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琴
(云南省保山市昌寧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678100)
肉類、蛋和奶制品是現代人類最主要和必需的動物性食品,現在人們的飲食觀念正從” 吃飽” 向“吃好” 轉變,因此對于動物性的食品衛生和質量所需要涉及飼養、屠宰、生產、加工、貯存、運輸、銷售及食用等全過程各環節中的衛生質量監督、檢疫、檢驗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特別是在食用肉類、水產品過程中的農、獸藥的殘留,有害生物和其他生物化學毒素以及有害化學元素的污染等食品安全問題,成為我國社會高度關注、政府高度重視的食品安全問題。動物檢驗檢疫在食品安全中的作用至關重要[1]。
所謂動物檢驗檢疫,是指根據動物檢疫的法定對象和標準,采取法定的動物檢疫程序和管理辦法,有效防止各種畜禽養殖疾病的迅速蔓延和流行以保護畜禽養殖生產經營和人體健康。動物檢疫是對動物疫病進行檢驗、鑒定和消毒的強制性的技術行政監督檢疫措施。根據現行有關規定,以收購、交易、養殖等方式進入或者過境的貿易性,非貿易性的動物,動物養殖產品及其運載工具都屬于中國相關規定的動物監督檢疫的范圍。根據動物檢疫工具的種類和性質,可以分為活體動物、動物養殖產品及其運輸工具。
2019 年昌寧縣動物衛生監督執法、檢驗檢疫管理工作緊緊圍繞" 落實工作責任、加大執法力度,強化日常管理,加強檢驗檢疫人員技術培訓" 的總體工作思路,從根本上改善全縣禽畜產品的生產經營環境,提高了投入品種和生產質量,規范了畜禽養殖產品的生產、加工、運輸、儲藏等經營行為,全面提高了動物衛生畜禽養殖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水平。
近年來,非洲豬瘟產地檢疫防控工作形勢的嚴峻和復雜性直接決定了動物及其相關產品的檢疫工作任務的復雜和艱巨性,縣動物衛生監督所在推進生豬屠宰產地的檢疫和加強生豬屠宰產地檢疫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建設方面分別做了縝密的部署,進一步加快和規范了產地檢疫的進程。
(1)嚴格按照《動物檢疫管理辦法》和動物產地檢疫、屠宰檢疫的規程等以及有關國家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依法依規、按程序、準確地實施動物檢疫,按照“集中屠宰、分銷配送” 的工作原則全力開展標準化豬、牛、羊、禽定點標準化屠宰場的建設。嚴格規范了跨省、市、縣屠宰場調運的各種用乳用動物的審批,有效地杜絕畜禽疫源污染和微生物病毒的傳入[2]。
(2)在全縣13 個鄉鎮原設立5 個出縣境檢疫申報點的基礎上全面放開B 證A 證出具,對全縣13 個出證點從嚴管理,進一步加強出證點工作人員的責任心。截至2019 年10 月15日全縣累計開展產地檢疫豬6.1 萬頭、牛1.53 萬頭、羊2.5 萬只,累計出具電子檢疫證明(動物B 證) 4705 份,動物A 證104 份,產品B 證8935 份,產品A 證32 份。
(3)要求全縣繼續和推進“放心肉” 無害化工程,在加強和鞏固全縣生豬定點屠宰肉品檢疫和現場處理工作的同時,嚴格按照國家生豬定點屠宰檢疫和對病害畜禽的無害化檢疫處理,截至2019 年10 月15 日全縣共屠宰定點檢疫生豬58416頭,檢出病害畜禽生豬61 頭,無害化消毒處理61 頭。
(1)繼續狠抓“瘦肉精” 專項檢查和整治。在不斷地強化優質生豬養殖環節和規模化屠宰養殖環節“瘦肉精” 聯合檢測的專項整治基礎上,全縣生豬市場和定點養殖屠宰場(包括豬場)、規模化生豬養殖場全面實行養殖環節企業自檢和當地官方專業獸醫機構聯合檢測。全年瘦肉精定點屠宰養殖環節企業抽檢1364 份,養殖環節屠宰場檢測1285 份。
(2)結合部門聯動狠抓肉及肉制品、生鮮乳專項整治,對全縣生豬定點屠宰場、3 戶生鮮乳收購經營戶、29 個農村集貿市場,采取集中巡查監管的方式進行檢查。累計進行現場檢查143 場(次)。
(3)進一步狠抓全縣獸藥經營飼料專項檢查和整治執法行動,共出動獸藥執法人員54 人次,執法使用救護車輛16 輛次,對,137 戶飼料生產經營戶進行開展專項檢查和整治執法活動,抽檢違法獸藥8 個批次,抽檢獸藥經營飼料25 個批次。
總之,動物性食品檢驗和檢疫是有效控制不安全或者動物性的食品是否安全進入我國市場的重要技術前提,是長期以來事關我國老百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必須進一步加大對動物性食品檢驗和檢疫的投入和力度,對動物養殖者和其他動物性的食品經營者也要進行有效的管理,有效的預防和控制盡量減少一些動物源性的食品安全隱患和事故的頻繁發生,保證了老百姓的健康和安全,為廣大人民群眾和消費者謀求更多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