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鵬飛 張琦 鄭汝蕓
(1,新疆阿勒泰地區動物疾病控制與診斷中心 836500;2,新疆阿勒泰地區動物衛生監督所 836500)
牲畜強制免疫接種疫苗是預防口蹄疫、小反芻獸疫等重大動物疫病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在具體免疫操作過程中,因疫苗質量、免疫時機、操作方法、個體差異、健康狀況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極少部分牲畜免疫后難免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應激反應,甚至導致死亡[1]。尤其是在春、秋兩季的重大動物疫病防疫工作中,發生牲畜免疫應激死亡情況時有發生,不僅給養殖戶帶來一定經濟損失,還常常引起爭端,破壞民族團結。
新疆阿勒泰市切爾克齊鄉某村村民家有5 口人,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是飼養的5 頭荷斯坦奶牛和57 只阿勒泰大尾羊。2019 年10 月16 日,阿勒泰市切爾克齊鄉村級動物防疫員對該村民家中的牛羊集中免疫A-O 亞I 型二價口蹄疫疫苗。其中,一頭奶牛在注射口蹄疫A-O 亞I 型疫苗1h 后,出現雙眼紅腫、流淚、呼吸急促、口流大量白色泡沫、肌肉震顫及流汗的癥狀。村級動物防疫員聽說情況后立即趕到現場,經查看初步診斷為疫苗過敏,該村級動物防疫員立即對奶牛肌肉注射了0.1%鹽酸腎上腺素5ml 進行緊急搶救[2],但奶牛因搶救無效死亡。
中國人壽保險公司阿勒泰市分公司委托阿勒泰市畜牧獸醫站對該事件進行全面調查。通過調查了解到,該村村民家中的奶牛在注射疫苗前精神狀態、體質一切良好。村級動物防疫員所使用的口蹄疫A-O 亞I 型疫苗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動物衛生監督所統一配發的疫苗,其保存方式、操作規范等程序完全符合疫苗保管使用要求,奶牛因應激反應死亡。然后依據《動物防疫法》相關條例和《新疆阿勒泰地區牲畜免疫應激反應死亡補償標準》,做出補助該村民3000 元應激死亡補償資金的決定。
畜主認為,村級動物防疫員作為畜牧部門的基層服務人員,對飼養的牲畜進行預防注射,目的是為畜主提供高效優質的服務,同時也是對人畜共患疫病的監管,但不得損害畜主利益,奶牛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注射口蹄疫疫苗引起,因此,畜牧獸醫部門應按市場價賠償,一頭奶牛補助3000 元標準太低。后畜牧獸醫站與該畜主協商多次后無果,于是該畜主上訪到市人民政府,要求畜牧獸醫站按照市場價賠償其損失。
新疆阿勒泰市政府在接到上訪后及時向該牧民了解情況,隨后召集市鄉一級畜牧獸醫部門相關人員對情況進行核實,通過調查發現,雙方對事件的經過無異議,矛盾的焦點集中在補助標準上。
市政府工作人員通過查詢相關文件后發現,自治區對牲畜應激死亡補償標準做了明確規定:“補償標準為荷斯坦牛3000元/頭”,阿勒泰市畜牧獸醫站的補償辦法完全符合文件要求。考慮到該村民家庭收入單薄,屬于貧困戶,市政府又協調中國人壽保險公司阿勒泰市分公司為其他奶牛和羊只全部購買了保險,以便后期發生類似事件時能通過保險途經挽回部分損失。
牲畜在強制免疫時易發生應激反應,導致一系列問題的原因非常復雜,總體來說,與疫苗質量、使用方法和被免疫牲畜的體質狀況等多種因素有關[3]。
