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怡婷(長春大學旅游學院)
長吉圖先導區是長吉區開發開放先導區的簡稱,這一先導區的范圍是圖們江地區最為關鍵的地區,也就是將吉林省內的兩大核心城市的部分區域包括在內,一是長春,二是吉林,其中長春市的部分區域主要就是長春中心城區以及德惠市等,對于吉林市部分區域來說,主要就是吉林城區以及永吉縣等,此外還將延邊州包括在內,這一先導區的總面積近三萬平方公頃,人口超過七百萬。長吉圖先導區的面積與人口,在吉林省中占比達到1/3,經濟總量占比百分之五十,是國內在圖們江區域合作中積極參與的主要區域。這一先導區的戰略、功能定位主要有兩點,第一是四個重要,即它是沿邊開發的重要地區,是東北亞開發的重要門戶,是東北亞合作重要平臺,是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第二是兩個區,即先行區與示范區。這一先導區結合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規劃綱要,以長春、吉林為核心,以琿春為開放窗口,將延吉、龍井以及圖們等地聯合起來,使總體布局科學構建,從而將東北地區對外開放的窗口打通,使邊境和腹地聯合起來共同發展,不斷創新,使吉林省經濟以及競爭力不斷提升,使吉林省直至東北地區全面開放的格局有效構建,從而在內陸地區沿邊開放發展過程中發揮帶頭與示范作用。預計在2020年末,長吉圖地區經濟總量會翻番超過兩倍,逐漸發展成東北地區新型工業、農業、科技示范基地。
1.地理位置優勢
吉林的東部與延邊朝鮮族自治區相鄰,西部與長春市等相接,北部和黑龍江省相鄰,南部和渾江市等相接。吉林市在東北腹地長白山和平原相接的松花江邊,它是吉林省的政治經濟文件中心,是當前吉林省的第二大中心城市,同時還是國內僅有和和省名相同的城市之一,它的滿語原名叫做“吉林烏拉”,意思就是沿江的城市,這里三面都有水,四面均有山,使得其地貌以中山山區、低山丘陵以及河谷平原區為主。
2.自然資源優勢
這里的自然資源十分多樣,不單單礦產、森林等與國內平均水平相比要高一些,同時國內、外著名的旅游景點也不少。尤其是水利資源十分豐富,人均水資源量超過3600立方米,是我國水資源最充足的一個城市。這里各類礦產資源超過七十種,在這之中,能源資源主要有四種,例如煤、石油等;還有五種黑色金屬,例如鐵、鈦等;此外還有很多其它非金屬,例如石墨、水晶等。吉林市林業用地面積超過16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超過百分之五十四,全市活立木總蓄積超過一億立方米。此外,這里的旅游資源非常多,不單單有我們熟知的松花江湖,還有舒蘭鳳凰山等,這里以“一江三湖”為依托,以冰雪、休閑以及觀光等主題的自然景區吸引了國內、外很多游客。
3.社會經濟優勢
吉林市面積超過二萬七千平方公里,人口超過四百萬,生產總值超過一千五百億元,人均GDP超過30000元,在吉林省居于第2位,排在長春市之后。吉林市的經濟發展布局是十字軸線型,其中一條軸線就是哈大鐵路以及京哈高速,還有一條軸線就是琿白鐵路。最近幾年,吉林市連續最評為國內最杰出的旅游城市稱號,國內最有魅力的城市,國內園林城市等。由于吉林市的經濟不斷深入發展,使得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加之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發展戰略的深入推進,在財政、稅收等政策方面給予大力支持,使得吉林市產業發展有了良好的機會。
1.城市產業優勢
在尚未解放時,長春市是那一時期偽滿洲國的政治中心,也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東北時搶奪的核心據點之一。自2005年開始,從產業結構來看,長春市基本形成二三一的架構,也就是說,它還是以工業城市為主,服務業為輔,但是第三產業的發展速度十分明顯,有后來居上的態勢,這對于長春市社會功能的發展創設有利條件;從主導產業來看,長春的支柱產業有兩個,一是汽車制造業,二是農產品加工業,而且長春是國家糧食生產中最重要的基地之一,它的農產品資源優勢十分突出。
2.城市社會功能優勢
