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冠群
(遼寧省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現代農業和生態產業發展中心 113200)
乳豬出生后體溫調節機能沒有發育健全,所以要加強乳豬保溫工作,在嚴寒季節應設置升溫保暖設施。乳豬出生后的前5~6h 要求舍溫高達35℃左右,這樣才能維持自身正常體溫,在出生后4 日齡舍溫應為34℃,在7 日齡時維持舍溫為33℃,在14 日齡時可以逐漸降低到28~29℃。當然舍內溫度的高低應與乳豬體況相結合,如果乳豬體質較好,生長發育健壯,需要的舍溫相對一些,開始降低溫度的時間也可以提前幾天[1]。
乳豬體質較弱、抗病能力差,在出生前應把豬舍環境進行徹底清洗和消毒,殺滅或減少環境存活的病原微生物,避免這些病菌對乳豬產生的危害。同時在母豬分娩時用高錳酸鉀溶液將母豬乳頭、會陰等部位擦洗消毒,并將所用的助產工具做全面消毒。乳豬出生短臍帶和斷尾后,應用碘酊消毒處理,以免受到病菌感染,而引發疾病。在乳豬采食初乳前可以口服一支慶大霉素針劑,可以有效預防黃白痢的感染,同時為了做到早期預防豬瘟病毒的感染,在乳豬出生時及時注射豬瘟疫苗。建議規模化養豬場應對乳豬進行抗體檢測,根據實際抗體水平,適時進行免疫接種,預防傳染性疾病的發生。
為了促進乳豬的整體健康程度和成活率,在乳豬出生后應輔助體質弱小的乳豬盡快吃上初乳,將它們放在前面的乳頭吃奶,然后保證每頭乳豬都能盡快吃到初乳,有助于乳豬獲取母源抗體,然后隨著日齡增長,逐漸產生免疫力,增加對外界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同時乳汁中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營養物質,乳豬采食母乳后能維持正常體溫或獲取生長發育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2]。
如果不能及時補充微量元素鐵,會引起乳豬貧血,通常表現行走無力、皮膚蒼白、皮毛粗亂、采食量減少、免疫力低下,抗病能力下降等,從而成為以后生產中經常出現的小僵豬,終生生長速很慢,嚴重威脅豬群的健康狀況。為了避免乳豬發生貧血現象,應在乳豬出生后就開始補充注射鐵劑,建議在出生后前2d 在頸部皮下注射一次,在第10~13 天再注射一次,生產中經常使用的鐵劑為右旋糖苷鐵劑。也可以補充1%的亞硒酸鈉5ml,通過采取上述補充鐵劑的方案,可有效防止乳豬發生缺鐵癥狀,降低小僵豬的發生率。同時為了防止乳豬發生白肌病,在缺微量元素硒的區域應及時給乳豬補充硒[3]。
隨著乳豬日齡的增長,對各種營養物質的需求日益增加,需要及時補充外界營養來滿足豬只生長發育的需要,一般要求在5 日齡開始誘導乳豬采食,剛開始可以把飼料用溫水攪拌成糊狀,然后涂抹在母豬乳頭,或者用手放進乳豬嘴中,經過3~5d 時間乳豬就能逐漸認識食物,開始自由采食。評判乳豬飼料好壞標準是適口性好。乳豬皮毛發亮、沒有腹瀉現象、增重穩定。這樣通過誘導乳豬采食,促使乳豬學會采食、補充母豬奶水的不足,逐漸適應斷奶后的飼養管理,有助于增加乳豬消化系統功能、建立腸道菌群平衡,保證乳豬健康生長。
新生乳豬新陳代謝旺盛,尤其是對蛋白質和微量元素的代謝相對成年豬要高很多,所以乳豬的生長速度很快。試驗證明,乳豬出生后20 日齡體內沉積蛋白質的數量相當于成年豬的30 多倍,所需要的代謝能是成年豬的3 倍。由此可見,乳豬對營養物質的需求不僅從數量上多于成年豬,而且在質量上比成年豬高很多,對質量較差、營養不全面的飼料會發生強烈的反應,所以,在乳豬飼養管理中應提供充足的營養物質[3]。
要求使用專門的乳豬顆粒飼料,這種飼料營養豐富全價、容易消化吸收、適口性好、具有抗菌功能,能促使乳豬盡快學會采食飼料,補充身體生長發育需要。專門的乳豬顆粒飼料中含有玉米、豆粕、維生素、微量元素、乳清粉氨基酸、優質魚粉、酸化劑、抗菌促生長劑、香味佐劑、防霉劑、抗氧化劑等。由此可見,這種顆粒飼料在促進乳豬盡快生長發育的基礎上,最重要的是防霉劑和抗菌劑還可以起到一定的防霉殺菌作用,達到保護乳豬健康狀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