牲畜口蹄疫滅活疫苗是一種異源蛋白,過敏體質牲畜接種后會引起機體一系列的免疫應激反應,加之滅活疫苗的佐劑質量也可引起免疫應激反應[1]。
接種時因村級動物防疫選擇的注射部位、使用劑量、針頭大小、牲畜保定方法、消毒措施、疫苗稀釋的方法及禁止免疫牲畜等環節把握不準等,都可增大免疫應激反應率[4]。
由于飼養管理水平不一致,牲畜在養殖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個體差異,部分牲畜對某種生物制品極易產生過敏。某些牲畜由于體質、精神狀態因素或處于某種病理狀態下往往可能導致免疫應激反應。
阿勒泰地區屬于典型的冬長夏短季節,尤其是寒冷冬天使牲畜處于惡劣的環境下,加之飼養條件差,飼養管理松懈等因素都可能引起免疫應激反應。
在生產實踐工作中,作為村級動物防疫人員應嚴格要求自己,提高思想認識和責任意識,重視動物防疫工作。
在春、秋動物集中免疫防疫前,應及時更新村級動物防疫人員業務知識,對每一批次疫苗特別是新疫苗要先進行“小范圍試驗”,觀察試驗結果,總結出一套切實可行的防疫應急方案。
在疫苗免疫注射前,村級動物防疫人員一定要詳細詢問畜主有關情況,如牲畜狀態、妊娠、分娩、體質、采食、運動及近期防疫等情況。
在防疫期間,村級動物防疫人員一定要備足腎上腺素或地塞米松等應激反應急救藥品。在注射完疫苗后要留足觀察時間,且叮囑畜主要勤觀察,并留下電話號碼,遇到問題及時救治。
部分養殖戶缺乏相關知識,對于因疫苗應激反應造成牲畜死亡的事件認識不清,平時應做好畜主宣傳工作,一旦發生牲畜應激反應死亡事件,要做好畜主安撫和解釋工作。此外,需建立行之有效的牲畜保險制度或合理的國家補償標準,以便促進動物防疫工作的順利開展。
不論牲畜大小,作為養殖戶都需要加強對牲畜的飼養管理,提高飼料營養水平。免疫前后3d 應在飼料或飲水中添加電解多維以降低應激反應[5]。保持畜舍環境清潔衛生,通風良好,做好日常消毒。免疫前后避免牲畜受到寒冷、高溫、驚嚇、擁擠、轉場、去勢、缺水、換料、斷奶、饑餓、飽食、運輸等應激因素的影響。
疫苗應在2~8℃下冷藏保存(疫苗瓶口向上放置)[6],必須要注意的一點是疫苗一定要嚴防凍結,應冷藏運輸或盡快運往使用地點。使用過程中要避免日光直射和接觸高溫,入庫時做好入庫記錄,使用時按序“先入先用”。疫苗在使用前也應仔細檢查疫苗名稱、廠家、生產批號、有效期等是否與說明書相符。如發現批次不相符、生產保質期已過或瓶塞松動、封口不嚴、瓶身破裂、無標簽、標簽不清楚、未在規定條件下保存等現象的疫苗均不能使用。在進行免疫時,疫苗冷藏包應備足冷源或冰塊,以保證疫苗質量[7]。
在疫苗免疫注射前,應對村級動物防疫人員進行必要的技術培訓,熟練掌握操作技術和方法,備齊備足注射器、針頭、藥棉、消毒劑、抗應激藥物(腎上腺素、地塞米松) 等,注射器和針頭應用濕熱方法高壓滅菌或用清水煮沸消毒20min 以上(不可用化學方法消毒),晾干裝入盒內備用并保持潔凈[8]。免疫注射時間宜選擇較為舒適的天氣和時間,如炎熱的夏季應選擇早晨或傍晚,寒冷的冬季應選擇在中午進行。氣候驟變、溫差太快、烈風暴雨等時間段不得進行免疫。在具體免疫操作上,首先應了解牲畜體質水平、病史、免疫史、飼養管理等狀況,免疫注射前要對牲畜進行體態檢查,凡精神、食欲、體溫異常及患病、懷孕的牲畜不宜免疫或暫緩免疫[9]。曾接觸過病畜的人員要在更換衣服、鞋、帽后方可參與免疫工作。
疫苗在使用前要恢復至常溫,并充分搖勻后方可使用。一般情況下,疫苗瓶一旦開啟應在2~4h 用完,打開瓶蓋而未使用完的疫苗不得再次使用[10]。疫苗使用必須嚴格按照疫苗使用說明書規定的用法進行免疫,不得隨意增加或減少劑量。堅決嚴禁在疫苗中混入其他藥物,更不得一只注射器供兩種疫苗混用[11]。吸出多余的疫苗不可再回注于瓶內或連續注射牲畜。疫苗使用過程中應盡量遠離熱源,避免陽光照射。首次使用新廠家、新批號的疫苗應選擇一定數量(約50 頭) 的牲畜進行小范圍試用觀察,確認無不良反應后再擴大接種面[12]。
