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濤
(甘肅省敦煌市畜牧獸醫局 736200)
近年來,畜牧技術推廣體系不斷改革給畜牧技術的推廣與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畜牧推廣工作有了一定的法制保障,獲得了巨大的資金支持,促進了我國畜牧業的進一步發展。但近幾年我國畜牧技術推廣體系依舊存在較多問題。為了能促進我國畜牧技術推廣的快速穩定發展,需要加大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力度。
首先,我國基層地區畜牧業基礎設施的建設不夠完善,畜牧技術的應用不夠成熟及全面,基層的獸醫組織與機構的基礎條件相對較差、辦公用房相對簡陋,基礎設施的建設主要包括欠缺先進的診療儀器、新藥品不足,同時欠缺藥物冷藏設備等,影響到畜牧技術推廣體系的完善與建設。其次,我國畜牧養殖管理中,針對各類動物疫病并未建立高效的管理機制,基層動物防疫組織與機構并未構建完善的管理機制,沒有建設高效的動物防疫機制,動物疾病呈現高發態勢。最后,欠缺專業化的高素質人才,技術方面無法得到系統化培訓,基層畜牧獸醫機構組織的從業人員或是養殖人員整體數量偏低,無法確保畜牧專業型人才專業技能和知識水平不斷提升。部分地區從事畜牧養殖和管理工作的人員不具備專業化的知識與技術[1]。
養殖場應按照實際情況制定標準化的飼養管理機制,制定統一的防疫制度,確保畜牧養殖和管理的標準化與統一性。養殖人員在進行動物疫苗接種工作時,藥物、疫苗需要通過專業化的獸醫提供,確保疫苗品質及優惠價格。養殖人員應邀請專業獸醫與技術人員,按照動物疾病實際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免疫程序。此外,畜牧養殖過程中若遭遇難以解決的問題,不應盲目處理,如生豬突發疾病,不應盲目接種疫苗,首先應聘請專業獸醫進行全面檢查,在確定疾病類型后再運用藥物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在治療后注射疫苗,提升疾病治愈率。
應建立系統化的生產檔案,根據畜牧業實際生產情況(包括品種、規模或效益等)建立健全有針對性的畜牧業生產檔案。同時,畜牧養殖業應與時俱進,確保能及時掌握時代發展動態,引進現代化的先進技術,計算機技術與信息技術等建設養殖業的網絡系統,根據實際情況建立聯網系統,確保各養殖場能通過互聯網了解到區域內部的養殖情況,建立健全網絡信息系統,第一時間掌握第一手信息,推動生產效率與社會效率,經濟效益的不斷提升。與此同時,還應根據區域內部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及信息技術來建立健全“畜牧技術服務群”,確保各養殖場或機構間能實現信息共享,以此來推動畜牧業良性發展[2]。
首先,應針對實際問題,根據平等競爭機制的基本原則實施合理的競爭上崗制度,選擇適合的管理人員進入到適合的崗位,堅持“擇優錄取” 的基本原則,不斷規范崗位聘用制度,確保各工作崗位具備規范的競爭機制,以此不斷提升整個工作隊伍的工作水平。與此同時,還應嚴格遵守國家制定的相關技術規章制度,深入分析畜牧養殖過程中出現的技術性問題,制定有針對性、有目的性的解決措施,不斷建立健全的畜牧技術推廣體系。此外,還應全面落實責任制,養殖場內部及相關組織機構中,相關養殖人員、管理人員及其他崗位的工作人員應明確劃分相應的崗位職責,并且進行相應的協調統一,推行科學合理的獎罰機制,不斷完善薪酬發放機制,最大程度的調動畜牧養殖人員與管理人員的積極性。還應推廣規范化與標準化的畜牧生產技術,畜牧養殖管理中主要需要經由科學且規范化的標準生產管理要求實現飼養過程的系統化約束及進一步規范,如畜禽飼喂過程中衛生消毒的規范,畜禽疫病的規范化防御與控制等。
綜上所述,畜牧技術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的思路應與時代發展結合,考慮到現存的問題,運用先進信息的技術與網絡技術,確保信息共享,建立健全規范化的管理機制,促進我國畜牧養殖業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