首先,從城市管理功能細化來看,長春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已經建成,此后長春凈月潭、綠園區等開發區也先后成立,此外,還建立了汽車產業開發區。其次,從社會服務來看,長春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非常快,與1978年相比翻了四十番,使得居民消費能力非常強。從教育來看,政府人均教育支出逐年增長,在2019年末,政府人均教育支出超過320元。從基礎設施來看,長春擴建大房身機場,能夠與上海、廣州等地相連。國內開通航線三十二條,同時將國際航線開通。同時完成火車站改造工程,能夠運輸旅客二千多萬人次,運輸貨物超過一千萬噸。加之西解放立交橋的正式使用,使得長春基礎設施建設日益完善。從道路建設來看,城市道路面積超過三千萬平方米,增長超過三倍,人均道路面積增長超過四平方米。
3.城市品牌功能優勢
首先,長春是典型的汽車城城市品牌,同時長春還有國際汽車博覽會,每兩年舉辦一次,能夠使長春市汽車城形象得到顯著提升。其次,長春電影事業不斷深入發展,長春電影節每兩年舉辦一次,國內、外的電影吸引過來參展,令長春市的知名度得到顯著提高。最后,會展業的快速發展,長春市城市品牌建設得到深入推進。新世紀初,長春國際農業-食品博覽會在這里第一次開辦,這對于長春市綠色食品城市的發展創設了的基礎。此外,長春還舉辦了第一屆東北亞投資貿易博覽會,這些對于長春市在長吉圖先導區中和東北亞區域合作創設了的良好的平臺。
4.城市區域功能優勢
自吉林省中長春市的地位可以看出,它是這個省的政治經濟中心,長春市在吉林省中其它地區發展過程中,形成相應的集聚效應,能夠將人才、資金以及技術等有效吸引過來。首先,長春市有一定的政策優勢,國家級開發區數量在吉林省的優勢是十分明顯的;其次,交通道路發展十分迅猛,尤其是高速的發展,使得長春市和省內、省外城市的距離越來越小,其逐漸發展成東北地區最關鍵的交通要塞之一。最后,長春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就在十六個副省級單列市的范圍內,在國內汽車、客車產業中有著較大的優勢,在東北亞地區貿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1.地域優勢
延邊地區位于我國和俄羅斯、朝鮮的交匯地,是東北亞地區的核心。延邊和交界的俄、朝、蒙古等的貿易十分頻繁。這里是東北地區與日本海距離最近的地區,同時還和韓國隔望相鄰。這里和俄、朝的邊境線總長超過七百公里。這里的邊境縣市有五個,有十個對外開放口岸,運輸貨物能力超過六百萬噸,旅客運輸能力近三百萬人次,是東北地區和國內、國外貿易的核心窗口,是東北亞地區經濟、地理以及人口的交匯地,使得俄羅斯遠東地區、朝鮮市場拓展的重要陣地。
2.自然資源優勢
延邊地區在長白山下,森林覆蓋蓋非常高,超過百分之八十,人們稱其為天然氧吧;這里的河流數量非常多,這里的內水量是十分充足的。而且,長白山是國內五大藥材庫中最重要的一個,其野生經濟作物超過一千四百種,能夠藥用的近八百種。延邊地區的特產就是我們熟知的東北三寶,即鹿茸、參和貂,前兩個的產量在國內居于首位。此外,這里的礦產非常豐富,例如煤、鐵、黃金等儲量十分驚人。
3.基礎工業優勢
延邊地區工業以東北老工業基地為主,它的基礎是十分雄厚的。自改革開放開始,這里的工業實力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產生很多產業工人。延邊地區的工業經濟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從而這里的區域經濟開始向高速增長階段邁進,這一地區基本形成能源、電子、服裝業等全方位產業布局。由于這些優勢,使得延邊地區將對外貿易當成是經濟發展的推進器。
總的來說,由于長吉圖先導區所轄城區自身特點和自身優勢,使得長吉逐漸發展先導區建設的前沿窗口,延邊地區是先導區開發開放的核心承載者。對于長吉圖先導區來說,其在建設發展過程中,不單單要以現代、特色農業為依托,同時還要以制造、服務業為核心產業,對其進行科學布局,使區域分工更加科學、協調,所轄城區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長吉圖先導區建設要以《規劃綱要》為落腳點,對外開放以及區域發展得以實現,人和自然的和諧發展得以實現。因此,我們必須不斷創新,在區域布局方面科學規劃,從而將《規劃綱要》的先行先試優勢體現出來,為長吉圖先導區建設起到真正的推動作用。