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穎
(江蘇省昆山市動物衛生監督所 215300)
曲霉菌病多發生在哺乳動物和多種禽類身上,對家禽的危害比較嚴重,尤其危害幼禽。在幼禽中呈現急性爆發特點,4~12 日齡的幼雛最容易感染,發病率比較高,造成幼雛大量死亡。曲霉菌病危害鴨鵝健康,成年鴨鵝患病呈現散發性的特點,多為慢性病。如果感染該疾病,鴨鵝會出現呼吸道炎癥,因此,該疾病又被稱為曲霉菌性肺炎。
鴨鵝曲霉菌病又被稱為曲霉菌性肺炎,是一種真菌性疾病,可以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傳播,能感染各種禽類,不同日齡的家禽都可能感染,死亡率能達到20%~50%。該疾病在一年四季都可發生,沒有明顯的季節性,如果晝夜溫差大、通風不良和飼料發霉很容易誘發該病。此外,鴨鵝一旦染病,不僅危害肺部系統,對免疫系統也會造成損傷,從而引發其他感染性疾病。
曲霉菌是致病性比較強的煙曲霉菌,其孢子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直接污染墊草及飼料。此外,曲霉菌病可能由其他的感染性病菌引起,包括黃曲霉菌黑曲霉菌等,其中黃曲霉菌的毒性比較強。致病性曲霉菌的毒性來自毒素,病原體對外界的抵抗能力比較強,在高溫條件下煮沸5min 后才能將病菌殺死,或者使用一定濃度的福爾馬林消毒液經過1~2h 才能殺死。相關研究顯示,許多禽類都能感染曲霉菌,尤其是雛鵝和雛鴨最為嚴重,發病特點為群發性和急性。出生2d 后的雛鴨和雛鵝比較容易患病,出生5~7d 后發病率最高,死亡率達到50%以上。此外,曲霉菌的爆發誘因主要有飼料發霉和墊料發霉,或者在孵化過程中胚胎受到細菌影響,從而導致雛鴨和雛鵝出現患病癥狀。南方梅雨季節該病的發病率會升高,同時呈現散發性和慢性特點,成年鴨和鵝的死亡率比較低。
該病害的潛伏期為3~10d,急性病例在發病后的2~3d 內死亡,主要發生在雛禽身上。被曲霉菌污染的墊料和發霉的飼料是該病的主要傳播媒介,在溫度和濕度條件適合的情況下細菌會大量繁殖,在鴨鵝體內積聚一定數量后開始出現臨床癥狀。其次,在胚胎孵化過程中,因為環境潮濕陰暗,可能導致孵化器內滋生病菌,胚胎如果受到曲霉菌污染,會導致胚胎死亡,或者造成出殼后的雛雞和雛鴨患病。患病鴨和鵝的食欲減退,精神不振,還會出現呼吸困難和喘氣癥狀。患病鴨鵝的口腔和鼻腔流出黏性分泌物,伴有打噴嚏的癥狀,出現明顯的食欲減退或不吃食癥狀,對外界環境的變化不關心。該疾病還會引起胃腸道功能紊亂,導致鴨鵝出現痢疾癥狀,造成鴨鵝消瘦或死亡,死亡率達到50%以上。最后,如果受到煙曲霉菌感染,患病鴨鵝還會出現神經癥狀。此外,慢性型癥狀不明顯,會呈現出喘氣和食欲不良的癥狀,導致患病鴨鵝逐漸消瘦。
