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爾肯·尼亞孜
(新疆吐魯番市高昌區恰特喀勒鄉畜牧獸醫站 838008)
牛肉是營養價值較高、美味的食物,牛肉安全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保證牛肉質量有助于公眾衛生。春季為牛類疾病高發季節,需要提升疾病管控的重視程度,為食用牛創設良好的生長空間。養殖管理人員也需要強化疾病的預防意識,從源頭上避免病毒的傳入,保證牛肉質量與衛生。針對常見的春季牛疾病類型及預防對策,文章將對此進行討論,提出淺見,希望能對相關防治工作帶來參考價值。
清潔、衛生的生長環境是牛群健康生長的基礎所在,因此,在春季牛養殖過程中,需要強化清潔管理的重視程度[1]。在此基礎上,養殖人員還需要定期對牛場中飼料槽、飼養工具及地面等實施全面消毒管理,堅持無菌操作的意識[2]。建立健全消毒管理制度,每個月定期實施全面的消毒與消毒工作。牛場中的空氣、飲用水等也需要增加重視程度,定期檢查、消毒,預防病菌傳播。
日常牛養殖過程中需要明確疫苗接種的必要性,定期為牛接種相關疫苗,增強牛的免疫能力,預防疫病傳入及傳播[3]。患病牛單獨予以管理,避免疾病傳播。隔離期間對患病牛實施藥物治療,且對附近環境消毒處理。健康牛需要接種疫苗,預防健康牛患疾病。
發生疫情后需要控制人員進出牛場,牛場中的飼料、工具等也需要全面進行消毒處理。未確定無害的食用牛不能出售。治療無效的患病牛應快速焚燒或深埋處理,從源頭控制疫病擴散。治療成功的病牛不能立即釋放,還需隔離一段時間,檢查病情是否再次復發。
動物防疫檢查站需要做好定期檢查工作,評估牛的身體情況、抗病能力等,明確當前疫苗接種情況,對疾病預防奠定良好基礎。養殖人員需要科學管理牛場,做好衛生通風、環境清潔工作。特別是在冬季需要做好牛舍防寒工作;夏季需要做好防暑工作。在牛場中不能解剖尸體,更不能養狗、養貓,預防病毒或寄生蟲的傳播。定期對牛進行寄生蟲檢查,早期檢出、早期治療。
夏季蚊蟲較多,疾病易于傳播,糞尿等也比較易于發酵,可能會產生一些有毒、有害的氣體,需加強管理。日常通風換氣,快速處理牛的糞便,做好滅菌、滅蠅、滅蚊等工作,定期消毒。在日常飼養期間,需要強化飼料檢查的重視程度。使用藥劑驅蟲時需要合理控制藥物濃度及劑量,預防牛舔到藥劑發生中毒問題。春秋季需要加強牛蹄病的預防與檢查工作,明確牛的狀態,對牛群生活場所及時予以清潔。清理金屬硬物與碎石等容易刺傷牛蹄的物體,加強衛生環境管理,預防牛蹄腐蝕,快速檢出牛蹄的問題且予以治療。
使用“九一四” 的治療方式,應用4g “九一四” 溶液加入5%葡萄糖鹽水中,配置為500ml 融合,以靜脈滴注的模式用藥治療,間隔5d 使用藥物1 次,持續治療4 次。
需要加強藥物治療管理,使用10%的葡萄糖溶液200ml,與1000ml 生理鹽水相互融合,再加入10%的安鈉咖注射液,10ml 靜脈注射治療,每次治療2 次,持續治療5d。或者使用磺胺嘧啶1g 融入100ml 生理鹽水靜脈滴注治療,每日治療2次,持續治療5d。若合并存在呼吸急促的癥狀,則可以使用5%氨茶堿注射液20ml,6%鹽酸麻黃素注射液10ml 肌肉注射治療,每間隔4h 治療1 次。
牛病毒性腹瀉已具有針對性的疫苗,且不同年齡均具有相應的疫苗。在日常管理中,西藥注重衛生清潔,特別是牛舍中糞便的及時處理,預防病毒污染水及飼料。嚴格禁止到疫區購買牛或者是牛類產品,避免病毒傳播。針對牛病毒性腹瀉尚無確切的治療方式,多在牛感染病毒發病后,對其腹瀉癥狀予以治療。牛病毒性腹瀉以止瀉、營養補充治療為主,在病牛飼料中增加營養成分,提升牛的身體素質及免疫能力,快速改善其臨床癥狀。
春季牛疾病的發生率較高,需要增加預防及治療的重視程度。在日常養牛期間,需要明確認識到任何一個小細節對牛整體養殖效益的影響。針對不同生長階段的牛,需要實施針對性科學養殖,學習科學養殖的相關知識。養殖戶需要在保證環境清潔、衛生的基礎上,還需要學習常見牛疾病的類型、臨床特征及治療方式等,做好疫苗接種、疫情快速上報及及時治療工作,預防牛疾病的發生及傳播,增強牛的抗病毒、抗細菌能力,提高其免疫力,保證食用牛健康及養殖戶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