執行免疫操作整個過程應規范操作,準確把握接種劑量。選準注射部位,并用75%酒精或5%碘酊棉球嚴格消毒。選用合適的針頭(2~4 周齡豬使用2.5cm 長16 號針頭,4 周齡以上豬使用4.0cm 長18 號針頭;牛使用4.0cm 長18 號針頭或20 號針頭;山綿羊使用4.0cm 長16 號針頭),針頭逐頭(只) 更換[13]。疫苗注射應選擇深部肌肉注射,不可注入皮下或脂肪,杜絕飛針注射。接種時牲畜應處于休息或保持安靜狀態,保定和注射動作應減少追趕應激。
在注射疫苗后,村級動物防疫人員要認真填寫免疫檔案,登記清楚注射日期、地址、畜主、畜種、年齡、性別、免疫頭數和未免疫頭數等。也要一并注明疫苗名稱、生產廠家、生產批號、生產日期、注射劑量等以備查看。防疫員與養殖戶之間保持通訊暢通,以便對發生嚴重應激反應的牲畜進行及時救治[14]。村級動物防疫人員應對養殖戶交代清楚,一定要加強對牲畜的飼養管理和觀察頻次,若發現嚴重反應時要在第一時間報告以便迅速處理。一般情況下,村級動物防疫人員在注射疫苗后要觀察30min,如沒有出現反應癥狀再離開[15]。阿勒泰地區屬于半農半牧區,牧區牲畜分布較為廣泛,點多線長面廣,一般由村級動物防疫人員叮囑畜主進行密切觀察。如果發現牲畜出現反應迅速報告防疫員,防疫員接到報告后,屬一般反應的應及時指導畜主自行處理,屬嚴重反應的則立即趕赴現場進行搶救治療,同時逐級上報反應情況。如果出現的反應較多,應暫緩免疫且逐級上報至當地畜牧獸醫主管部門。
牲畜發生應激反應是此案例的起因,要減少、杜絕類似事件的發生,就得從源頭上減少牲畜應激反應的發生率[16,17]。因此,各級畜牧獸醫部門要把加強防疫員的業務能力培養作為重點工作,在春、秋兩季集中免疫前完成村級動物防疫員的培訓,及時將疫苗使用、保存、注苗操作等基本實用技能傳授給動物防疫員人員,提高其業務素質。另一方面,增加防疫員應急物資的儲備,以此縮短應激反應牲畜的搶救時間,提高牲畜存活率。
從目前補償情況來看,不僅是應激反應的死亡補償,還有重大動物疫病牲畜、人畜共患病牲畜的撲殺補償標準均與市場價脫節,包括2013 年修訂的應激反應財政補償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也沒有依據市場價格將牲畜補助標準相應提高,奶牛補助標準僅為3000 元,而每頭奶牛的市場價格約在1~2 萬元。由于補償價格遠遠低于實際價格,造成農牧民對防疫工作抵觸情緒較大、疫情報告不及時、疫情處理難度也隨之增大,將影響疫情防控工作的正常開展和疫情的及時撲滅。因此,合理的補償標準對農牧民、畜牧獸醫部門及動物疫病防控都是有利的,建議從國家層面上制定補償標準時多參考市場價格,以利于動物防疫工作的開展,也有利于農牧民的增產增收。
牲畜及其副產品是農牧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一旦牲畜在出欄前出現意外,農牧民很難承受。牲畜保險是較好的出路,目前普遍的做法是將奶牛投保,而其他牲畜如肉牛、羊、豬等未在保險范圍之內。連續多年,阿勒泰地區實施促進農牧民持續增收專項資金項目列有專項資金為多胎羊等牲畜投保和金融保險推動畜牧業發展創造了好的條件,同時也是擴大牲畜保險范圍的嘗試。只有擴大牲畜投保范圍,農牧民容災、抗災的能力才能加強,才有利于農牧民持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