解剖急性死亡的雛鴨和雛鵝可以發現,在腹部和肺部出現大小不等的黃白色結節,結節呈發硬現象,將其切開會出現圓輪層狀結構,同時結節中心為干酪樣壞死組織。患病鴨鵝會出現氣管黏膜充血癥狀。此外,如果該疾病是由煙曲霉菌引起,患病雛鴨和雛鵝會出現神經癥狀,主要表現為大小腦輕度水腫,同時腦部會出現針尖大小的出血點,或者呈現大小不同的壞死灶,染病后鴨鵝肝臟會出現腫大癥狀,比平時腫大2~3倍。其次,患病鴨鵝如果呈現慢性型特點,會出現明顯的食欲減退、腹瀉和消瘦癥狀,同時還會出現支氣管肺炎的變化,在剖檢后發現在肺部出現大量灰黃色結節,同時呈現干酪樣。在胸部氣囊中也能看到結節,有些患病鴨鵝在氣囊部位出現明顯病癥。此外,霉菌斑如果被纖維素性滲出物濕潤,會呈現灰綠色或淺綠色粉末狀物體,在患病鴨鵝的腹腔部位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霉斑情況。
為了提高檢測效果,應在患病鴨鵝病肺部位或氣囊結節上取一定組織,然后加入生理鹽水1~2 滴,或者加入一定量的苛性鈉或苛性鉀,使用消毒后的針劃破病料,或者直接碾碎病料,然后直接進行鏡檢。鏡檢結果顯示,在患病鴨鵝肺部結節中能出現大量曲霉菌菌絲,或者在患病鴨鵝氣囊部位的病料上能見到菌絲。
分離培養也是該病重要的檢測手段。該手段是將患病鴨鵝的肺組織通過點種法接種在馬鈴薯培養基上,在37℃環境下培養,經過24h 后會發現灰黃色絨毛狀菌落,經過36h 后,菌落會呈現面粉狀。之后將培養基進行鏡檢可以發現許多曲霉菌菌絲。
需要借助乳酸苯酚棉藍液的作用鑒定曲霉菌,將該液體滴入載玻片上,取少許菌體放置在液滴中,然后采取措施將菌絲體分開,在顯微鏡下觀察,結合上述形態進行疾病鑒定。
禁止喂養發霉變質的飼料,做好養殖場消毒管理工作,定期對養殖場進行消毒和清潔工作,保證養殖場通風條件良好。
在墊料入舍前剔除發霉變質的墊料,同時需要充分的暴曬墊料。需要注意的是,發霉墊料應進行焚燒處理,之后使用一定濃度的硫酸銅溶液消毒鴨鵝舍。
應使用新鮮的飼料,做到現用現配原則,注意對易發霉飼料的保存工作,發霉飼料需要經過處理后才能繼續使用。其次,保證飼料營養均衡,滿足鴨鵝生長需求。再次,加強對飼料和原料的保管工作,定期檢查飼料庫房,保證飼料庫房通風和濕度良好。最后,禁止飼喂發霉變質的飼料。
在鴨鵝舍建設過程中應保證夏季通風和冬季保暖,同時保證舍內干燥。每天都清理鴨鵝舍,定期更換墊料,保證鴨鵝舍內干燥與衛生。此外,定期清理鴨鵝舍內糞便,對糞便進行無害化處理,然后使用一定濃度的消毒液進行消毒。可以使用一定濃度的福爾馬林熏蒸措施,或者使用一定濃度的新潔爾滅清洗進行種蛋消毒。
為減少病雛患病,可以在病雛飼料中加入制霉菌素,通過拌料喂服即可。如果病情加重可以適當增加藥量,每天使用2次,連續使用2~3d。此外,可以使用一定濃度的硫酸銅溶液或者一定濃度的碘化鉀飲水,連續3d,同時需要在飼料中加入一定量的復合維生素,該種手段能很好地緩解霉菌毒素對機體的毒性作用。
不同年齡段的鴨鵝均能感染該病害,主要危害雛鵝與雛鴨,死亡率比較高,同時呈現爆發性流行的特點。該疾病的病程為一周左右,有的可達10d 以上,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如沒有效果需要及時淘汰病鵝與病鴨。其次,在飼養過程中應保證飼料養分充足,提高鴨鵝免疫力。再次,在雨季做好飼料發霉預防工作,不能使用發霉變質的飼料,減少曲霉菌病發生的可能性。最后,控制鴨鵝舍溫度和濕度,經常保證鴨鵝舍通風,減少有害氣體的含量。此外,控制鴨鵝舍飼養密度,定期進行消毒和清潔處理,如果發現曲霉菌治愈難度比較大,應及時淘汰病鴨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