背膘厚等生長性能指標。參照《種豬生產性能測定規程》測定、記錄[2]。
1.2.3 胴體性能測定
按標準方法[3]對平均體重達100kg 時的試驗豬進行胴體重、屠宰率、胴體瘦肉率等胴體性能測定。
1.2.4 肉質性狀測定
肉色、大理石紋、失水率和滴水損失的測定按標準方法執行[4]。
通過3 年時間組建杜洛克基礎群,結合杜洛克體型外貌特征,采用常規育種技術中的優化提純方案進行杜洛克豬的世代選育,運用GBS 育種軟件、BLUP 育種法進行遺傳評估。研究表明,BLUP 育種法[5]能有效消除遺傳效應之外的各種固定和環境效應,準確估算出種豬生長速度、背膘厚、繁殖等性狀的育種值及INDEX 指數,選留后備種豬可依據該值的高低,通過2 個世代的選育,杜洛克在各項生產性能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由表1 可知,經過2 個世代的選育,經產母豬2 世代比0世代分別提高了13.04%、11.02%、14.43%、14.84%,變異系數逐漸變小,繁殖性能趨于穩定。
由表2 可知,經過2 個世代的選育,2 世代的杜洛克豬達100kg 體重的日齡、活體膘厚均不同程度下降,體高、體長、胸圍等發育指標均有所提高。
由表3 可知,經過2 個世代的選育,2 世代杜洛克日增重889g,料重比2.33:1,日增重及飼料報酬均有所提高。
胴體性能對養殖者的經濟利益有直接影響[6]。由表4 可知,經過2 個世代選育,杜洛克豬的膘厚、后腿比例、瘦肉率、屠宰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各世代之間差異均不顯著(P>0.05)。

表1 杜洛克豬各世代繁殖性能測定

表2 杜洛克豬后備種豬生長發育性能測定

表3 杜洛克豬同胞育肥測定

表4 杜洛克豬屠宰及胴體性狀測定

表5 杜洛克豬肉質性狀測定結果
由表5 可知,經過3 年時間的培育選優,肉色、大理石花紋、pH、嫩度等各項影響肉質品質的指標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差異未達顯著水平(P>0.05)。
以上數據表明,通過對現有杜洛克品種進行3 年時間的選育改良,在繁殖性能、生長發育性能、胴體性能、肉質性能等方面均取得了理想的選育效果。從繁殖性能方面看,經產母豬總產仔數11.16 頭、活產仔數10.66 頭,21 日齡窩重53.56kg,28 日齡育成數9.81 頭,表明母豬產仔數有明顯提高,對繁殖力的選擇是有效的。從生長肥育方面來看,平均日增重889g,達100kg 體重日齡為163d,100kg 活體背膘厚10.24mm,料重比2.33:1,說明運用綜合選擇指數對杜洛克的生長性能平衡選擇有成效。從胴體性狀方面來看,100kg 體重屠宰率75.52%、瘦肉率67.11%、后腿比例35.09%,表明杜洛克種豬經過選育具有很高的經濟生產水平。
項目實施以來,以山東鑫基牧業有限公司種豬場為基礎、以公司所屬的百康畜禽合作社為依托,同時借助泰安市瘦肉型種豬產業技術創新戰略示范聯盟、泰安市良種豬工程研究中心和泰安市種豬產業技術研究院的專家技術力量,完善了杜洛克豬原種場1 處,存欄杜洛克豬原種核心群500 頭,建設完善了2 處擴繁場,發展了5 處杜洛克豬養殖標準化示范場,存欄杜洛克豬擴繁群達2000 頭以上,生產群10000 頭。采取“公司+基地+農戶” 的產業化發展模式,與農戶結成利益共同體,建立杜洛克豬種豬繁育、飼料生產、生豬養殖、豬肉產品及副產品加工和市場營銷網絡,形成了產、加、銷一體化的產業鏈。項目實施3 年來,累計推廣杜洛克豬種豬2.5 萬多頭,示范帶動出欄雜優商品瘦肉型豬45 萬多頭,增產效益4667.77 萬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